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信念: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何庆机著

分类号:

ISBN:978703029734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为导向,融合心理分析批评、社会历史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解释学与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等研究视角、思想和理念。文学伦理学的创始人聂珍钊先生曾说,“文学批评是研究文学的一个过程,研究和批评文学的目的在于阐释文学和理解文学,而不是让文学变为玄学。正是由于有了研究和批评,文学才能被人理解、欣赏和接受。”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弗罗斯特诗歌,而不是诗歌理论或文学理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立足于弗罗斯特诗歌的文本的?审美的解读,兼顾文本外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即将文本的、永恒的虚拟世界与外本外的、历史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展开系统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我危机与弗罗斯特的信念诗学
 第一节 “左派”批评与弗罗斯特诗歌
  一、“左派”阵营的批评狂潮
  二、“左派”阵营的另一种声音
 第二节 新批评与弗罗斯特诗歌的经典化
  一、新批评对弗罗斯特的批评
  二、新批评中的挚友
  三、弗罗斯特诗歌的经典化
 第三节 自我危机:弗罗斯特诗歌的现实性与现代性
  一、冷色意象与恐怖的现实
  二、自我危机:现代社会的现实与弗罗斯特的现实主义
  三、弗罗斯特诗歌的现代性
 第四节 信念意志与弗罗斯特的信念诗学
  一、信念意志:实用主义与弗罗斯特诗歌的后现代性
  二、弗罗斯特的信念诗学及其五种信念
第二章 诗歌信念:商业主义与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商业主义:现代派诗歌的背景与弗罗斯特的含混
  一、商业主义与现代派诗歌
  二、冲突、含混与讽?: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商业主义”
  三、“新罕布什尔”:商业主义作为社会现实
 第二节 文学市场与弗罗斯特的诗歌信念
  一、弗罗斯特与庞德:文学市场与诗歌的操纵
  二、诗歌信念:商业主义与弗罗斯特诗歌定位
  三、庞德、精英派与文学市场
  四、《新罕布什尔》:弗罗斯特的诗歌辩护书
 第三节 “循旧纳新”原则与弗罗特诗献的杂合性
  一、弗罗斯特的市场策略与“循旧纳新”原则
  二、弗罗斯特诗歌的杂合性
第?章 爱的信念与伦理的自我-
 第一节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儿童与父母伦理关系
  一、“缺场”的子女与孤独的夫妻
  二、冷漠残缺的家庭与阴影中的子女
  三、子女的成长与父母的伦理责任
 第二节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夫妻伦理关系
  一、性伦理冲突中的夫妻
  二、双重藩篱中的夫妻
  三、冲出藩篱的夫妻
 第三节 弗罗斯特诗歌中家庭与社会的伦理关系
  一、弗罗斯特诗歌中家的地理空间及其隐喻
  二、无处不在的纽带,邻里关系的主动建构
  三、自立与博爱间的平衡:家庭的社会责任
 第四节 家庭、爱与伦理的自我
第四章 自我信念与自我的追寻:命名,叙事与身份
 第一节 命名;专名与自我信念
  一、人物指称与文学意义
  二、专名、身份与自我
  三、“小河西流”:命名与自我信念
 第二节专名、无名与暂名:自我与身份的不同状态
  一、专名、身份与确定性
  二、无名与暂名:自我的迷失与身份的悬置
 第三节 身份危机与叙事冲动
  一、从抒情的自我到叙事的自我
  二、叙事的冲动与身份危机
 第四节 自我的追寻:专名的复位与暂名的张力
  一、自我认同与专名的复位
  二、自我碎片与暂名的张力
  三、自我的追寻与永恒的暂名
第五章 旅行:自我,信念与诗歌
 第一节 旅行、自我与信念
  一、旅行:走进自我
  二、旅行与信念
 第二节 另一种旅行:“进步”、科学与诗歌
  一、旅行与“进步”话语
  二、两套话语:科学与诗歌
 第三节 诗歌有用吗?
参考文献
致谢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自我与信念: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