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经济史

副标题:无

作   者:余鹏飞著

分类号:

ISBN:978781018718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对汉末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迁徙的原因,对屯田制实行的背景、时间和组织系统,对三国商业发展状况和货币使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目录

目录
二、 人民的空前迁徙
2、 蜀汉的对外贸易
3、 孙吴海上贸易的兴盛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 曹魏的货币制度
1、 五铢钱的兴废
2、 实物货币的复兴
二、 蜀汉的货币制度
1、 直百五铢
2、 传形五铢
三、 孙吴的货币制度
1、 人口大迁徙的原因
1、 币值面额大
2、 钱物并行
第三节 物价
第六章 交通和都市
第一节 陆路和水路交通
一、 陆路交通
二、 水路交通
第二节 都市
一、 洛阳
二、 长安
2、 大迁徙的方式
三、 成都
四、 邺
五、 建业
后记
3、 人口大迁徙的方向
第三节 土地荒芜、生产凋敝
第二章 曹操、诸葛亮、孙权的经济思想
一、 曹操的经济思想
1、 重农思想
2、 抑奢崇俭思想
3、 社会理想
绪论
二、 诸葛亮的经济思想
1、 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2、 盐铁官营、蜀锦为主
3、 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
4、 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侈风气
三、 孙权的经济思想
1、 增广农亩、宽赋息调
2、 建置官营作坊、发展手工业
3、 优遇豪强地主、发展田庄经济
第三章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章 变乱中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 重农政策提到首要地位
一、 耕籍田、行重农典礼
二、 颁诏书、宣农本之重要
三、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第二节 人口从流散到安集
一、 吴国的户口数
二、 蜀国的户口数
三、 魏国的户口数
四、 人口剧增的原因
1、 战乱较少、社会趋向稳定
第一节 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
2、 自然灾害减少、积极救荒
3、 招怀流民,增殖生育
第三节 土地制度的新发展
一、 以屯田制为主体的封建国有土地制
1、 屯田制实行的社会背景
2、 屯田制实行的时间
3、 屯田的类别、区域和组织系统
4、 推行屯田制的历史作用
5、 三国屯田制的废除
二、 大地主土地私有制
第二节 人口的急剧锐减和人民的空前迁徙
三、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第四节 新租调制的实行
一、 曹魏的租调制度
二、 蜀汉的租调制度
三、 孙吴的租调制度
四、 三国时期的杂税
第五节 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
一、 曹魏的水利工程
二、 孙吴的水利工程
三、 蜀汉的水利工程
一、 人口的急剧锐减
第六节 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一、 水稻种植范围的扩大
二、 蚕桑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第七节 耕作方法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
一、 牛耕技术和耧犁的推广
二、 新型农田灌溉工具的出现
三、 农业产量的提高
第四章 手工业生产和工艺技巧
第一节 盐业生产
一、 蜀汉的制盐业
1、 战祸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
二、 曹魏的制盐业
三、 孙吴的制盐业
第二节 冶铁业
一、 曹魏的冶铁业
二、 蜀汉的冶铁业
三、 孙吴的冶铁业
四、 冶炼技术的提高
第三节 纺织业的发展
一、 丝织业
二、 织布业
2、 严重的自然灾害吞噬劳动人民
三、 纺织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造船业
一、 造船工场遍布各地
二、 船舶种类繁多、船队庞大
三、 造船技术的提高
第五节 其它手工业和工艺技巧
第六节 手工业者状况
第五章 商业、货币和物价
第一节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 魏蜀吴三国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3、 人口自然生殖率的下降
1、 曹魏统治下北方商业的复苏
2、 蜀汉商业的活跃
3、 孙吴江南商业的发展
二、 三国地方政权之间的通商
三、 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
1、 曹魏与东北、西北各族的贸易
2、 蜀汉与西南夷各族的互市
3、 孙吴与越族、夷洲少数族之间的贸易
四、 三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 曹魏的对外贸易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三国经济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