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Tamerlane:the rise & 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5-2000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986615814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榮獲2007年Wolfson史學獎,
唯一貫穿中西的帝國通史!
這一筆歷史帳,你不能不知道!
首創「歐亞革命」帝國史觀,顛覆了歷史課本的西歐視角,
全方位俯瞰六世紀(1405~2000年)的世界舞台:
江南和英國條件相仿,為什麼工業革命只發生在後者?
清朝平定新疆,其意義相當於歐洲征服美洲?
日本鎖國時,江戶繁榮無比,一城人口數就超越當時歐洲各國?
俄國1812年擊退拿破崙,二戰還成為打倒希特勒的主力?
帝國究竟是個人的野心霸業,還是歷史的常態?
為什麼1405年帖木兒死後,世界上再無全球帝國?!
一改傳統西歐觀點,放大時空格局,
深入追索在政經文化的交互影響下,
東、西方勢力如何展演出今日世界的全貌!
《帖木兒之後》將世界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用真正的全球視野、全方位視角,為人類現代史提供了嶄新(但平衡可靠)的觀點。歷來史學名著與此鉅作相比,都顯得有所侷限;日後我們也很難期待再有超越之作。
帖木兒是史上最後一位「世界征服者」。他的部隊燒殺劫掠,征討範圍西達地中海濱,東抵中國邊境,似乎再過不久,就能恢復其祖先成吉思汗時期的帝國版圖。然而,當他於一四○五年去世,一統天下的帝國也從此告終,至今再不復見。
接下來的歷史書寫,傳統上都以歐洲帝國的擴張作為世界舞台的焦點,卻忽視了伊斯蘭世界和東亞偉大文明的並存,在當時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勢形勢。直到歐亞世界發生一場革命,才使這均勢發生改變,但也從未徹底翻轉過。
從帖木兒去世到二十世紀結束,這六百年之間,亞洲的幾大帝國並未受到歐洲入侵者的深刻撼動。中華帝國歷經種種內憂外患,至今屹立不搖,反倒是曾經「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走向了滅亡,而納粹帝國更在竄起後不旋踵間,就遭擊潰。
帝國的興衰或屹立,其背後的原因仍是世界史領域極耐人尋味的謎題。
《帖木兒之後》以嶄新的觀點看待全球歷史:
在「視角」上,摒除以西歐為中心的偏見,採360度全舞台的視野,將遠東、中東、中亞乃至西伯利亞一併納入觀看鏡頭中;
在「面向」上,從經濟、文化、地緣政治到常民生活,進行全面而深化的探討;
在「論述」上,廣納各方學者門派,從布勞岱爾到霍布斯邦,從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到薩依德……等等,詳述各家論點,再一一檢視討論;
在「方法」上,以時間為切片,跨越空間來綜覽全局,追索各方勢力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作者透過由此得出的歷史視野,探討過去六百年間歐亞歷史上最著名、最撼動人心的事件,使那些事件再度鮮活呈現於今日,讓我們不僅再度感到驚奇,也更清楚認識今日「全球化」世界最顯著的特色——亞洲的偉大復興。我們如欲掌握未來走向,就必須深刻梳理這段至為關鍵的歐亞世界史。
【本書特色】
1. 探討的時間長達六世紀,空間橫跨三大洲,以帝國的興衰,來說明後世權力版圖如何分配。
2. 獨創「歐亞革命」(The Eurasian Revolution)觀點:認為亞洲帝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無論就空間上還是影響的深遠度上,比歐洲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主張這段期間歐洲的重要性有被過度誇大之嫌。
3. 難得一見的全面性世界通史,不只是記述流水帳:作者吸收法國年鑑學派學說,消化大量經濟史、文化史資料,融會貫通古今六百年歷史,近距離檢視歷史細節,寫出觀點最全面客觀、時空縱深最廣袤的世界通史。推翻歷史歷本上歐洲中心論的版本,還原客觀史實。
4. 解釋了許多棘手的歷史疑點:自帖木兒死後,中央帝國消失,人類歷史從陸地轉移到海洋的演變,不是「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這等簡化觀點就能解釋的;同時期中國、印度與日本的成就,用這套觀點也無法解釋;那麼,歐洲的優勢又是如何產生的?作者抽絲剝繭,細緻地從客觀的地緣政治、文化、經濟的交互影響下,演繹出當時各國錯綜複雜的消長變化。
5. 帖木兒之後,歷史又翻新了一頁,回不去以前的大一統帝國,出現東西分流的現象,最後至今日又回到帖木兒死時的均勢、合流狀態。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人類不願接受單一制度、單一統治者或單單一套規範。由此來看,我們仍活在帖木兒的陰影裡,或者更貼切地說,仍活在他失敗的陰影裡。
【名人推薦】
南方朔(作家) 專文導讀
吳家恆(遠流.出版三部總監)、陳光興(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郭重興(讀書共和國集團社長)、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辜振豐(作家)、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聯合推薦
本書以帖木兒為名,它所寓意的其實就是大美帝國這種新全球帝國的困境……本書由於擺脫了過去的歐美中心主義色彩,在敘述過去和現在時,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國及中國,遂有了更多理解,而沒有意識形態性質的不當針砭……世界的帝國史乃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它是人類正在寫的書頁,看來帝國間的縱橫捭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南方朔(作家)
此作包山包海,方方面面無一不談,廣納各家所言卻又自成一家之言,帶我們將這六百年來的全球世界看了個通透,議敘之間淋漓盡致,有種「沛然莫之能禦」的暢快感,令人忍不住讚嘆:這才是「通」史! ──郭重興(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Paul Kennedy, Sunday Times, 13 May 2007
一九六○年代後,「微觀歷史」獲得學界青睞,大行其道。近十五年來,「大歷史」重返文化圈令人期待欣喜,而跨越五大洲六世紀的《帖木兒之後》更是一部巨觀歷史佳作。作者對於帝國的陳述上溯中世紀,下達當代情境,兼具東方與西方,值得敬佩。
John Gray, Literary Review, April 2007
《帖木兒之後》對形塑今日世界的各種力量作出跨越時空、鮮明全新的論述,拋開一般認為歐洲勢力是造就現代世界主力的成見。閱讀本部歷史鉅作後,讀者必能了然於心:帖木兒之後的世界並未出現足以一統天下的帝國。
Piers Brendon, The Independent, 4 May 2007
約翰.達爾文的《帖木兒之後》極具啟發性,作者對全球歷史的了解廣博精深,他認為歐洲勢力在帖木兒駕崩之後的六世紀裡,歐洲、中東、亞洲三足鼎立的世界裡其實多半屈居邊緣,達爾文的論點藉由氣勢磅礡的陳述獲得呈現。
Tim Blanning, Sunday Telegraph, 20 May 2007
創下豐功偉業、名震天下的帖木兒死於一四○五年,自此世界權力版圖配置不明,作者宏觀的全球歷史敘述提供讀者空間和知識對未來局勢作出判斷。
Dominic Sandbrook, Saturday Telegraph, 26 May 2007
牛津大學講師約翰.達爾文的《帖木兒之後》娓娓道來古今全球帝國的興衰,確實為一部學術鉅作,討論之範疇、原創性及視野等等無不精采。
< TOP>
目录
推薦序 這一本歷史的帳,你不能不知道! ◎郭重興(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導 讀 帝國史的大師級著作 ◎南方朔(作家)
前言
(第一章)帖木兒之後(十五世紀)
──帝國不是原罪,而是世界史上的常態
簡述帖木兒駕崩之後,世界局勢為歐洲、中亞、遠東之間達成某種平衡,歐洲所代表的現代性只是其一,亦非主流。從帖木兒時代到今日這段期間的歷史,其實遠比那則傳說所顯示的更為混亂,更受偶然事件的影響,更富爭議性。其實,現代世界史並非呈線性發展、從「歐亞世界」的角度看歐洲的版圖擴張、重新定義「歐洲」、帝國也不是一種原罪,而是世界史上的一個階段。
今日的全球化世界,為何會有一個國家獲致如此超強地位?中國、印度的經濟復興為何如此晚近才出現?西方諸國(這時包括日本)為何在科技和生活水準上如此長期領先他國,直到晚近才有所改觀?為何(科學、醫學、文學、藝術上)西化文化的產品大體上仍舊最令人趨之若鶩?為何各國的政治體制和其法律、規範,反映了歐洲治國術的理念和實際作為,為何領土劃分按照歐洲模式?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世界,並非全球自由市場下可預測的結果;我們也無法根據五百年前世界的狀態,推斷出如今的景況。那是漫長、混亂而往往充滿暴力的歷史產物,那是運氣突然逆轉和意想不到之失敗的產物。它的根源遠溯至大家普遍深信的「發現時代」,甚至遠溯至帖木兒死時。
(第二章)誰發現,發現誰?(十六世紀)
──地理大發現的新世界奪走了聚光燈,東方舊世界的繁盛竟少有人「發現」
「大發現」並不必然促成歐洲崛起為全球霸主。我們不該誇大歐洲人所動用來從事遠航、征服的資源,也不應誤解讓他們得以在亞洲、美洲建立據點的手段,尤其不應把航海家、征服者的冒險活動,解讀為有心建立世界帝國的行動。歐洲勢力在漫長十六世紀期間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東方當地情勢的配合,有賴接觸與征服方面的專門次文化逐漸發展成形。那可不是像某些史家所主張的無所逃的經濟命運,也不是科技優勢必然帶來的結果。
達伽瑪在印度洋上意氣風發的同時,伊朗在薩法維王朝下復歸一統、伊斯蘭在東南亞快速擴張,俄羅斯帝國、中國明朝和日本江戶時代在文化、經濟、人口成長均不遜色於歐洲。要真正了解大發現的意義,就得放在歐亞擴張主義這個歷史背景上審視:要把「舊世界」叫進來,以平衡「新世界」。
(第三章)現代初期的東西均勢(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
──歐洲稱霸之路受阻於伊斯蘭,難與明朝、德川幕府匹敵
現代初期歐洲的「稱霸之路」在許多方面是個錯覺,是後見之明所加諸的不實論斷。即使在歐洲人掠奪「新世界」、入侵印度洋之時,他們仍認為自己是左支右絀在對抗氣勢昂揚的伊斯蘭。在政治、軍事、商業組織上,他們的成就比起鄂圖曼王朝、薩法維王朝、明朝或德川幕府的成就,只是旗鼓相當,或者更遜一籌。歐洲式經濟要能順利殖民歐亞其他地方及全世界,得先經歷科技、政治、地緣戰略上的一場革命。
(第四章)歐亞革命,東西大分流(一七五○年代到一八三○年代)
──工業革命並非歐洲擴張的唯一解釋,富裕自足反使東方缺乏變革誘因
一七五○年代到一八三○年代,諸文化和諸大陸的漫長均勢遭歐亞革命打破。在這段期間,歐洲諸國首度取得凌駕歐亞其他地方的支配地位。史學家回顧這一改變時,通常把目光焦點放在讓歐洲人獲益的巨大經濟改變。歐洲的新權力,來自科技與經濟組織上的「工業革命」,似乎毋庸置疑。事實上,那並非歐洲擴張的唯一解釋,或者說那並不足以說明歐洲何以能擴張。歐亞革命其實是三場革命,分別發生在地緣政治上、文化上與經濟上。然而,歐亞革命並未帶來歐洲全面稱雄的時代,卻為歐洲掌控地球其他地方的帝國體制開闢了坦途,開創了新歐洲(對美洲、澳、紐的殖民)。
英國的工業革命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煤炭與殖民地等因緣條件下的巧合,是長期的改變過程,甚至是對亞洲製造品的抵禦!最後英國成功將棉紗回銷至印度,使印度從輸出國變成輸入國。中國幅員廣闊、未有內需壓力、缺乏工業化的誘因,也說明了同時期的中國江南為何未發生工業革命。鄂圖曼帝國與伊朗成長有限,印度亦缺少整合型經濟的條件……歐亞革命將歐洲帶向世界的中心,整合了所有條件,藉此一躍至世界舞台中心,牢牢扎下日後霸業的基礎。
(第五章)與時間賽跑(一八三○年代到一八八○年代)
──西歐邁向世界經濟,亞非爭取時間自強
歐洲自由主義盛行、改革聲浪不斷,一八三○年之後歐洲的邊界慢慢往外擴張,挾著美國提供的豐富物資橫行全球,印度首先淪陷、中國緊接在後,南京條約使中國門戶洞開,日本也岌岌可危,無法再繼續鎖國。
歐洲消費者對大西洋商品和亞洲奢侈品的需求,刺激出他們的機會主義作風,慢慢向外擴張。歐洲宗教界、知識界愈來愈深信,自己的信念及理念不受民族、文化或宗教的畛域限制,放諸四海皆準,從而為這些征服行動提供了合理化藉口。科技創新使某些歐洲人的生產力超過亞洲人,不再倚賴從亞洲進口的奢侈品,特別是紡織品和瓷器。到了一八三○年代,歐洲人已開始秣馬厲兵,準備在領土上、商業上、文化上,將六十年前他們都還無法染指的地區,納入其支配。
情勢的發展卻使亞非諸國陷入與時間的賽跑之中,要趕著在歐洲憑其武力與財富攻破他們的防線前「自強」。歐洲諸社會未重啟內鬥,反倒偃旗息武,在有所提防、有所限制、有所爭議的自由主義這個意識形態大旗下,戰戰兢兢地嘗試政治、經濟的合作。「大歐洲」出現,把俄羅斯與美國納進一個廣大區域中,而歐洲人面對頑強抵抗的大自然、心懷敵意的原住民或「亞洲」競爭者,升起共同的「歐洲身分」意識,從而緩和了那廣大區域裡的政治及文化差異。那是個至關緊要但未曾在意料之中的發展,歐洲整體實力隨之大增,物質力量大幅增強,並且把身分改換為「西方」。
(第六章)全球殖民主義(一八八○年代到一九一四年)
──大歐洲獨霸全球,確立了自由貿易的模式,也助長了優越錯覺的確信
一八八○年之後,歐洲殖民全球的局勢大勢抵定,從非洲遭歐洲列強瓜分之史實,可以看出俄、英、德、法等國相互較勁意味濃厚,競相追逐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這擴張使歐洲人更前所未有地確信,推動全世界的物質進步、提供全世界宗教真理和哲學真理,乃是歐洲的文化使命,且這確信又回過頭來助長其擴張。
「大歐洲」的擴張,擴及歐洲人們先前覺得太偏遠或太難馴服的亞-非地區,似乎正說明了歐洲的科學、科技如何的獨霸全球。歐洲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知識差距」,在十九世紀結束時看來更為擴大。在西方以外的世界尚未運用煤和蒸汽時,歐洲部分地區已開始進入電與化學物的第二場工業革命。結果就是世界史上頭一遭把有形力量、經濟力量、文化力量的全球性階層體制,強加在全世界。一九○○年的世界,正是帝國主義擅場的世界,也確立了全球經濟的自由貿易模式。
(第七章)步向世界危機(一九一四年代到一九四二年)
──利益帶來帝國間的鷸蚌相爭,美國崛起,東亞則前途未卜
一九一四年前就有警訊顯示,全球帝國主義體制無法保障世界和平與繁榮。籠罩在西方勢力下的東亞,再怎麼看都是前途未卜。歐洲列強已為北非、中東領土和勢力範圍的瓜分問題,吵得臉紅脖子粗。美國經濟的龐大規模,引發棘手問題:在以倫敦為中心而由歐洲殖民列強瓜分掉的全球經濟裡,可以容許美國分多大的一杯羹?急速成長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這時成長似乎開始變慢。
英、俄、德、法、美、日六大國嘗試在各自從事帝國主義擴張時,彼此大體上保持合作關係,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粗暴地終結了這場實驗,為爭奪利益大打出手;大戰讓歐亞的「舊制度」因而瓦解,把歐洲、亞洲的數個帝國送進墳墓。世界秩序岌岌可危,大規模衝突一觸即發。兩次大戰的三十年間世界秩序失序,不僅歐洲各國大亂,亞洲的俄國和日本也成為死敵。
(第八章)帝國碰壁(二十世紀後半)
──歐亞舊帝國消亡,美俄新帝國兩極化對立
對於飽受二次大戰折磨的人而言,這場戰爭無異世界末日。諸戰勝國將會把許多舊目標和舊假定帶到戰後的和平世界,但事實上,他們在和平藍圖幾無共識。一九四九年後,這一有毒的氛圍變得更為嗆人,因為兩大超強這時都有了大規模毀滅工具,核子武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舊帝國遭打破,新帝國組成。美蘇二大帝國對立,拉開冷戰序幕。
(第九章)帖木兒的陰影(二十一世紀至今)
──中國、印度重回世界舞台,全球化世界回到帖木兒時代的多元、均勢形態
或許整個世界歷史可以稱為一部帝國的歷史,所謂的帝國是影響與統治的體制,而在此體制之下,種族、文化或是生態的界線均可重疊或忽略。一九一四年之前的中國在其數千年歷史中均展現出驚人的統一狀態,而當代的世界裡,卻尚未出現全球化的大一統帝國。
我們很有可能正處於一大轉變的邊緣,且那轉變的影響比起十八世紀末期的歐亞革命,絕無不及。歐亞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當「舊世界」將文化傳播到另一端時,並未使兩端的人對現代性或何謂「現代」有一致的看法。過去的貿易與征服、離散與遷徙的模式,已把遙遠地區拉在一塊,影響了那些地區的文化和政治,卻不是使世界同質化,而是使世界保持多元。相對的,全球經濟的磁力,目前為止都太不穩定,且各地感受到磁力的不均,因而無法促成自由貿易論者常期盼的合作行為和文化融合。今日所稱的全球化,挑明來說,可以看作是當今四大經濟「帝國」(美、歐、日、中)晚近所達成的一組協議所促成。
如果說從對過去的漫長檢視中,應可以得出一個一貫不變的現象,那就是歐亞世界不願接受單一制度、單一統治者或單單一套規範。由此來看,我們仍活在帖木兒的陰影裡,或者更貼切地說,仍活在他失敗的陰影裡。
< TOP>
導 讀 帝國史的大師級著作 ◎南方朔(作家)
前言
(第一章)帖木兒之後(十五世紀)
──帝國不是原罪,而是世界史上的常態
簡述帖木兒駕崩之後,世界局勢為歐洲、中亞、遠東之間達成某種平衡,歐洲所代表的現代性只是其一,亦非主流。從帖木兒時代到今日這段期間的歷史,其實遠比那則傳說所顯示的更為混亂,更受偶然事件的影響,更富爭議性。其實,現代世界史並非呈線性發展、從「歐亞世界」的角度看歐洲的版圖擴張、重新定義「歐洲」、帝國也不是一種原罪,而是世界史上的一個階段。
今日的全球化世界,為何會有一個國家獲致如此超強地位?中國、印度的經濟復興為何如此晚近才出現?西方諸國(這時包括日本)為何在科技和生活水準上如此長期領先他國,直到晚近才有所改觀?為何(科學、醫學、文學、藝術上)西化文化的產品大體上仍舊最令人趨之若鶩?為何各國的政治體制和其法律、規範,反映了歐洲治國術的理念和實際作為,為何領土劃分按照歐洲模式?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世界,並非全球自由市場下可預測的結果;我們也無法根據五百年前世界的狀態,推斷出如今的景況。那是漫長、混亂而往往充滿暴力的歷史產物,那是運氣突然逆轉和意想不到之失敗的產物。它的根源遠溯至大家普遍深信的「發現時代」,甚至遠溯至帖木兒死時。
(第二章)誰發現,發現誰?(十六世紀)
──地理大發現的新世界奪走了聚光燈,東方舊世界的繁盛竟少有人「發現」
「大發現」並不必然促成歐洲崛起為全球霸主。我們不該誇大歐洲人所動用來從事遠航、征服的資源,也不應誤解讓他們得以在亞洲、美洲建立據點的手段,尤其不應把航海家、征服者的冒險活動,解讀為有心建立世界帝國的行動。歐洲勢力在漫長十六世紀期間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東方當地情勢的配合,有賴接觸與征服方面的專門次文化逐漸發展成形。那可不是像某些史家所主張的無所逃的經濟命運,也不是科技優勢必然帶來的結果。
達伽瑪在印度洋上意氣風發的同時,伊朗在薩法維王朝下復歸一統、伊斯蘭在東南亞快速擴張,俄羅斯帝國、中國明朝和日本江戶時代在文化、經濟、人口成長均不遜色於歐洲。要真正了解大發現的意義,就得放在歐亞擴張主義這個歷史背景上審視:要把「舊世界」叫進來,以平衡「新世界」。
(第三章)現代初期的東西均勢(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
──歐洲稱霸之路受阻於伊斯蘭,難與明朝、德川幕府匹敵
現代初期歐洲的「稱霸之路」在許多方面是個錯覺,是後見之明所加諸的不實論斷。即使在歐洲人掠奪「新世界」、入侵印度洋之時,他們仍認為自己是左支右絀在對抗氣勢昂揚的伊斯蘭。在政治、軍事、商業組織上,他們的成就比起鄂圖曼王朝、薩法維王朝、明朝或德川幕府的成就,只是旗鼓相當,或者更遜一籌。歐洲式經濟要能順利殖民歐亞其他地方及全世界,得先經歷科技、政治、地緣戰略上的一場革命。
(第四章)歐亞革命,東西大分流(一七五○年代到一八三○年代)
──工業革命並非歐洲擴張的唯一解釋,富裕自足反使東方缺乏變革誘因
一七五○年代到一八三○年代,諸文化和諸大陸的漫長均勢遭歐亞革命打破。在這段期間,歐洲諸國首度取得凌駕歐亞其他地方的支配地位。史學家回顧這一改變時,通常把目光焦點放在讓歐洲人獲益的巨大經濟改變。歐洲的新權力,來自科技與經濟組織上的「工業革命」,似乎毋庸置疑。事實上,那並非歐洲擴張的唯一解釋,或者說那並不足以說明歐洲何以能擴張。歐亞革命其實是三場革命,分別發生在地緣政治上、文化上與經濟上。然而,歐亞革命並未帶來歐洲全面稱雄的時代,卻為歐洲掌控地球其他地方的帝國體制開闢了坦途,開創了新歐洲(對美洲、澳、紐的殖民)。
英國的工業革命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在煤炭與殖民地等因緣條件下的巧合,是長期的改變過程,甚至是對亞洲製造品的抵禦!最後英國成功將棉紗回銷至印度,使印度從輸出國變成輸入國。中國幅員廣闊、未有內需壓力、缺乏工業化的誘因,也說明了同時期的中國江南為何未發生工業革命。鄂圖曼帝國與伊朗成長有限,印度亦缺少整合型經濟的條件……歐亞革命將歐洲帶向世界的中心,整合了所有條件,藉此一躍至世界舞台中心,牢牢扎下日後霸業的基礎。
(第五章)與時間賽跑(一八三○年代到一八八○年代)
──西歐邁向世界經濟,亞非爭取時間自強
歐洲自由主義盛行、改革聲浪不斷,一八三○年之後歐洲的邊界慢慢往外擴張,挾著美國提供的豐富物資橫行全球,印度首先淪陷、中國緊接在後,南京條約使中國門戶洞開,日本也岌岌可危,無法再繼續鎖國。
歐洲消費者對大西洋商品和亞洲奢侈品的需求,刺激出他們的機會主義作風,慢慢向外擴張。歐洲宗教界、知識界愈來愈深信,自己的信念及理念不受民族、文化或宗教的畛域限制,放諸四海皆準,從而為這些征服行動提供了合理化藉口。科技創新使某些歐洲人的生產力超過亞洲人,不再倚賴從亞洲進口的奢侈品,特別是紡織品和瓷器。到了一八三○年代,歐洲人已開始秣馬厲兵,準備在領土上、商業上、文化上,將六十年前他們都還無法染指的地區,納入其支配。
情勢的發展卻使亞非諸國陷入與時間的賽跑之中,要趕著在歐洲憑其武力與財富攻破他們的防線前「自強」。歐洲諸社會未重啟內鬥,反倒偃旗息武,在有所提防、有所限制、有所爭議的自由主義這個意識形態大旗下,戰戰兢兢地嘗試政治、經濟的合作。「大歐洲」出現,把俄羅斯與美國納進一個廣大區域中,而歐洲人面對頑強抵抗的大自然、心懷敵意的原住民或「亞洲」競爭者,升起共同的「歐洲身分」意識,從而緩和了那廣大區域裡的政治及文化差異。那是個至關緊要但未曾在意料之中的發展,歐洲整體實力隨之大增,物質力量大幅增強,並且把身分改換為「西方」。
(第六章)全球殖民主義(一八八○年代到一九一四年)
──大歐洲獨霸全球,確立了自由貿易的模式,也助長了優越錯覺的確信
一八八○年之後,歐洲殖民全球的局勢大勢抵定,從非洲遭歐洲列強瓜分之史實,可以看出俄、英、德、法等國相互較勁意味濃厚,競相追逐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這擴張使歐洲人更前所未有地確信,推動全世界的物質進步、提供全世界宗教真理和哲學真理,乃是歐洲的文化使命,且這確信又回過頭來助長其擴張。
「大歐洲」的擴張,擴及歐洲人們先前覺得太偏遠或太難馴服的亞-非地區,似乎正說明了歐洲的科學、科技如何的獨霸全球。歐洲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知識差距」,在十九世紀結束時看來更為擴大。在西方以外的世界尚未運用煤和蒸汽時,歐洲部分地區已開始進入電與化學物的第二場工業革命。結果就是世界史上頭一遭把有形力量、經濟力量、文化力量的全球性階層體制,強加在全世界。一九○○年的世界,正是帝國主義擅場的世界,也確立了全球經濟的自由貿易模式。
(第七章)步向世界危機(一九一四年代到一九四二年)
──利益帶來帝國間的鷸蚌相爭,美國崛起,東亞則前途未卜
一九一四年前就有警訊顯示,全球帝國主義體制無法保障世界和平與繁榮。籠罩在西方勢力下的東亞,再怎麼看都是前途未卜。歐洲列強已為北非、中東領土和勢力範圍的瓜分問題,吵得臉紅脖子粗。美國經濟的龐大規模,引發棘手問題:在以倫敦為中心而由歐洲殖民列強瓜分掉的全球經濟裡,可以容許美國分多大的一杯羹?急速成長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這時成長似乎開始變慢。
英、俄、德、法、美、日六大國嘗試在各自從事帝國主義擴張時,彼此大體上保持合作關係,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粗暴地終結了這場實驗,為爭奪利益大打出手;大戰讓歐亞的「舊制度」因而瓦解,把歐洲、亞洲的數個帝國送進墳墓。世界秩序岌岌可危,大規模衝突一觸即發。兩次大戰的三十年間世界秩序失序,不僅歐洲各國大亂,亞洲的俄國和日本也成為死敵。
(第八章)帝國碰壁(二十世紀後半)
──歐亞舊帝國消亡,美俄新帝國兩極化對立
對於飽受二次大戰折磨的人而言,這場戰爭無異世界末日。諸戰勝國將會把許多舊目標和舊假定帶到戰後的和平世界,但事實上,他們在和平藍圖幾無共識。一九四九年後,這一有毒的氛圍變得更為嗆人,因為兩大超強這時都有了大規模毀滅工具,核子武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舊帝國遭打破,新帝國組成。美蘇二大帝國對立,拉開冷戰序幕。
(第九章)帖木兒的陰影(二十一世紀至今)
──中國、印度重回世界舞台,全球化世界回到帖木兒時代的多元、均勢形態
或許整個世界歷史可以稱為一部帝國的歷史,所謂的帝國是影響與統治的體制,而在此體制之下,種族、文化或是生態的界線均可重疊或忽略。一九一四年之前的中國在其數千年歷史中均展現出驚人的統一狀態,而當代的世界裡,卻尚未出現全球化的大一統帝國。
我們很有可能正處於一大轉變的邊緣,且那轉變的影響比起十八世紀末期的歐亞革命,絕無不及。歐亞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當「舊世界」將文化傳播到另一端時,並未使兩端的人對現代性或何謂「現代」有一致的看法。過去的貿易與征服、離散與遷徙的模式,已把遙遠地區拉在一塊,影響了那些地區的文化和政治,卻不是使世界同質化,而是使世界保持多元。相對的,全球經濟的磁力,目前為止都太不穩定,且各地感受到磁力的不均,因而無法促成自由貿易論者常期盼的合作行為和文化融合。今日所稱的全球化,挑明來說,可以看作是當今四大經濟「帝國」(美、歐、日、中)晚近所達成的一組協議所促成。
如果說從對過去的漫長檢視中,應可以得出一個一貫不變的現象,那就是歐亞世界不願接受單一制度、單一統治者或單單一套規範。由此來看,我們仍活在帖木兒的陰影裡,或者更貼切地說,仍活在他失敗的陰影裡。
< TOP>
After Tamerlane:the rise & 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5-2000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