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
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
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
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本书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
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最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
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
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尝试时期(1905—192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任庆泰戏曲短片与其他
第三节 短故事片的实验与其他
第四节 最初的长故事片
第二章 探索时期(1923—192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明星”公司的影片创作
第三节 长城派、神州派、“民新”及田汉的试验
第四节 欧化、尚古与唯美
第三章 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装片、武侠片——中国电影的两大类型
第三节 初步的整合——联华新派与国片复兴
第四章 变革时期(1932—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变作风的“明星”公司与倾向鲜明的“电通”公司的创作
第三节 进步与保守共存的“联华”公司
第四节 “艺华”、“新华”、“天一”及其他公司的创作
第五节 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 非常时期(1937—194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
第三节 延安地区的电影
第四节 租界区的电影
第五节 沦陷区的电影
第六章 丰收时期(1945—194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官方电影机构里的两种创作
第三节 “昆仑”群体与社会批判影片
第四节 “文华”群体与都市人情片
第五节 商业电影的新发展
第七章 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1949—196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长影”集体
第三节 “北影”集体
第四节 “上影”集体
第五节 “八一”集体及其他电影厂的创作
第八章 禁锢时期(1966—197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
第三节 故事片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九章 再探索时期(1977—199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代导演的人道主义追求
第三节 第四代导演的诗化意识
第四节 第五代导演的历史贡献
第十章 市场化时期(1992年至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市场化时期的主旋律电影
第三节 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市场化追求
第四节 冯小刚及中国的贺岁电影创作
第五节 新生代导演的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
第十一章 香港电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粤语片到香港电影新浪潮
第三节 李翰祥的古装历史片
第四节 张彻、楚原和李小龙的武打片
第五节 成龙的喜剧功夫片和警匪片
第六节 吴宇森的英雄片与徐克的武侠片
第十二章 台湾电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台语片到台湾新新电影
第三节 李行、胡金铨的电影创作
第四节 侯孝贤、杨德昌、王童的电影创作
第五节 李安的电影创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尝试时期(1905—192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任庆泰戏曲短片与其他
第三节 短故事片的实验与其他
第四节 最初的长故事片
第二章 探索时期(1923—192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明星”公司的影片创作
第三节 长城派、神州派、“民新”及田汉的试验
第四节 欧化、尚古与唯美
第三章 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装片、武侠片——中国电影的两大类型
第三节 初步的整合——联华新派与国片复兴
第四章 变革时期(1932—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变作风的“明星”公司与倾向鲜明的“电通”公司的创作
第三节 进步与保守共存的“联华”公司
第四节 “艺华”、“新华”、“天一”及其他公司的创作
第五节 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 非常时期(1937—194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
第三节 延安地区的电影
第四节 租界区的电影
第五节 沦陷区的电影
第六章 丰收时期(1945—194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官方电影机构里的两种创作
第三节 “昆仑”群体与社会批判影片
第四节 “文华”群体与都市人情片
第五节 商业电影的新发展
第七章 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1949—196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长影”集体
第三节 “北影”集体
第四节 “上影”集体
第五节 “八一”集体及其他电影厂的创作
第八章 禁锢时期(1966—197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
第三节 故事片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九章 再探索时期(1977—199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代导演的人道主义追求
第三节 第四代导演的诗化意识
第四节 第五代导演的历史贡献
第十章 市场化时期(1992年至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市场化时期的主旋律电影
第三节 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市场化追求
第四节 冯小刚及中国的贺岁电影创作
第五节 新生代导演的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
第十一章 香港电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粤语片到香港电影新浪潮
第三节 李翰祥的古装历史片
第四节 张彻、楚原和李小龙的武打片
第五节 成龙的喜剧功夫片和警匪片
第六节 吴宇森的英雄片与徐克的武侠片
第十二章 台湾电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台语片到台湾新新电影
第三节 李行、胡金铨的电影创作
第四节 侯孝贤、杨德昌、王童的电影创作
第五节 李安的电影创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