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是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之后近一个半世纪几于绝响的道教《道德经》的《序》所载的《道德经》的宗意、名义、体例,《道德经》注疏的目录、宗趣以及老子史事可以说是历代道教老学的总结。杜光庭的哲学思想由道本论、道性论、成仙论、理国理身论等四个方面组成。在道本论中,认为大道,以虚无为体,以通生为用,道为体用相资而生万物,并认为道就是「虚无微妙之气」,为「道气」,「道通一气而生化万物」。在道性论中,认为道以清静为性,面人之本性来源于道,故人的本性清静,只是为情所牵累,只有心境俱忘,才能超脱成仙。在成仙论中,主张以修心为本的形神双修,神形俱全方可得道成仙。在理国理身论中,认为神仙并不一定要出世,而是可入世的,在世间,得道的圣人经世治民则其世可为仙界,其民可为仙人。
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杜光庭与《道德真经广圣义》
第一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作
一 生平
二 著作
第二节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与诠释方式
一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版本
二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
三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方式
1. 广引众文
2. 穷其指意
3. 广不破圣义
第二章 《道德真经广圣义》论《道德经》及老子
第一节 《道德经》的意义与体例
一 《道德经》的宗意
二 《道德经》的名义
三 《道德经》的体例
第二节 《道德经》注疏的目录与宗趣
一 目录
二 宗趣
第三节 老子史事论
第三章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
第一节 道本论
一 “道”“可道”与体用
1. 道以虚无为体
2. 道以通生为用
3. 道为万物之本
二 道通以一气生化万物
1. 道气与万物
2. “玄元始”三气与“阴阳”二仪
3. 三一说
三 道德体用
第二节 道性论
一 道以自然为性
二 性情本末
1. 性分不同
2. 九品说
3. 实教与权教
第三节 成仙论
一 神形双修
二 安静心王
1. 人之难伏在于心
2. 心寂境忘
3. 心境俱忘
第四节 理国理身论
一 国之人同身之气
二 道德 无为
三 身理则国理
结言
附录 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参考文献
?
序
前言
第一章 杜光庭与《道德真经广圣义》
第一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作
一 生平
二 著作
第二节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与诠释方式
一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版本
二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
三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方式
1. 广引众文
2. 穷其指意
3. 广不破圣义
第二章 《道德真经广圣义》论《道德经》及老子
第一节 《道德经》的意义与体例
一 《道德经》的宗意
二 《道德经》的名义
三 《道德经》的体例
第二节 《道德经》注疏的目录与宗趣
一 目录
二 宗趣
第三节 老子史事论
第三章 《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
第一节 道本论
一 “道”“可道”与体用
1. 道以虚无为体
2. 道以通生为用
3. 道为万物之本
二 道通以一气生化万物
1. 道气与万物
2. “玄元始”三气与“阴阳”二仪
3. 三一说
三 道德体用
第二节 道性论
一 道以自然为性
二 性情本末
1. 性分不同
2. 九品说
3. 实教与权教
第三节 成仙论
一 神形双修
二 安静心王
1. 人之难伏在于心
2. 心寂境忘
3. 心境俱忘
第四节 理国理身论
一 国之人同身之气
二 道德 无为
三 身理则国理
结言
附录 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参考文献
?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