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众剧场年代

副标题:无

作   者:邱坤良著

分类号:

ISBN:978957326365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二十世紀二○年代到六○年代的台灣,從和平走向戰亂,從戰亂又走向戒嚴。日本殖民者去了,國民政府來了。政治形勢始終嚴峻,民間生命力卻總找得到出路。這是一個「大眾劇場」的時代,也是一個庶民集體參與創造的年代,更是台灣戲劇與大眾文化彌足珍貴的年代。 彼時島嶼,電視尚未普及,電影仍是民眾的「影戲」。活生生的舞台仍是表演聚光之所在,民間娛樂的焦點。從「外台」到「內台」,從職業到業餘,各種表演團體、戲院、廟會無不蓬勃興盛,充滿生機活力。 本書重現並解讀這一段台灣全民劇場經驗,談團體也談個人,有敘述也有議論,流暢且周延地探討戲院內台演出生態,男、女演員及劇本創作與編導型態,歌舞劇、電影、劇團之間的淵源與互動,以及外台與電影舞台表演之間的消長……。瞭解此段文化有助於瞭解表演藝術與影像藝術的群眾基礎,及其底層文化結構,更重要的是,提供台灣戲劇界一個開放的視野,及省思的空間。 戲劇台灣,台灣如戲。舞台不停飄浪著,有新有舊,有歌有舞。逝者如斯,初心不忘,邱坤良用他的學識與毅力,又為台灣戲劇史論述填補一塊重要拼圖!

目录

代序:記邱坤良先生與我的一段因緣/田仲一成
自序:漂魄的腳步--大眾劇場的年代
導論
第一章 大眾表演文化的資料蒐集與研究
--以戲院為中心
一、前言
二、戲院研究的社會文化史意義
三、戲院與演出
四、戲院資料的蒐集與研究
五、結語
第二章 台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及其互動關係
--以台北「永樂座」為中心
一、前言
二、永樂座的創立及風格
三、日治時期的永樂座
四、戰後的永樂戲院
五、從永樂座興衰看戲院與劇團營運
六、從永樂座看台灣近代影劇變遷
七、結語
第三章 「內台戲」的劇本創作與舞台演出
--以拱樂社為例
一、前言
二、外台戲與內台戲
三、陳澄三與拱樂社
四、拱樂社的劇本與舞台效果
五、拱樂社的劇本分析
六、結語
第四章 飄浪舞台:台灣職業新劇團變遷
一、前言
二、戰後的職業新劇團
三、新劇團的組織與營運
四、新劇團演出內容
五、新劇團的演員
六、新劇團的沒落
七、結語
第五章 台灣情色歌舞團初探
一、前言
二、戰後初期的歌舞團
三、歌舞團的質變--以台北市與三重為例
四、歌舞團的表演生態
五、從歌舞團到牛肉場
六、結語
第六章 台灣近代亂彈戲班
一、前言
二、近代亂彈戲的興起
三、日治之前的亂彈戲班
四、日治時期的亂彈班
五、職業戲班的組織習俗
六、結語
第七章 新劇與戲曲的舞台轉換
--以廖和春劇團生活為例
一、前言
二、台灣近代社會與戲劇變遷
三、廖和春以及他的劇團
四、新劇團的表演形式
五、廖和春的劇本創作
六、劇團與藝人的舞台交流
七、結語
第八章 台灣戰後台語新劇劇本
一、前言
二、戰後之初新劇「文藝復興」?
三、劇團的文本與演出內容
四、廖和春的劇本創作
五、結語
第九章 台灣新劇史的女性演員
--以靜江月為例
一、前言
二、女性演員與台灣新劇
三、靜江月:從戲院看門員到劇團團主
四、從靜江月看近代新劇女演員
五、新劇舞台的女性角色
六、女性演員的舞台角色與社會角色
七、結語
第十章 以遊戲而得道:戲曲神的聚落神角色
一、前言
二、南方澳的人文環境與宗教信仰
三、龜山島與田都元帥神明會
四、漢聖宮的興建及其變遷
五、神的臉譜:祭祀與演戲
六、結語
第十一章 台灣戲劇史的論述與書寫
--兼評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
一、前言 
二、台灣戲劇與中國戲劇
三、呂訴上與台灣戲劇
四、《台灣電影戲劇史》評介
五、台灣戲劇史的建構
六、結語
結論
附錄
各篇出處
參考書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台湾大众剧场年代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