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行政协助在实现不同行政主体职能互补,提高行政效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具有广泛运用空间,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本书就行为论或制度论、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单向协助抑或双向协助、隶属关系的有无、私主体可否作为行为主体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重新界定了行政协助行为的概念。同时,通过与行政协调、行政协作、行政委托、社会协助等相近概念的比较,进一步把握了行政协助行为的本质要件。
本书还通过实定法考察的方式,梳理了行政协助请求主体与被请求主体的性质、相互关系、适用情形及实施要求,进而对行政协助行为的目的要素、主体要素、对象要素、权限要件、适用情形、不予适用情形、法律效果等基本要素进行了解析。
本书*后明确了行政协助行为的规制程序,包括请求的提出、申请的审查、决定的作出、行为的实施、费用的承担、纠纷的救济等六方面内容。特别在救济方面,提出分类解决:一是发生于请求主体与被请求主体之间,原则上通过行政内部管理体制解决,但如果内部行政行为效力外化,则允许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二是发生于被请求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则区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法律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畴;事实行为有损害后果的允许当事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路径
第一章行政协助行为概念之界定
一、行政协助现行概念的梳理
二、行政协助现行概念再探
三、行政协助行为概念的重塑
四、行政协助行为与相近概念辨析
第二章行政协助行为分类探究
一、行政协助行为现行分类评述
二、行政协助法律行为与行政协助事实行为
三、单独行政协助行为与共同行政协助行为
四、羁束行政协助行为与裁量行政协助行为
五、平时行政协助行为与紧急行政协助行为
第三章行政协助行为实定法之考察
一、实定法考察的意义及方法
二、公安事务中的行政协助
三、税收事务中的行政协助
四、资源环保事务中的行政协助
五、实定法考察的初步结论
第四章行政协助行为基本要素解析
一、行政协助行为的目的要素
二、行政协助行为的主体要素
三、行政协助行为的对象要素
四、行政协助行为的权限要件
五、行政协助行为的适用情形
六、行政协助不予适用的情形
七、行政协助行为的法律效果
第五章行政协助行为的程序规制
一、行政协助行为程序规制的必要性
二、行政协助行为程序规制的展开
结语
附录行政协助规范性文件
一、有关行政协助的单行文本
二、行政程序规定中有关行政协助的内容
三、部分国家行政程序法中有关行政助的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