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第八卷,如何修正佛法 药师经的济世观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副标题:无

作   者:南怀瑾著述

分类号:

ISBN:978730909445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8卷)》内容简介: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十二卷,是国学泰斗南怀瑾先生(1918-2012)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全备的作品集。作品集涉及范围,以时空论,乃古今中外。以现代学科分类论,乃文史哲。以传统学术分类论,乃儒释道,实则千门万户,未有不涉及者。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十二卷不但是南怀瑾先生在纸面所显现出的渊博如海之学问,有心的每一位读者,更能从中体悟到南先生作为一位大修行人由博返约之深邃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实为其纲要。南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癸巳之春,中国大陆有南先生其人其书已二十余载,经台湾老古文化独家授权,《南怀瑾选集》在原来基础上体量扩容为1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精心审读校对,善为装帧,名之为《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以行世。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作品皆为当代学术精华,二十余年来无数读者从中受益。具体书目为:第一卷:《论语别裁》。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第三卷:《庄子諵譁》。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第五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第六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第七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第八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第十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第十一卷:《原本大学微言》。第十二卷:《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8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于修行实践,慧属于教理思维。南怀瑾先生在台北时,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对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前后凡28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如何修证佛法》(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一书。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点,以《楞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宗镜录》、《指月录》、《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点提示,又有例证说明。问世以后,不仅在海峡两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被译成英文,流传于西方国家。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的译本有三个: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二是唐代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三是唐代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一卷。通常说的《药师经》,是指玄奘的译本而言的。经中主要论述了药师佛为利益众生而发的“十二大愿”。 《药师经的济世观》是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南先生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济世利民的思想作了深入细微的阐述。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它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十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明代智旭语),译出后不久,便独成一经,广为流布。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是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原名《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宗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修行与大愿)方面的各种资料。书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

目录

《如何修证佛法》
第一讲 7
本讲缘起
释迦悟了什么
参考经典
解脱和悟道
倒因为果
见地修证及行愿
四加行
第二讲 20
伪经之辨
《楞严经》的密因
心与缘
七处征心
八还辨见
五十阴魔
色阴
第三讲 33
走火入魔
受阴
想阴
行阴
识阴
第四讲 43
水老鹤
识阴
五阴及边际
妄想本空
四大解脱
佛说《法华经》
拈花微笑
第五讲 61
《法华》和《庄子》的寓言
五千比丘离席
分段及变易生死
弹指八万四千劫
《序品》——东方现瑞
《比喻品》——火宅三车
《信解品》
《药草喻品》
《化城喻品》
第六讲 75
《法华》与寒山
衣中宝
少欲及无欲
佛法与皇帝
永恒不变存在的真理
大医王
多宝如来和张商英
龙女成佛
第七讲 85
十念法门
安般、止观、炼气
《安般品第十七》
正意、正身、正言
出息入息
气与两腿
罗云念安般
第八讲 96
修持证果
初禅到四禅
结使和大阿罗汉
念身与白骨观
念佛与净土宗
念法与学理实践
念僧念圣贤僧
念戒守戒
念施念舍
念天及天堂
第九讲 105
孟子的浩然之气
见思惑和结使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
六欲天道
断欲及炼气调息
瑜珈及密宗的修法
第十讲 116
听息数息的问题
精气神、乐明无念与三界
空假中三止三观
密宗及修气
修脉
生命和宇宙法则
第十一讲 127
达摩的理入行入
二祖安心
四祖与各宗派
五祖的时代
六祖的时代
即心是佛的流弊
小释迦仰山
临济四料简
第十二讲 138
参话头
观心法门
三际托空
再说临济四料简
永嘉说三身
禅与《指月录》
生死问题
沩仰的对答
夹山悟道
第十三讲 154
思想念头的流动
三际托空与现在心
四料简与火候
军事艺术和禅
夹山度洛浦
《宗镜录》悟道十问
洛浦三关
说临济
说曹洞
第十四讲 170
不二法门与自然外道
真空顽空
真有假有
一切唯心和身心
说洞山
易卦和五位君臣
三种渗漏
说曹山
如来禅与祖师禅
五代的人才
第十五讲 187
如何去身见
鸟飞式
再说修气
睦州的草鞋
说云门
三平偈
法身两般病
陈尚书宴云门
第十六讲 198
顾鉴咦
法眼宗
见桃花悟道
围起来打
四禅、四大和三大劫
身心健康的修道
性相二宗
五遍行及五阴
意识和余力
第十七讲 214
说圆悟勤
闻思修是什么
信之难
说定
昏沉定世间定
修定
修空与枯禅
修有与紧张
调整色身
第十八讲 227
水火风三劫
三界天人
宇宙的灾难
人类自身的灾难
心法与色法
人体的三界
无住、无著、无愿
心体及其作用
心、意、识
变化气质
第十九讲 237
第一障碍——身见
色身转变
不是绝对的时间
三灾与修持
四大种与色法
相续心
四禅八定和精气神
善人的凡夫禅
轻安、定、非定
第二十讲 251
什么不是定境
专一作意
世间定及非世间定
有心地、无心地
生起和圆满
六位无心地
有余依涅?、无余依涅?
第二十一讲 267
佛法在世间
《禅宗直指》——大事因缘
雪岩钦公案
高峰妙公案
修定的善巧
第二十二讲 284
明心见性与三身
吕纯阳与黄龙南
重要的资粮
不能得定与出定
定境中的退位
现观与圣教量
第二十三讲 295
幻相和眼通
四加行位
声闻乘的四加行
独觉乘的四加行
八万四千对治
习气次第断过
大般若大火炬
大乘的三有和涅?
把握行蕴
第二十四讲 312
往生兜率天
第一义
四正断
未生令不生的不善
菩萨道的加行
顿根菩萨
四十六种魔
六度菩萨行
四种魔境
第二十五讲 329
李长者的《合论》
妄念和情
性与情
济颠和林酒仙
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第二十六讲 340
困在感觉境界
变成习惯的思
再说行阴
心不相应行法
说识阴
融通妄想与颠倒妄想
五阴解脱
打坐的前三秒
第二十七讲 353
一知与色身
一知与思
修持的初步
作意、假观、所缘
假想产生的魔境
守着灵明清净
不守灵明清净

任脉的变化
第二十八讲 365
只有行愿
三千善行,数千功德
打开心结
情的慈悲与智的慈悲
动摇心行
如何转变气质
四重恩三途苦
检查再检查
行行重行行
附:三界天人表 381
见思惑与三界九地、断惑证真之关联

《药师经的济世观》
讲经缘起 389
太虚法师注解《药师经》 391
通俗却不易懂的《药师经》 393
从《法华经》了解《药师经》 394
佛是大医王 397
参透化城之喻 398
能医众生病的法师 401
烧戒疤的由来 402
燃身供佛 403
天下由来轻两臂 405
现代化的讲经方式 407
佛说《药师经》的地方与听众 408
文殊菩萨请法 409
燃身供养的真义 413
东方净土为何呈现青琉璃色 415
念经有无功德 417
被十种业障缠缚 418
极善思惟 420
学佛修行的目的何在 421
好远好远的东方 422
佛的十个名号 423
发愿是成佛之因 424
发愿谈何容易 425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426
内外明彻 428
受用无尽 431
改邪归正 432
没有发愿不能成佛 434
修清净梵行 436
认识戒律 438
念佛的心态 441
色身下劣诸根不具 443
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 446
众病逼切贫苦无依 447
拜佛心理 450
转女成男 452
如何跳出魔网解脱缠缚 455
念佛能解除灾难吗 458
文天祥修大光明法 462
饮食男女的问题 464
声色歌舞让你玩个够 467
东方净土 469
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 472
善恶难辨 473
什么是布施 475
缺信根多聚财 477
钝刀割肉的布施 479
悭贪不止累积病情 481
功名富贵最迷人 485
悭贪积聚 486
悭贪的果报 488
以苦为师 490
宿命通 492
赞叹施者 494
内布施外布施 495
持戒 497
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 499
众生与生俱来的傲慢 502
增上慢 504
嫌谤正法 508
邪见与正见 510
邪见的果报与药师佛的威力 515
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 517
舍恶行善 519
行到有功即是德 520
学佛注重在行 522
悭贪 524
嫉妒 526
自赞毁他 529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的果报 532
至心皈依 535
解脱后要不要修行 537
人性坏的一面 539
好喜乖离更相斗讼 542
十恶业 544
画符念咒 547
魇魅之学 550
蛊与咒 552
佛教的称谓 555
如何得到感应 558
受持八分斋戒 561
何谓不坐高广大床 563
过午不食 566
吃的问题 568
绝食 570
八关斋戒与六斋日 573
如何往生 576
天堂在哪里 579
生天的道理 582
恭敬神明 585
善根退失福报享尽 586
转轮圣王 588
转生人间好果报 591
众病消除 592
炉火纯青 594
药师佛的修法 595
大藏治病药 598
菩萨五明 607
伸腿瞪眼丸 609
持咒禁忌 611
万里晴空的境界 612
古代人如何刷牙 614
如何供佛 615
如何受持此经 616
如何修药师法 620
消灾免难 622
念佛功德难解了 625
什么叫至心受持 628
不生疑惑 631
阿难多闻强记 633
因地菩萨 635
药师如来功德说不尽 636
救脱大菩萨 638
临终境界 640
死而复活 644
脚底心为何是红的 647
供养比丘僧 649
礼拜行道 652
天灾国难 654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655
寿终正寝 657
九种横死 659
无疾而终 661
灯的涵义 662
十二神幡的涵义 664
佛法重孝道 667
五逆之罪 669
人间的地狱 670
君臣制度与社会秩序 671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673
药师佛的手印 675
吉祥圆满 676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上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 685
下篇:心闻洞十方,当然获圆通 764
附录一:
普贤菩萨的行愿 776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776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786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793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804
楞严经普贤菩萨心闻法门 807
附录二:
诸佛菩萨的行愿 810
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 810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812
大智文殊菩萨十大愿 819
大悲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与三十二应身 821
大愿地藏王菩萨之圣德大愿 826
附录三:
发大心文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南怀瑾选集.第八卷,如何修正佛法 药师经的济世观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