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副标题:无

作   者:王欣著

分类号:

ISBN:978730908820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省级区域层面出发,利用1999~200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在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领域首次运用Fried等(2002)提出的更为科学的三阶段DEA法,从时间演变发展和分子行业发展两个角度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结论,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改善其空间差异带来一些政策上的启示。

目录

1.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2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1.3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差距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研究方法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装备制造业概念界定
1.3.2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界定
1.3.3 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5.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5.3 比较分析的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2.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2.1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动态
2.1.1 索罗余值法研究综述
2.1.2 扩展索罗模型研究综述
2.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研究综述
2.1.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2.1.5 dea三阶段方法研究综述
2.2 装备制造业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动态
2.2.1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
2.2.2 关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争论
2.2.3 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近况

3.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
3.1.1 dea的基本原理
3.1.2 dea的两种基本模型
3.2 随机前沿分析
3.2.1 sfa的基本原理
3.2.2 sfa的两种基本模型
3.3 dea三阶段方法
3.3.1 第一阶段:传统的dea模型计算
3.3.2 第二阶段:运用sfa模型分解第一阶段的松弛变量
3.3.3 第三阶段:调整的dea模式
3.4 malmquist指数分析
3.4.1 dea瞞almquist生产率指数原理
3.4.2 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的几何意义
3.5 几种分析方法比较

4.2 007年全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4.1.1 指标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dea三阶段分析
4.2.1 第一阶段初始dea计算
4.2.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4.2.3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的实证分析
4.3 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4.3.1 东中西部平均值分析
4.3.2 聚类分析
4.3.3 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5.1 999~2007年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5.1 数据说明
5.2 dea三阶段计算结果分析
5.2.1 第一阶段初始dea计算
5.2.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5.2.3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的实证分析
5.3 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5.3.1 生产率收敛的研究动态
5.3.2 各省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5.4 全国及3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malmquist方法
5.4.1 全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
5.4.2 3大区域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

6.2 007年装备制造业分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1 综合分析
6.1.1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检验
6.1.2 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6.1.3 各省在7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分及排名
6.1.4 3大区域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异系数对比
6.1.5 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聚类分析
6.2 分子行业分析
6.2.1 2007年金属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2 2007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3 2007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4 2007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5 2007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6 2007年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7 2007年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7.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模型设定均能通过统计检验,dea三阶段方法使用有效
7.1.2 外部环境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
7.1.3 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下,规模效率是瓶颈因素
7.1.4 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7.1.5 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较快,主要源于技术进步
7.1.6 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普遍比较低下且相互差异较大
7.1.7 每个省份的不同子行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
7.1.8 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东中西区域依次递减的规律
7.1.9 通过聚类分析验证了东中西区域梯度发展的格局
7.2 政策建议
7.2.1 提高规模效率的建议
7.2.2 提高人力资本的建议
7.2.3 提高技术进步的建议
7.2.4 缩小区域差异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