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由一批有责任感的从事乙肝诊疗20多年的临床传染病专家编写。他们在几十年的乙肝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乙肝病人关心的问题,针对老百姓乙肝科普知识的匮乏,社会对肝病的歧视心理,病人乱投医、乱治疗和过度治疗的现象,从乙肝的病因、发病、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并发症、与肝癌的关系;乙肝病人的调养、婚育等方面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告诉大家乙肝并不可怕,乙肝完全可以控制。内容科学实用、方法切实可行、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人群阅读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章 肝脏和乙型肝炎病毒
1. 肝脏的解剖位置
2. 肝脏的大小及外观
3.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4. 肝脏的主要血液供应
5. 门静脉系统
6. 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7. 肝脏的主要酶类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8. 肝脏的独特之处
9. 肝脏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的分区及功能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物特性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
15. 乙型肝炎的概念
16.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17. 乙型肝炎危害大
18. 慢性乙肝是一种顽症
第2章 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
1. 我国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
2. 慢性乙肝的自然发展史
3. 免疫耐受期的主要表现
4. 成年期感染HBV的临床特点
5. 免疫清除期的临床特点
6.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临床特点
7.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因素
8.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9. 慢性肝炎并不都会发展为肝硬化
10. 乙肝五项指标“小三阳”患者的转氨酶可正常或不正常
1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区别
12. 乙肝病毒免疫能力的判断方法
13. 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不能说明肝脏没有病变
14. 急性乙型肝炎早期常误诊为其他疾病
15. 乙肝病人腹胀的原因
16. 乙肝病人常感乏力的原因
17. 乙肝病人厌食、厌油的原因
18. 乙肝病人容易出血的原因
19.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乙肝
20. 乙肝病毒多少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
21. 肝大不一定是乙肝
22. 感染乙肝病毒不一定发展为乙型肝炎
2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后果
24.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脏以外器官的病变
25. 乙肝预后多样化的原因
26. 乙肝恶化的前兆
第3章 乙型肝炎与婚育
1. 妊娠对肝脏的影响
2. 妊娠乙肝的概念
3. 乙肝对妊娠的影响
4. 不宜怀孕的乙肝类型
5. 婚恋期预防乙肝的方法
6. 乙肝患者结婚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7. 乙肝病毒(HBV)的母婴传播途径
8. 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
9. HBV宫内感染的诊断
10. HBV产程感染的诊断
11. 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
12. 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预防失败的原因
13. 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
14. 乙肝父婴传播的预防
15. 乙肝患者怀孕应注意的事项
16. 乙肝孕妇保护新生儿的方法
17. 乙肝病毒感染者给新生儿哺乳应注意的问题
18.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措施
19.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20.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父亲对其子女也有影响
21. 患乙肝的产妇母婴同室应慎重
22. 乙肝患者的避孕措施
23. 孕后才知得乙肝的孕期处理
24. 乙肝爸爸、健康妈妈所生新生儿不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5. 男性乙肝患者对生育及性生活的影响
26. 性生活传播乙肝的预防
27. 健康者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吻也会感染乙肝
28. 乙型肝炎患者与配偶之间相互传染的预防
29. 乙肝不会遗传
30. 所有孕妇都要普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
31. 母婴传播的危害性
32. 妊娠乙肝的产科处理
33. 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孕期不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理由
34. 20年后我国将成为乙型肝炎低发区
35. 妊娠乙肝的治疗措施
36. 乙肝孕妇护肝药的选择
37. 妊娠重症乙型肝炎的救治措施
38. 感染HBV的孕妇应有选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
第4章 乙型肝炎的检查诊断和临床分型
1. 必须筛检患乙肝的人群
2. 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3. 转氨酶基本常识
4. 转氨酶的正常值
5. 主要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类
6. 主要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
7. 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或蛋白
8. “酶胆分离”现象
9.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的临床意义
10.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临床意义
11. 肝病患者要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
12. 血清AST/ALT比值的意义
13. 测定血清总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的临床意义
14. 肝病患者要测定蛋白电泳
15. 脂类代谢检查的临床意义
16. 与肝脏关系密切的凝血因子
17.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意义
18. 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19. 肝功能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
20. 验血查肝功应注意的问题
21. “澳抗”一词的来源
22. 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
23. 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24. 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感染的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
25. “大三阳”与“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26. “大三阳”与病情轻重没有直接关系
27.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28. “小三阳”患者的转氨酶可以正常或不正常
29. 检测HBV-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30.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31. 乙肝病毒变异的概念
32. 什么是病毒的准种?有何临床意义
33. 乙肝五项指标的定量检测
34.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35. HlBeAg血清转换的临床意义重大
36. 认识HBVcccDNA
37. 正确认识HBsAg
38.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HBV感染的关系
39. 学会分析HBV-DNA的化验结果
40. 甲胎蛋白(AFP)的正常参考值
41. 测定甲胎蛋白临床意义
42. 肝病的B超检查
43. 肝病的CT检查
44. 肝病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45. 肝血管造影检查
46. 肝病的腹腔镜检查
47. 慢性肝炎患者做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48. 肝穿刺检查
49. 肝病患者肝穿刺的临床意义
50. 肝活检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51. 腹水检查的临床意义
52. 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
53. 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5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
55.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
56.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57.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58. 近年来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5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60.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及其临床诊断标准
61.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原因
62.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6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
64. 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分级
65.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形成
66.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关系
67. 肝纤维化的诊断
68. 急性重型(暴发性)肝炎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9. 急性重型(暴发性)肝炎的病因
70. 淤胆型肝炎的特点及诊断依据
71. 肝衰竭的临床分型
72.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
73. 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
74.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做肝活检的时间
75. 乙型肝炎加重因素
76. “人老肝亦老”如是说
77. 老年人乙型肝炎特点
78. 老年人保肝的选择
79. 小儿乙型肝炎的特点
80. 精神性肝区痛
81. “乙型肝炎健康态”
82. 黄疸的由来
83. 多种因素可致巩膜黄染
84. 乙型肝炎时黄疸的产生原因
85. 重度黄疸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
86. 肝内胆汁淤积
87. 乙型黄疸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88. 乙型肝炎患者会肝区疼痛
89.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乙型肝炎
90. 慢性乙型肝炎的体征
9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痣和肝掌
92. 肝病面容
93. 乙型肝炎心脏方面的异常表现
94. 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失眠
95.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
96. ALT“正常”也可以有肝组织炎症
97. 感染者本身的因素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第5章 乙型肝炎的并发症
1. 肝硬化的概念及特点
2. 乙肝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内毒素血症
3. 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内毒素血症的危害
4. 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LPS)的防治
5.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6. 乙肝肝硬化的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7. 纠正乙肝病人的低清蛋白(白蛋白)血症的方法
8. 乙肝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的机制
9.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10.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11. 乙肝肝硬化引起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12.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后
13. 乙肝肝硬化患者应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4. 乙肝肝硬化的并发症
15. 肝硬化腹壁静脉曲张
16. 乙肝肝硬化并发瘙痒的治疗
17. 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8. 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19. 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20. 肝性脑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1. 肝性脑病形成的原因
22. 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
23. 肝肾综合征
24. 肝肾综合征的形成
25.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26. 门静脉高压
27.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的原因
28.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29.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措施
30. 肝硬化病人易引起感染
31. 重症肝炎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32. 肝性胸腔积液(胸水)
33. 肝肺综合征
34. 肝性皮质盲
35.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36. 肝性脊髓病
37. 肝源性糖尿病
38. 重症肝病时脑水肿
39. 肝病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
40. 门脉高压性胃病
41. 肝臭的概念
42. 扑翼样震颤
43. 肝病时可引起脾大
44. 脾功能亢进的概念
45. 肝病时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46.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47. 肝炎后综合征
48. 血性腹水
49. 血性腹水的原因
50. 自己的肝病是否发生了恶化的估计
51. 肝炎会引起关节炎
52. 肝炎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53. 乙肝相关性肾炎
54.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主要临床表现
55.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56. 抗HBV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
57.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表现及治疗
58. 乙型肝炎肝外表现
59. 隐原性肝硬化与其他类型的肝硬化的区别
60. 人工肝的概念
61. 人工肝支持治疗方式
62.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
63. 人工肝治疗的进展
64. 人工肝方法的主要原理
65. 人工肝的作用
66. 人工肝技术发展的前景
67. 人工肝治疗前应注意的问题
68. 人工肝治疗后应注意的问题
69. 血液(浆)灌流及其适用范围
70.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71.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及其适用范围
72. 生物型或组合生物型人工肝及其适用范围
第6章 乙型肝炎的治疗
1. 乙肝的总体治疗目标
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3.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4. 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应答
5. 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
6. 乙肝病毒指标转阴的药物
7. 干扰素-α治疗乙型肝炎的适应证和机制
8. 干扰素-α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
9. ALT正常和HBv-DNA含量较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10. 高水平HBV—DNA伴ALT持续正常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11. 干扰素-α的禁忌证
12. 干扰素-α治疗乙肝的剂量、用法、疗程
13. 干扰素-α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及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停药指征
14. 早期预测干扰素-α的疗效
15. 普通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16. 长效干扰素-α的临床疗效
17.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检测指标及处理
18. 干扰素-α停药后的医学观察及随访
19.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反跳”现象
20. 普通干扰素-α治疗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对策
21.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22.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适应证
23. 拉米夫定的主要适应证
24. 已经批准的拉米夫定治疗对象
25. 拉米夫定建议治疗对象
2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的确定
27. 拉米夫定临床疗效
28. 拉米夫定的使用
29.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3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31.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32. 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救治
33.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时的监测和随访
34.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结束后随访
35. 核苷(酸)类似物停用后复发者治疗
36. 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治疗时机的把握
37.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8.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9.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40.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41. 重症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法
42. 肝移植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方法
43. 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观察
44. 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新见解
45. HBV/HCV合并感染者的治疗
46. 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
47. 干扰素治疗乙肝被迫减量和停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48. 序惯抗病毒治疗
49. 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50. 核苷类似物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初步评价
51. 核苷类似物可否终生使用
52.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时应用抗HBV药物的最佳时机
53. 慢乙肝或乙肝肝硬化低水平HBV—DNA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54. 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的不同特点
55. 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流程
56. 乙肝自然史及其预后的理解
57.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预防
58. 对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新评价
59. 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停药新观点
60. 肾功能不全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调整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剂量
61. 中医中药抗病毒的临床评价
62. 抗乙肝病毒核苷类似物的耐药发生率比较
63. “耐药突变”是自然存在还是药物诱导产生的新突变
64. 治疗乙肝的免疫调节剂
65. 抗炎保肝治疗效果的评价
66.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期间出现耐药的处理
67. 中医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
68. 乙肝抗纤维化治疗的药物及效果
69.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70. 乙肝治疗的关键之处
71. 对乙型肝炎治疗中评价指标的认识
72.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疗程
73. HBV基因型在抗病毒疗效及临床转归的作用
74.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面临的困难
75. 对慢性乙肝病人的忠告
76. 乙肝治疗过程中的误区
77.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的不同
78. 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
79. 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80. 替比夫定临床效果的评价
81. 怎样看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82. HBV感染过程中临床术语的定义
83. 乙型肝炎阳转阴的正确认识
84. 转阴不一定是乙肝治愈的标志
85. 正确理解乙肝抗原阳转阴
86. 乙型肝炎康复的基本定义
87. 乙肝患者选用抗生素
88. 亚洲人慢性乙肝的特点
89.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鉴别方法
90. HBV感染再活动的高危人群
91. HBV感染的诊断指标
92. 抗病毒治疗的发展趋势
93. 乙肝并发结核的治疗
94. 核苷类药物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优点
95. 乙肝病毒抗原血清学转换的临床意义
96. 慢性HBV感染者初诊时应评估的指标
97.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治疗期限及监测
98. 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期限及监测
99. HIV/HBV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100. 抗病毒耐药的命名
101. 几种核苷(酸)类似物的比较
102. 影响抗HBV药物的选择因素
103. 服用核苷类似物时耐药监测的方法
104. 影响病毒产生耐药性的几个关键因素
105. 病毒产生耐药的预防
106.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免疫控制与病毒抑制疗法的不同
107. 对于接受肿瘤化疗或确定疗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108. 慢性HBsAg携带者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要同时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
109.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应引起重视
110. 急性重型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111. 目前乙肝新药滥用现象严重
112. 慢性乙型肝炎必须长期治疗
113. 免疫耐受状态时乙型肝炎特别难治疗
114.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热点
115. 乙肝肝硬化病人住院治疗时机
116. 保肝药是否用得越多越好
117. 乙型肝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118.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的优点
119.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重型肝炎的对策
120. 乙肝患者吃中药的注意事项
121. 中药治乙肝的优点
122. 应辨证的看待中草药治疗乙肝
123. 常用的有保肝作用的中药
124. 肝纤维化是否能逆转
125. 肝纤维化的治疗
126. 肝纤维化的预防
127. 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出现反跳时的处理
128. 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药患者的治疗
129. 阿德福韦耐药患者的治疗
130. 恩替卡韦耐药患者的治疗
131. 正确评价“保肝降酶”的治疗方法
132. 慢乙肝肥胖者科学减肥和运动可提高治疗的疗效
133. 风湿病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对乙肝复发的预防
134.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评估和处理
135. HBeAg阴性患者的评估和处理
136. 正确认识治疗性乙肝疫苗
137. 预防乙肝复发
第7章 乙型肝炎的调养
1. 肝病患者代谢的改变
2.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我保健
3. 乙肝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4. 乙肝病人的自我调养
5. 乙肝病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量
6.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劳逸结合
7. 气功疗法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8. 乙肝患者失眠的调治
9. 食疗在乙肝病人中的应用
10. 乙肝患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食品
11. 小儿病毒性肝炎应注意合理安排营养
12.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要注意的问题
13. 急性乙肝患者饮食的类型
14. 乙肝患者“四低两高”饮食新观念
15. 慢性肝炎的饮食原则
16. 乙肝肝硬化患者应怎样注意营养
17. 重症肝炎患者的营养支持要点
18. 乙肝肝昏迷患者的营养要点
19. 肝移植患者的营养要点
20. 终末期肝病的营养要点
21. 乙肝并发脂肪肝的营养治疗原则
22. 乙肝调养预防肥胖的方法
23. 肝硬化患者应如何调整饮食
24. 肝炎患者应常吃哪些食物来补充维生素
25. 肝炎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蛋白质、糖和脂肪比例的计算
26. 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盐的摄入量
27. 肝病患者应科学食用醋
28. 肝炎患者不宜大量吃糖
29. 肝炎患者适量食用牛奶
30. 乙肝患者营养滋补品的选用
31. 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32. 让乙肝患者吃得放心
33. 肝病患者钙剂的补充
34. 肝炎病人进“三高一低”饮食是否正确
35. 肝炎患者不能暴饮暴食
36. 肝炎患者要低脂肪饮食
37. 肝病患者酸奶的饮用
38. 肝病患者应合理食用大豆及豆制品
39. 乙肝患者吃水果应注意的事项
40. 吃“肝”是否能补肝
41. 乙肝患者应如何调整“蜜月”饮食
42. 肝炎患者可适量食用大蒜
43. 夏季天然治肝的“良药”
44. 肝脏病人是否可以饮茶
45. 微生态调节剂是否有利于乙肝恢复
46. 肝炎患者应忌酒
47. 乙肝患者如何安全用药
48. 肝炎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
49. 自己的肝病是否发生了恶化的估计
50. 吸烟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何影响
51. 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性生活
52. 增强乙肝免疫力的食物
53. 乙肝复发的原因
54. 乙肝“过度诊疗”的表现
55. 乙肝患者心理异常对康复的影响
56.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乙肝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57. 肝炎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起居、睡眠和情绪
58. 音乐可调节乙肝患者心理压抑
59. 肝炎病人怎样过好春节
60. 肝炎病人怎样进行春季自我疗养
61. 肝炎病人怎样进行秋季自我疗养
62. 科学对待乙肝及消除乙肝歧视
63.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正常就业和上学
64. 护肝食物的选择
65. 肝炎食疗六验方
66. 化解乙肝患者的心理异常
第8章 乙型肝炎的预防
1. 乙型肝炎的预防
2. 我国乙肝防治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
4. 乙肝传染源
5. 传染源的管理
6. 乙肝的传播途径
7. 切断乙肝的传播途径
8. 为防止乙型肝炎血源性传播,对供血者应进行管理
9. 乙肝的易感人群
10. 保护乙肝易感人群
11. 应该注射乙肝疫苗的人群
12. 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13. 乙肝疫苗的种类与选用
14. 乙肝疫苗是否可与其他疫苗同时使用
15. 乙肝患者是否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
16.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17. 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的处理方法
18. 预防乙肝家庭内传播的方法
19. 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20. 乙型肝炎疫苗要不要复种
21.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后免疫系统无应答和低应答的概念
22.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效的原因
23. 初次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不出现抗-HBs者的处理
24.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25. 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
26. 注射乙肝疫苗应注意的问题
27. 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28. 乙肝疫苗的新用途
29. HBV感染者是否需要隔离消毒
30. 防止肝炎在医院内传播的措施
31. 早产儿注射乙肝疫苗的策略
32. 哪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注射甲肝疫苗
33. 乙肝病人要严防重叠感染戊肝病毒
34. 我国预防控制乙肝要点
35. 近年来乙肝已成大学生最大隐形“杀手”
36. 近年来乙肝传播方式的改变
第9章 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
1. 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2. 肝癌的病理分型
3. 小肝癌的定义
4. 小肝癌的早期发现
5. 肝癌发病的原因
6.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否会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7.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要定期筛查肝癌
8. 肝癌是否可以预防
9. 肝癌的临床表现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可能患上了肝癌
10. 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
11. 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让你远离肝癌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小三阳”多于“大三阳”
13. 肝癌病人饮食原则
14. 肝癌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5. 介入治疗的概念
16. 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7. 介入治疗前需做哪些准备
18. 肝癌伴脾亢如何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19. 肝病病人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20. 脾大的病人是不是都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21. 肝病病人介入治疗前后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2. 肝癌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23. 胆管疾病需要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24. 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25. 肝炎病人日常饮食中如何预防肝癌
26. 肝癌的治疗
27. 伴失代偿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的综合介入治疗
第10章 乙型肝炎与药物毒副作用
1. 认识乙肝患者的药物性肝损害
2. 药物是怎样“伤肝”的
3. 药物性肝损害可引起肝脏病理变化的类型
4. “伤肝药物”知多少
5. 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6. 对肝脏有损伤的中药
7. 药源性肝损害的对策
8. 药源性肝损害的预后
9. 乙肝患者预防和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策略
第1章 肝脏和乙型肝炎病毒
1. 肝脏的解剖位置
2. 肝脏的大小及外观
3.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4. 肝脏的主要血液供应
5. 门静脉系统
6. 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7. 肝脏的主要酶类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8. 肝脏的独特之处
9. 肝脏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的分区及功能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物特性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
15. 乙型肝炎的概念
16.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17. 乙型肝炎危害大
18. 慢性乙肝是一种顽症
第2章 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
1. 我国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
2. 慢性乙肝的自然发展史
3. 免疫耐受期的主要表现
4. 成年期感染HBV的临床特点
5. 免疫清除期的临床特点
6. 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临床特点
7.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因素
8.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9. 慢性肝炎并不都会发展为肝硬化
10. 乙肝五项指标“小三阳”患者的转氨酶可正常或不正常
1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区别
12. 乙肝病毒免疫能力的判断方法
13. 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不能说明肝脏没有病变
14. 急性乙型肝炎早期常误诊为其他疾病
15. 乙肝病人腹胀的原因
16. 乙肝病人常感乏力的原因
17. 乙肝病人厌食、厌油的原因
18. 乙肝病人容易出血的原因
19.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乙肝
20. 乙肝病毒多少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
21. 肝大不一定是乙肝
22. 感染乙肝病毒不一定发展为乙型肝炎
2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后果
24.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脏以外器官的病变
25. 乙肝预后多样化的原因
26. 乙肝恶化的前兆
第3章 乙型肝炎与婚育
1. 妊娠对肝脏的影响
2. 妊娠乙肝的概念
3. 乙肝对妊娠的影响
4. 不宜怀孕的乙肝类型
5. 婚恋期预防乙肝的方法
6. 乙肝患者结婚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7. 乙肝病毒(HBV)的母婴传播途径
8. 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
9. HBV宫内感染的诊断
10. HBV产程感染的诊断
11. 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
12. 乙肝母婴垂直传播预防失败的原因
13. 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
14. 乙肝父婴传播的预防
15. 乙肝患者怀孕应注意的事项
16. 乙肝孕妇保护新生儿的方法
17. 乙肝病毒感染者给新生儿哺乳应注意的问题
18.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措施
19.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20.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父亲对其子女也有影响
21. 患乙肝的产妇母婴同室应慎重
22. 乙肝患者的避孕措施
23. 孕后才知得乙肝的孕期处理
24. 乙肝爸爸、健康妈妈所生新生儿不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5. 男性乙肝患者对生育及性生活的影响
26. 性生活传播乙肝的预防
27. 健康者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吻也会感染乙肝
28. 乙型肝炎患者与配偶之间相互传染的预防
29. 乙肝不会遗传
30. 所有孕妇都要普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
31. 母婴传播的危害性
32. 妊娠乙肝的产科处理
33. 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孕期不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理由
34. 20年后我国将成为乙型肝炎低发区
35. 妊娠乙肝的治疗措施
36. 乙肝孕妇护肝药的选择
37. 妊娠重症乙型肝炎的救治措施
38. 感染HBV的孕妇应有选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
第4章 乙型肝炎的检查诊断和临床分型
1. 必须筛检患乙肝的人群
2. 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3. 转氨酶基本常识
4. 转氨酶的正常值
5. 主要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类
6. 主要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
7. 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或蛋白
8. “酶胆分离”现象
9.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的临床意义
10.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临床意义
11. 肝病患者要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
12. 血清AST/ALT比值的意义
13. 测定血清总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的临床意义
14. 肝病患者要测定蛋白电泳
15. 脂类代谢检查的临床意义
16. 与肝脏关系密切的凝血因子
17.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意义
18. 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19. 肝功能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
20. 验血查肝功应注意的问题
21. “澳抗”一词的来源
22. 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
23. 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24. 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感染的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
25. “大三阳”与“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26. “大三阳”与病情轻重没有直接关系
27.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临床意义
28. “小三阳”患者的转氨酶可以正常或不正常
29. 检测HBV-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30.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31. 乙肝病毒变异的概念
32. 什么是病毒的准种?有何临床意义
33. 乙肝五项指标的定量检测
34.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35. HlBeAg血清转换的临床意义重大
36. 认识HBVcccDNA
37. 正确认识HBsAg
38.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HBV感染的关系
39. 学会分析HBV-DNA的化验结果
40. 甲胎蛋白(AFP)的正常参考值
41. 测定甲胎蛋白临床意义
42. 肝病的B超检查
43. 肝病的CT检查
44. 肝病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45. 肝血管造影检查
46. 肝病的腹腔镜检查
47. 慢性肝炎患者做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48. 肝穿刺检查
49. 肝病患者肝穿刺的临床意义
50. 肝活检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51. 腹水检查的临床意义
52. 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
53. 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5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
55.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
56.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57.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58. 近年来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5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60.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及其临床诊断标准
61.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原因
62.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6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
64. 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分级
65.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形成
66.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关系
67. 肝纤维化的诊断
68. 急性重型(暴发性)肝炎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9. 急性重型(暴发性)肝炎的病因
70. 淤胆型肝炎的特点及诊断依据
71. 肝衰竭的临床分型
72.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
73. 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
74.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做肝活检的时间
75. 乙型肝炎加重因素
76. “人老肝亦老”如是说
77. 老年人乙型肝炎特点
78. 老年人保肝的选择
79. 小儿乙型肝炎的特点
80. 精神性肝区痛
81. “乙型肝炎健康态”
82. 黄疸的由来
83. 多种因素可致巩膜黄染
84. 乙型肝炎时黄疸的产生原因
85. 重度黄疸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
86. 肝内胆汁淤积
87. 乙型黄疸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88. 乙型肝炎患者会肝区疼痛
89.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乙型肝炎
90. 慢性乙型肝炎的体征
9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痣和肝掌
92. 肝病面容
93. 乙型肝炎心脏方面的异常表现
94. 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失眠
95. 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炎
96. ALT“正常”也可以有肝组织炎症
97. 感染者本身的因素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第5章 乙型肝炎的并发症
1. 肝硬化的概念及特点
2. 乙肝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内毒素血症
3. 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内毒素血症的危害
4. 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LPS)的防治
5.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6. 乙肝肝硬化的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7. 纠正乙肝病人的低清蛋白(白蛋白)血症的方法
8. 乙肝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的机制
9.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10.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11. 乙肝肝硬化引起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12. 乙肝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后
13. 乙肝肝硬化患者应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4. 乙肝肝硬化的并发症
15. 肝硬化腹壁静脉曲张
16. 乙肝肝硬化并发瘙痒的治疗
17. 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8. 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19. 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20. 肝性脑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1. 肝性脑病形成的原因
22. 肝性脑病的治疗措施
23. 肝肾综合征
24. 肝肾综合征的形成
25.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26. 门静脉高压
27.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的原因
28.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29.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措施
30. 肝硬化病人易引起感染
31. 重症肝炎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32. 肝性胸腔积液(胸水)
33. 肝肺综合征
34. 肝性皮质盲
35.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36. 肝性脊髓病
37. 肝源性糖尿病
38. 重症肝病时脑水肿
39. 肝病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
40. 门脉高压性胃病
41. 肝臭的概念
42. 扑翼样震颤
43. 肝病时可引起脾大
44. 脾功能亢进的概念
45. 肝病时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46.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47. 肝炎后综合征
48. 血性腹水
49. 血性腹水的原因
50. 自己的肝病是否发生了恶化的估计
51. 肝炎会引起关节炎
52. 肝炎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53. 乙肝相关性肾炎
54.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主要临床表现
55.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56. 抗HBV治疗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
57.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表现及治疗
58. 乙型肝炎肝外表现
59. 隐原性肝硬化与其他类型的肝硬化的区别
60. 人工肝的概念
61. 人工肝支持治疗方式
62.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
63. 人工肝治疗的进展
64. 人工肝方法的主要原理
65. 人工肝的作用
66. 人工肝技术发展的前景
67. 人工肝治疗前应注意的问题
68. 人工肝治疗后应注意的问题
69. 血液(浆)灌流及其适用范围
70.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71.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及其适用范围
72. 生物型或组合生物型人工肝及其适用范围
第6章 乙型肝炎的治疗
1. 乙肝的总体治疗目标
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3.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4. 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应答
5. 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
6. 乙肝病毒指标转阴的药物
7. 干扰素-α治疗乙型肝炎的适应证和机制
8. 干扰素-α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
9. ALT正常和HBv-DNA含量较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10. 高水平HBV—DNA伴ALT持续正常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11. 干扰素-α的禁忌证
12. 干扰素-α治疗乙肝的剂量、用法、疗程
13. 干扰素-α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及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停药指征
14. 早期预测干扰素-α的疗效
15. 普通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16. 长效干扰素-α的临床疗效
17.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检测指标及处理
18. 干扰素-α停药后的医学观察及随访
19.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反跳”现象
20. 普通干扰素-α治疗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对策
21.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治疗新进展
22.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适应证
23. 拉米夫定的主要适应证
24. 已经批准的拉米夫定治疗对象
25. 拉米夫定建议治疗对象
2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的确定
27. 拉米夫定临床疗效
28. 拉米夫定的使用
29.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3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31.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32. 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救治
33.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时的监测和随访
34.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结束后随访
35. 核苷(酸)类似物停用后复发者治疗
36. 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治疗时机的把握
37.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8.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9.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40.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
41. 重症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法
42. 肝移植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方法
43. 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观察
44. 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新见解
45. HBV/HCV合并感染者的治疗
46. 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
47. 干扰素治疗乙肝被迫减量和停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48. 序惯抗病毒治疗
49. 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50. 核苷类似物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初步评价
51. 核苷类似物可否终生使用
52.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时应用抗HBV药物的最佳时机
53. 慢乙肝或乙肝肝硬化低水平HBV—DNA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54. 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的不同特点
55. 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流程
56. 乙肝自然史及其预后的理解
57.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预防
58. 对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新评价
59. 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停药新观点
60. 肾功能不全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调整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剂量
61. 中医中药抗病毒的临床评价
62. 抗乙肝病毒核苷类似物的耐药发生率比较
63. “耐药突变”是自然存在还是药物诱导产生的新突变
64. 治疗乙肝的免疫调节剂
65. 抗炎保肝治疗效果的评价
66.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期间出现耐药的处理
67. 中医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
68. 乙肝抗纤维化治疗的药物及效果
69.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70. 乙肝治疗的关键之处
71. 对乙型肝炎治疗中评价指标的认识
72.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疗程
73. HBV基因型在抗病毒疗效及临床转归的作用
74.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面临的困难
75. 对慢性乙肝病人的忠告
76. 乙肝治疗过程中的误区
77.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的不同
78. 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
79. 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80. 替比夫定临床效果的评价
81. 怎样看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82. HBV感染过程中临床术语的定义
83. 乙型肝炎阳转阴的正确认识
84. 转阴不一定是乙肝治愈的标志
85. 正确理解乙肝抗原阳转阴
86. 乙型肝炎康复的基本定义
87. 乙肝患者选用抗生素
88. 亚洲人慢性乙肝的特点
89.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鉴别方法
90. HBV感染再活动的高危人群
91. HBV感染的诊断指标
92. 抗病毒治疗的发展趋势
93. 乙肝并发结核的治疗
94. 核苷类药物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优点
95. 乙肝病毒抗原血清学转换的临床意义
96. 慢性HBV感染者初诊时应评估的指标
97.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治疗期限及监测
98. 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期限及监测
99. HIV/HBV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
100. 抗病毒耐药的命名
101. 几种核苷(酸)类似物的比较
102. 影响抗HBV药物的选择因素
103. 服用核苷类似物时耐药监测的方法
104. 影响病毒产生耐药性的几个关键因素
105. 病毒产生耐药的预防
106.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免疫控制与病毒抑制疗法的不同
107. 对于接受肿瘤化疗或确定疗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108. 慢性HBsAg携带者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要同时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
109.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应引起重视
110. 急性重型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111. 目前乙肝新药滥用现象严重
112. 慢性乙型肝炎必须长期治疗
113. 免疫耐受状态时乙型肝炎特别难治疗
114.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热点
115. 乙肝肝硬化病人住院治疗时机
116. 保肝药是否用得越多越好
117. 乙型肝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118.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的优点
119.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重型肝炎的对策
120. 乙肝患者吃中药的注意事项
121. 中药治乙肝的优点
122. 应辨证的看待中草药治疗乙肝
123. 常用的有保肝作用的中药
124. 肝纤维化是否能逆转
125. 肝纤维化的治疗
126. 肝纤维化的预防
127. 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出现反跳时的处理
128. 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药患者的治疗
129. 阿德福韦耐药患者的治疗
130. 恩替卡韦耐药患者的治疗
131. 正确评价“保肝降酶”的治疗方法
132. 慢乙肝肥胖者科学减肥和运动可提高治疗的疗效
133. 风湿病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对乙肝复发的预防
134.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评估和处理
135. HBeAg阴性患者的评估和处理
136. 正确认识治疗性乙肝疫苗
137. 预防乙肝复发
第7章 乙型肝炎的调养
1. 肝病患者代谢的改变
2.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我保健
3. 乙肝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4. 乙肝病人的自我调养
5. 乙肝病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量
6.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劳逸结合
7. 气功疗法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8. 乙肝患者失眠的调治
9. 食疗在乙肝病人中的应用
10. 乙肝患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食品
11. 小儿病毒性肝炎应注意合理安排营养
12.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要注意的问题
13. 急性乙肝患者饮食的类型
14. 乙肝患者“四低两高”饮食新观念
15. 慢性肝炎的饮食原则
16. 乙肝肝硬化患者应怎样注意营养
17. 重症肝炎患者的营养支持要点
18. 乙肝肝昏迷患者的营养要点
19. 肝移植患者的营养要点
20. 终末期肝病的营养要点
21. 乙肝并发脂肪肝的营养治疗原则
22. 乙肝调养预防肥胖的方法
23. 肝硬化患者应如何调整饮食
24. 肝炎患者应常吃哪些食物来补充维生素
25. 肝炎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蛋白质、糖和脂肪比例的计算
26. 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盐的摄入量
27. 肝病患者应科学食用醋
28. 肝炎患者不宜大量吃糖
29. 肝炎患者适量食用牛奶
30. 乙肝患者营养滋补品的选用
31. 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32. 让乙肝患者吃得放心
33. 肝病患者钙剂的补充
34. 肝炎病人进“三高一低”饮食是否正确
35. 肝炎患者不能暴饮暴食
36. 肝炎患者要低脂肪饮食
37. 肝病患者酸奶的饮用
38. 肝病患者应合理食用大豆及豆制品
39. 乙肝患者吃水果应注意的事项
40. 吃“肝”是否能补肝
41. 乙肝患者应如何调整“蜜月”饮食
42. 肝炎患者可适量食用大蒜
43. 夏季天然治肝的“良药”
44. 肝脏病人是否可以饮茶
45. 微生态调节剂是否有利于乙肝恢复
46. 肝炎患者应忌酒
47. 乙肝患者如何安全用药
48. 肝炎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
49. 自己的肝病是否发生了恶化的估计
50. 吸烟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何影响
51. 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性生活
52. 增强乙肝免疫力的食物
53. 乙肝复发的原因
54. 乙肝“过度诊疗”的表现
55. 乙肝患者心理异常对康复的影响
56.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乙肝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57. 肝炎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起居、睡眠和情绪
58. 音乐可调节乙肝患者心理压抑
59. 肝炎病人怎样过好春节
60. 肝炎病人怎样进行春季自我疗养
61. 肝炎病人怎样进行秋季自我疗养
62. 科学对待乙肝及消除乙肝歧视
63.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正常就业和上学
64. 护肝食物的选择
65. 肝炎食疗六验方
66. 化解乙肝患者的心理异常
第8章 乙型肝炎的预防
1. 乙型肝炎的预防
2. 我国乙肝防治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
4. 乙肝传染源
5. 传染源的管理
6. 乙肝的传播途径
7. 切断乙肝的传播途径
8. 为防止乙型肝炎血源性传播,对供血者应进行管理
9. 乙肝的易感人群
10. 保护乙肝易感人群
11. 应该注射乙肝疫苗的人群
12. 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13. 乙肝疫苗的种类与选用
14. 乙肝疫苗是否可与其他疫苗同时使用
15. 乙肝患者是否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
16.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17. 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的处理方法
18. 预防乙肝家庭内传播的方法
19. 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20. 乙型肝炎疫苗要不要复种
21.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后免疫系统无应答和低应答的概念
22.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效的原因
23. 初次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不出现抗-HBs者的处理
24.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25. 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
26. 注射乙肝疫苗应注意的问题
27. 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28. 乙肝疫苗的新用途
29. HBV感染者是否需要隔离消毒
30. 防止肝炎在医院内传播的措施
31. 早产儿注射乙肝疫苗的策略
32. 哪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需要注射甲肝疫苗
33. 乙肝病人要严防重叠感染戊肝病毒
34. 我国预防控制乙肝要点
35. 近年来乙肝已成大学生最大隐形“杀手”
36. 近年来乙肝传播方式的改变
第9章 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
1. 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2. 肝癌的病理分型
3. 小肝癌的定义
4. 小肝癌的早期发现
5. 肝癌发病的原因
6.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否会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7.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要定期筛查肝癌
8. 肝癌是否可以预防
9. 肝癌的临床表现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可能患上了肝癌
10. 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
11. 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让你远离肝癌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小三阳”多于“大三阳”
13. 肝癌病人饮食原则
14. 肝癌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5. 介入治疗的概念
16. 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7. 介入治疗前需做哪些准备
18. 肝癌伴脾亢如何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19. 肝病病人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20. 脾大的病人是不是都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21. 肝病病人介入治疗前后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2. 肝癌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23. 胆管疾病需要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24. 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25. 肝炎病人日常饮食中如何预防肝癌
26. 肝癌的治疗
27. 伴失代偿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的综合介入治疗
第10章 乙型肝炎与药物毒副作用
1. 认识乙肝患者的药物性肝损害
2. 药物是怎样“伤肝”的
3. 药物性肝损害可引起肝脏病理变化的类型
4. “伤肝药物”知多少
5. 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6. 对肝脏有损伤的中药
7. 药源性肝损害的对策
8. 药源性肝损害的预后
9. 乙肝患者预防和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策略
乙肝防治康复指南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