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编写的初衷是为了配合教学,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需求而设计的。所以体例是按照教育部、教育厅有关要求和教学实际需求编写的,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引人。特别庆幸的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学习,获得了国内此领域比较先进的理念,尤其是听了生涯规划专家程社明老师、清华大学的樊富珉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申继亮老师、台湾辅仁大学的吴武典老师、性格色彩创始人乐嘉老师、北森的国际论坛及北森张晓娟老师的培训收获颇丰,并且教材中很多精华都是从各位的研究、传授中获取的。这些专家学者们为中国本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出了很多贡献,帮助我们所有学习者快乐成长,科学发展。在此,还要强调本教材是体验式学习和全国计算机教指委核心课程立体化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教材开发了配套的课程网站以及生涯规划管理助手软件。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彰显和扩展。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语言。
【前言】
经过十数载寒窗苦读之后,同学们步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走进大学,踏上人生新的航程,需要敢于从“零”开始,勇立潮头,满怀信心,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科学规划未来,探索职业生涯,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自己、了解环境、了解职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让大学生深入思考并知晓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社会环境需要自己干什么、自己干什么最有成就感等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自觉规划出自己的大学生活和美好人生,为步入职场和社会做好准备。“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教材集合了理论、技能、态度等三个层面的特性,融实践性、理论性于一体,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本教材旨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核心能力、就业指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启发、帮助、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地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现行就业政策,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形成不同的就业取向,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再以职业目标为导向,进行科学的大学生涯设计,使其在大学期间能自觉地、合理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达到充分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特别感谢乐嘉老师大力支持,并无私分享性格色彩经典理论及实践工具。由衷地对乐嘉老师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帮助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仰。非常感谢赵沛教授担任主审和顶层设计,亲身指导,为本教材把关。同时感谢企业界的霍雪梅、李新元、苑宝义、商莉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更感谢多年以来参与本课程教学的老师,无私奉献了很多宝贵经验,在这里不能一一体现。对于来自各方的支持与鼓励,对所有关心、支持本教材编写的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教材肯定还有很多疏漏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
目录
第一章 感悟生涯
一、生涯理念
二、发展理论
三、幸福人生
第二章 解读大学
一、大学文化
二、高职特色
三、学会适应
第三章 自我探索
一、性格色彩
二、职业兴趣
三、多元智能
第四章 体验职业
一、职业认知
二、职业趋势
三、专业定位
第五章 目标决策
一、目标定位
二、价值判断
三、决策策略
第六章 生涯规划
一、构建理念
二、设计思路
三、规划方法
第七章 赢在执行
一、自我效能
二、执行能力
三、生涯管理
第八章 评估调整
一、科学评估
二、动态调整
三、积极心态
参考文献
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