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cture and agency: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nging culture in the Miao community in Stone Gateway

副标题:无

作   者:沈红著

分类号:

ISBN:978780230813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石门坎苗民从一个最贫困的族群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先锋” ,具有另类发展经验。这项对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社区石门坎的变迁研究,基于笔者的田野调查。石门坎文化变迁是特定的结构运动过程,新的结构发生机制是在主体 -客体对立的结构关系中获得启蒙的。石门坎文化系统直接参与了苗民主体性建构。这个山村文化结构的发展动力以及结构坍塌的原因,可从贫困苗民处于结构-主体关系的历史坐标上找到。

目录

导言 贫困和教育,乡村的困境
第一章 石门坎现象与乡村问题
 第一节 石门坎现象
 第二节 现象解释和疑问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理论脉络:结构与主体
 第一节 结构分析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 主体性的两个维度
 第三节 结构与主体的消解
 第四节 概念、假设和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设计和方法特点
 第二节 定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章 结构发生:石门坎崛起于边陲
 第一节 石门坎 第一所学校
 第二节 石门坎文化圈
 第三节 学校和教会共生机制
 第四节 教会和社区的共生:乡村建设
 第五节 苗民平等意识启蒙
第五章 主体推动结构:苗文故事
. 第一节 石门坎苗文创制
 第二节 苗文传播,超越多重边界
 第三节 苗文的挫折
 第四节 劫后余生,薪火相传
第六章 结构-主体分离:学校与社区
 第一节 国家教育在乡村的曲折经历
 第二节 村民的教育程度
 第三节 教师离乡:乡村教育的解构
 第四节 寻找传统:石门坎教育的自组织
第七章 主体进退:社区与国家
 第一节 石门坎对国家的初期想象
 第二节 石门坎人护国行动
 第三节 对石门坎的 第一种想象
 第四节 对石门坎的 第二种想象
 第五节 风浪中的石门坎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理论方法
 二 中文文献·社区研究
 三 英文文献
附录 石门坎社区记忆
 社区记忆之一 石门坎学校历任负责人简历
 社区记忆之二 苗文歌《打铁要本身硬》等
 社区记忆之三 王文宪老师访谈
 社区记忆之四 杨明光老师忆石门坎光华小学
 社区记忆之五 张德全老师自述
后记·感念
图表目录
 图1-1 石门乡的地理位置
 图1-2 石门坎文化圈参与构建民族教育圈和基督教文化圈
 图2-1 结构-主体关系分析框架
 图2-2 主体-客体关系分析框架
 图3-1 调查探究一百年以来的社区生活
 图4-1 1921-1949年石门坎社区苗族的教育阶梯
 图4-2 石门坎文化圈与民族教育网、基督教传播网相互嵌入
 图4-3 访问石门坎老教师张德全先生
 图4-4 石门坎创业之初的“五英镑屋”
 图4-5 石门坎实业推广部改进了织布机
 图5-1 石门坎苗文最初字样
 图5-2 石门坎苗文书籍
 图5-3 苗文与苗族古老符号的渊源
 图5-4 石门坎苗文的传播方式
 图5-5 1935-1945年苗文经历的主体-客体关系
 图5-6 1981-1990年苗文经历的主体-客体关系
 图5-7 1958-1978年苗文经历的主体-客体关系
 图6-1 威宁县小学校点数量变化
 图6-2 威宁县中学校点数量变化
 图6-3 威宁县政府教育投入变化
 图6-4 威宁县公办和民办小学数量变化
 图6-5 苗族村寨与汉族村寨人口教育程度比较
 图6-6 苗族村寨与汉族村寨不同性别的教育程度比较
 图6-7 乡村学校与社区的互为客体关系
 图6-8 90年代石门乡毕业学生流向
 图6-9 乡村学校与社区的互为主体关系
 图6-10 30年代石门坎社区的教育资源网
 图6-11 30年代石门坎教育与社区建设的有机关联
 图6-12 30年代石门坎社区学生流向
 图6-13 一批教师从社区主体变为社区客体
 图7-1 苗族对于传统社会结构的感知
 图7-2 保存在村寨中的“共同纲领”
 图7-3 石门坎老教师杨荣新先生
 图8-1 石门坎社区文化结构变迁概括
 图8-2 石门坎高等学堂是社区标志性建筑
 图8-3 结构与主体分裂风险示意
 图8-4 主客体关系与不平等结构示意
 图8-5 凝视石门坎的风云
附录图1 石门坎长房子,2001年
附录图2 石门坎老教师张文明先生,20世纪70年代
附录图3 王明基先生创办石门坎实业推广站,20世纪40年代
附录图4 石门坎光华小学建筑分布 图,20世纪40年代
附录图5 青年张德全老师,1943年
表1 贵州及其农村人文发展水平
 表2-1 哈耶克:两类社会秩序的差异
 表3-1 石门坎社区调查资料收集范围
 表4-1 一位石门坎教师的生命历程
 表6-1 f村不同时期人口文化程度概况
 表6-2 f村村民文化程度
 表6-3 威宁县乡村民办/代课教师的工资
 表6-4 苏科小学与苏科教堂的共生关系
 表6-5 威宁县内被划分为“他者”的数量
 表6-6 一位石门坎教师的社区身份变动
 表7-1 石门坎学校的纪念周仪式规程
 表7-2 部分石门坎校友受教育和职业情况
 表7-3 一位石门坎教师在运动中的经历
 表8-1 苗文传播的结构-主体过程比较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tructure and agency: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nging culture in the Miao community in Stone Gatewa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