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于1962年初版,为我国最早出版的心血管病学专著。此次进行第四次修订,内容以临床实用为原则,在第三版基础上作较大的调整和充实,以及时反映近年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发展和成就。内容包括心血管病基础知识、心脏病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无创性检查、有创性检查、心律失常、晕厥和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脂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压异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肌炎、心肌病、肺循环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主动脉和大动脉疾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周围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与心血管病有关的问题。涵盖了心血管病的所有病种(包括新发现的病种),但重点放在常见的心血管病上;增加了一篇关于心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内容,但重点放在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补充了一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仍保留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治方法。
读者对象主要为内科医生、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心血管病外科医生、儿科医生等。更多>>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心血管病基础知识
第一章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心血管病循证医学
第三章 心脏解剖学
第四章 心血管生理学
第五章 分子心脏病学
第六章 与遗传疾病有关的心血管病
第二篇 心脏病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
第一章 心脏病的病史询问
第二章 心脏的物理检查
第三章 脉搏与血压
第三篇 心脏病的无创性检查
第一章 常规心电学检查
第一节 体表心电图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
第三节 运动负荷心电图
第二章 特殊的心电学检查技术
第一节 心向量图
第二节 信号平均心电图(心室晚电位)
第三节 心率变异性的检测
第四节 Q-T离散度
第五节 心磁图
第六节 频谱心电图
第七节 窦房结电图
第三章 超声心动图学
第一节 M型超声心动图
第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
第三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第四节 造影超声心动图
第五节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第六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
第八节 心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九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十节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十一节 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良
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包积液
心包内纤维条索
心包增厚和粘连
心包钙化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填塞
心包肿瘤
心包缺如
第十三节 主动脉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动脉夹层分离
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
第十四节 心脏肿块超声心动图检查
血栓
肿瘤
第四章 心脏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 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影像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肺循环X线影像
第三节 常见先天性和获得性心脏病X线影像
第四节 放射影像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第五章 核心脏病学
第一节 心脏显像方法
第二节 核医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第三节 核医学在其他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第六章 其他检查
第一节 阿托品试验及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阿托品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第二节 颈动脉窦反射试验
第三节 直立倾斜试验
第四节 普萘洛尔试验
第五节 动态血压监测
第四篇 心脏病的有创性检查
第一章 心脏导管术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第一节 右心导管术
第二节 冠状静脉窦导管术
第三节 左心导管术
第四节 床旁心导管术
第五节 心导管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六节 心血管腔压力、血氧资料的分析和计算
第七节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
第二章 心脏导管术相关的其他检查
第一节 心腔内心电图检查
第二节 希氏束电图检查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四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第三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其他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第二节 操作方法
第三节 正常冠状动脉走向及其变异
第四节 冠状动脉病变的造影表现
第五节 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
第六节 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
第七节 冠状动脉内镜检查
第四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一节 心腔内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二节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五篇 心律失常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速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第二节 期前收缩
第三节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第四节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第五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房室交接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特殊旁道参与的心律失常
第六节 室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其他
第八节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第三章 缓慢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缓
第二节 窦性静止
第三节 窦房阻滞
第四节 逸搏和逸搏心律
房性、房室交接性逸搏和室性逸搏
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
第五节 游走心律
第六节 心室自主心律
第七节 房内传导阻滞(房间传导阻滞与心房分离)
第八节 房室传导阻滞
第四章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综合征
第一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二节 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
短P-R间期综合征(LGL综合征)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与Mahaim纤维
第三节 长Q-T间期综合征
第四节 Brugada综合征
第五节 短Q-T间期综合征
第五章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第六章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
第二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三节 心房扑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四节 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六节 其他消融技术
第七章 心脏起搏治疗
第一节 心脏起搏概论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适应证
第三节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植入方法
第四节 永久性心脏起搏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五节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的随访
第六节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第六篇 晕厥与心脏性猝死
第一章 晕厥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 心搏停止与心脏性猝死
第三章 心肺复苏
第七篇 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第八篇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章 冠心病的介人治疗
第一节 术前准备、技术及器械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第四节 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
第五节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切吸术
第六节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第七节 不同病变形态和部位的介入治疗
近端血管扭曲
成角病变
钙化病变
开口病变
分叉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第八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第九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原发性PTCA
补救性PTCA
即刻PTCA
延期PTCA
急性心肌梗死中支架和其他器械的应用
辅助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PTCA治疗的缺陷
第十节 再狭窄
PTCA和斑块消蚀术后再狭窄
支架再狭窄
第十一节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二节 药物辅助治疗
第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第四节 先天性血管异常交通的封堵术
第三章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第二节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第三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第四章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介人治疗
第五章 大动脉疾病的介人治疗
第一节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第二节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介入治疗
第三节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第六章 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二节 上、下肢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介入治疗
附: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第九篇 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脂治疗
第十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心绞痛
第三章 心肌梗死
第四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五章 冠心病的溶栓和抗栓治疗
第一节 冠心病的溶栓治疗
第二节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第六章 缺血性心肌病
第七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八章 心肌桥
第九章 X综合征
第十章 其他
第一节 冠状动脉夹层
第二节 冠状动脉炎(血管炎)
结核
结节性多动脉炎
巨细胞性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Burger病(血栓性脉管炎闭塞症)
Wegener肉芽肿病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结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高安病(无脉症、大动脉炎)
类风湿性疾病
第三节 冠状动脉栓塞
第十一篇 血压异常
第一章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第二章 低血压
第十二篇 心脏瓣膜病
第一章 二尖瓣狭窄
第二章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章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第四章 主动脉瓣狭窄
第五章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六章 三尖瓣狭窄
第七章 三尖瓣关闭不全
第八章 肺动脉瓣疾病
第九章 联合瓣膜病
第十三篇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先天性肺动脉口狭窄
第二节 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第三节 主动脉缩窄
第四节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第五节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第六节 右位心
真正右位心
右旋心
心脏右移
第七节 左侧上腔静脉永存
第八节 不常见的无分流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一侧肺动脉缺如
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
下腔静脉引流人奇静脉系统
肺静脉狭窄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三房心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与血管环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第三章 有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心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心内膜垫缺损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第三节 肺静脉畸形引流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第四节 心室间隔缺损
第五节 心室间隔膜部瘤
第六节 左心室-右心房沟通
第七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八节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第九节 主动脉窦动脉瘤
第十节 冠状动静脉瘘和其他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起源与分布畸形
第四章 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法洛四联症
第二节 法洛三联症(肺动脉口狭窄合并心房间隔缺损有右向左分流)
第三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埃勃斯坦畸形)
第四节 大血管转位
完全型大血管转位
纠正型大血管转位
第五节 艾森门格综合征
心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心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第六节 右心室双出口
第七节 右心室双腔心
第八节 不常见的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单心室
单心房
动脉干永存
肺动静脉瘘
瓣膜闭锁
主动脉弓离断和闭锁
第十四篇 心肌炎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章 立克次体心肌炎
第三章 细菌性心肌炎
第四章 锥虫病
第十五篇 心肌病
第一章 原发性心肌病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全
第五节 未定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第六节 心肌致密化不全
第二章 特异性心肌病
第一节 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
第二节 围生期心肌病
第三节 心脏淀粉样变
第四节 酒精性心肌病
第五节 其他
心肌炎
结节病
第十六篇 循环疾病
第一章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第二章 肺栓塞与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七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八篇 心包疾病
第一章 心包炎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心包积液
第三节 心包填塞
第四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五节 各种类型心包炎的诊断与治疗
非特异性心包炎与病毒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
真菌性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Dressler综合征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放射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炎
类风湿性心包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
胆固醇性心包炎
第二章 他类型的心包疾病
第一节 心包肿瘤
第二节 创伤性心包积血
第三节 乳糜心包积液
第四节 心包积气
第五节 心包囊肿
第六节 先天性心包缺如
第十九篇 动脉与大动脉疾病
第一章 主动脉瘤
第一节 腹主动脉瘤
第二节 胸主动脉瘤
第二章 主动脉夹层
第三章 马方综合征
第四章 大动脉炎
第二十篇 原性心血管病
第一章 高原心脏病
第二章 高原肺水肿
第三章 高原血压异常症
第四章 高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第二十一篇 脏肿瘤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良性肿瘤
第一节 黏液瘤
第二节 横纹肌瘤
第三节 纤维瘤
第四节 心包畸胎瘤
第三章 恶性肿瘤
第四章 心脏转移性肿瘤
第二十二篇 围血管疾病
第一章 雷诺综合征
第二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章 闭塞性动脉硬化
第四章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第五章 手足紫绀症
第六章 网状青斑
第七章 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十三篇 心脏病与妊娠
第二十四篇 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心脏病继发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影响心脏病过程和预后的心理因素
第二章 心脏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第三章 惊恐发作和心脏病
第四章 心脏病患者的认知障碍
第五章 心脏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
第一节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的概念
第二节 心脏神经症
第二十五篇 年心血管变化与老年心脏病
第二十六篇 动与心脏
第一章 运动员心脏
第二章 运动性心脏猝死
第二十七篇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
第二十八篇 心脏移植中的内科问题
第二十九篇 其他系统疾病中的心脏问题
第一章 内分泌疾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
第三节 嗜铬细胞瘤
第四节 肢端肥大症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二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中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脚气性心脏病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肥胖症
第四节 代谢综合征
第三章 风湿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四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五节 系统性硬化症
第六节 多发性动脉炎
第七节 皮肌炎
第四章 肾脏疾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肾动脉狭窄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节 血液透析的心血管损害
第八节 肾移植后心血管损害
第五章 脑部疾病中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急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 癫〓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六章 贫血性心脏病
第七章 梅毒性心血管病
第八章 艾滋病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心肌炎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三节 心包积液
第四节 心瓣膜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愈合性心内膜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脱垂
第五节 脏肿瘤
卡波西肉瘤
恶性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第六节 动脉高压
第七节 血管炎
第八节 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
第九节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第十节 艾滋病治疗的药物
附录 心血管病常用的临床检查参考值
索引
第一篇 心血管病基础知识
第一章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心血管病循证医学
第三章 心脏解剖学
第四章 心血管生理学
第五章 分子心脏病学
第六章 与遗传疾病有关的心血管病
第二篇 心脏病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
第一章 心脏病的病史询问
第二章 心脏的物理检查
第三章 脉搏与血压
第三篇 心脏病的无创性检查
第一章 常规心电学检查
第一节 体表心电图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
第三节 运动负荷心电图
第二章 特殊的心电学检查技术
第一节 心向量图
第二节 信号平均心电图(心室晚电位)
第三节 心率变异性的检测
第四节 Q-T离散度
第五节 心磁图
第六节 频谱心电图
第七节 窦房结电图
第三章 超声心动图学
第一节 M型超声心动图
第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
第三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第四节 造影超声心动图
第五节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第六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
第八节 心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九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十节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十一节 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良
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包积液
心包内纤维条索
心包增厚和粘连
心包钙化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填塞
心包肿瘤
心包缺如
第十三节 主动脉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动脉夹层分离
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
第十四节 心脏肿块超声心动图检查
血栓
肿瘤
第四章 心脏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 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影像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肺循环X线影像
第三节 常见先天性和获得性心脏病X线影像
第四节 放射影像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第五章 核心脏病学
第一节 心脏显像方法
第二节 核医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第三节 核医学在其他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第六章 其他检查
第一节 阿托品试验及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阿托品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第二节 颈动脉窦反射试验
第三节 直立倾斜试验
第四节 普萘洛尔试验
第五节 动态血压监测
第四篇 心脏病的有创性检查
第一章 心脏导管术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第一节 右心导管术
第二节 冠状静脉窦导管术
第三节 左心导管术
第四节 床旁心导管术
第五节 心导管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六节 心血管腔压力、血氧资料的分析和计算
第七节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
第二章 心脏导管术相关的其他检查
第一节 心腔内心电图检查
第二节 希氏束电图检查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四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第三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其他检查
第一节 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第二节 操作方法
第三节 正常冠状动脉走向及其变异
第四节 冠状动脉病变的造影表现
第五节 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
第六节 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
第七节 冠状动脉内镜检查
第四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一节 心腔内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二节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第五篇 心律失常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快速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速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第二节 期前收缩
第三节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第四节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第五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房室交接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特殊旁道参与的心律失常
第六节 室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其他
第八节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第三章 缓慢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缓
第二节 窦性静止
第三节 窦房阻滞
第四节 逸搏和逸搏心律
房性、房室交接性逸搏和室性逸搏
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
第五节 游走心律
第六节 心室自主心律
第七节 房内传导阻滞(房间传导阻滞与心房分离)
第八节 房室传导阻滞
第四章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综合征
第一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二节 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
短P-R间期综合征(LGL综合征)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与Mahaim纤维
第三节 长Q-T间期综合征
第四节 Brugada综合征
第五节 短Q-T间期综合征
第五章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第六章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
第二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三节 心房扑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四节 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第六节 其他消融技术
第七章 心脏起搏治疗
第一节 心脏起搏概论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适应证
第三节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植入方法
第四节 永久性心脏起搏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五节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的随访
第六节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第六篇 晕厥与心脏性猝死
第一章 晕厥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 心搏停止与心脏性猝死
第三章 心肺复苏
第七篇 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第八篇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章 冠心病的介人治疗
第一节 术前准备、技术及器械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第四节 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
第五节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切吸术
第六节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第七节 不同病变形态和部位的介入治疗
近端血管扭曲
成角病变
钙化病变
开口病变
分叉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第八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第九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原发性PTCA
补救性PTCA
即刻PTCA
延期PTCA
急性心肌梗死中支架和其他器械的应用
辅助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PTCA治疗的缺陷
第十节 再狭窄
PTCA和斑块消蚀术后再狭窄
支架再狭窄
第十一节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二节 药物辅助治疗
第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第四节 先天性血管异常交通的封堵术
第三章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第二节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第三节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第四章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介人治疗
第五章 大动脉疾病的介人治疗
第一节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
第二节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介入治疗
第三节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第六章 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
第一节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第二节 上、下肢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介入治疗
附: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第九篇 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脂治疗
第十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心绞痛
第三章 心肌梗死
第四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五章 冠心病的溶栓和抗栓治疗
第一节 冠心病的溶栓治疗
第二节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第六章 缺血性心肌病
第七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八章 心肌桥
第九章 X综合征
第十章 其他
第一节 冠状动脉夹层
第二节 冠状动脉炎(血管炎)
结核
结节性多动脉炎
巨细胞性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Burger病(血栓性脉管炎闭塞症)
Wegener肉芽肿病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结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高安病(无脉症、大动脉炎)
类风湿性疾病
第三节 冠状动脉栓塞
第十一篇 血压异常
第一章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第二章 低血压
第十二篇 心脏瓣膜病
第一章 二尖瓣狭窄
第二章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章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第四章 主动脉瓣狭窄
第五章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六章 三尖瓣狭窄
第七章 三尖瓣关闭不全
第八章 肺动脉瓣疾病
第九章 联合瓣膜病
第十三篇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先天性肺动脉口狭窄
第二节 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第三节 主动脉缩窄
第四节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第五节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第六节 右位心
真正右位心
右旋心
心脏右移
第七节 左侧上腔静脉永存
第八节 不常见的无分流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一侧肺动脉缺如
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
下腔静脉引流人奇静脉系统
肺静脉狭窄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三房心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与血管环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第三章 有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心房间隔缺损
第二节 心内膜垫缺损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第三节 肺静脉畸形引流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第四节 心室间隔缺损
第五节 心室间隔膜部瘤
第六节 左心室-右心房沟通
第七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八节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第九节 主动脉窦动脉瘤
第十节 冠状动静脉瘘和其他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起源与分布畸形
第四章 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第一节 法洛四联症
第二节 法洛三联症(肺动脉口狭窄合并心房间隔缺损有右向左分流)
第三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埃勃斯坦畸形)
第四节 大血管转位
完全型大血管转位
纠正型大血管转位
第五节 艾森门格综合征
心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心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
第六节 右心室双出口
第七节 右心室双腔心
第八节 不常见的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单心室
单心房
动脉干永存
肺动静脉瘘
瓣膜闭锁
主动脉弓离断和闭锁
第十四篇 心肌炎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章 立克次体心肌炎
第三章 细菌性心肌炎
第四章 锥虫病
第十五篇 心肌病
第一章 原发性心肌病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发育不全
第五节 未定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第六节 心肌致密化不全
第二章 特异性心肌病
第一节 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
第二节 围生期心肌病
第三节 心脏淀粉样变
第四节 酒精性心肌病
第五节 其他
心肌炎
结节病
第十六篇 循环疾病
第一章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第二章 肺栓塞与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七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八篇 心包疾病
第一章 心包炎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心包积液
第三节 心包填塞
第四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五节 各种类型心包炎的诊断与治疗
非特异性心包炎与病毒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
真菌性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Dressler综合征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放射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炎
类风湿性心包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
胆固醇性心包炎
第二章 他类型的心包疾病
第一节 心包肿瘤
第二节 创伤性心包积血
第三节 乳糜心包积液
第四节 心包积气
第五节 心包囊肿
第六节 先天性心包缺如
第十九篇 动脉与大动脉疾病
第一章 主动脉瘤
第一节 腹主动脉瘤
第二节 胸主动脉瘤
第二章 主动脉夹层
第三章 马方综合征
第四章 大动脉炎
第二十篇 原性心血管病
第一章 高原心脏病
第二章 高原肺水肿
第三章 高原血压异常症
第四章 高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第二十一篇 脏肿瘤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良性肿瘤
第一节 黏液瘤
第二节 横纹肌瘤
第三节 纤维瘤
第四节 心包畸胎瘤
第三章 恶性肿瘤
第四章 心脏转移性肿瘤
第二十二篇 围血管疾病
第一章 雷诺综合征
第二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章 闭塞性动脉硬化
第四章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第五章 手足紫绀症
第六章 网状青斑
第七章 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十三篇 心脏病与妊娠
第二十四篇 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心脏病继发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影响心脏病过程和预后的心理因素
第二章 心脏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第三章 惊恐发作和心脏病
第四章 心脏病患者的认知障碍
第五章 心脏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
第一节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的概念
第二节 心脏神经症
第二十五篇 年心血管变化与老年心脏病
第二十六篇 动与心脏
第一章 运动员心脏
第二章 运动性心脏猝死
第二十七篇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
第二十八篇 心脏移植中的内科问题
第二十九篇 其他系统疾病中的心脏问题
第一章 内分泌疾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
第三节 嗜铬细胞瘤
第四节 肢端肥大症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二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中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脚气性心脏病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肥胖症
第四节 代谢综合征
第三章 风湿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四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五节 系统性硬化症
第六节 多发性动脉炎
第七节 皮肌炎
第四章 肾脏疾病中的心脏表现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肾动脉狭窄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节 血液透析的心血管损害
第八节 肾移植后心血管损害
第五章 脑部疾病中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急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 癫〓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六章 贫血性心脏病
第七章 梅毒性心血管病
第八章 艾滋病的心血管表现
第一节 心肌炎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第三节 心包积液
第四节 心瓣膜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愈合性心内膜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脱垂
第五节 脏肿瘤
卡波西肉瘤
恶性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第六节 动脉高压
第七节 血管炎
第八节 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
第九节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第十节 艾滋病治疗的药物
附录 心血管病常用的临床检查参考值
索引
实用心脏病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