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秋云君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后又在中南民族大学师从老一辈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多年,在历史学和民族学方面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具备相关多学科素养。在申请博士论文以前,他在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就已有了一定的造诣,尤其是对我国南方苗、瑶、土家诸族的史志了解较深。在本研究中,他兼识多学科的长处有所发挥。本研究成果作为博士论文在外送通讯评议时,有关专家认为秋云的这项研究,“突破了历史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充分运用人类学有关的理论来重新审视一个老的历史问题,因此能够突破历史学界在该历史事件上的传统观点,提出一些新的、令人耳目一新又有依据的观点,使我们对该段历史能够有一个更客观深入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恰当的。应该说,秋云君以科际视野所作的此项研究,是近年来明清社会发展史,特别是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发展历史研究中较富创识的成果之一。
当然,秋云君的博士论文经修改后得以出版,只是他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结果,但并不能说这项研究已经十分完备、无懈可击。他所运用的理论在包容性方面,以及他对史料的挖掘和诠释等方面,也都还有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的空间。秋云还年轻,学术道路还很长,期望他能以此为契机,继续认真、踏实地走下去,在学术上作出更精当的建树。
目录
目录
序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本研究的缘起
二、 “文明”的视野:内涵及其变迁
三、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苗人及其分类
一、 按语言分类
二、 按生产生活方式分类
三、 按文明发展程度分类
四、 按政治方式分类
第二章 清代“改土归流”前的苗疆文明
一、 “生苗”所处的地域
二、 “生苗”地区的文明发展状况
第三章 汉文明对苗疆的扩展和传播
一、 “改土归流”前的汉文明传播
二、 汉文明对苗疆的强力扩展——“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
第四章 汉文明扩展和传播后苗疆社会的变迁
一、 汉族移民增加,苗区人口数量增大
二、 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科粮从轻”政策,加快了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统治方式的改变
四、 汉文化特质大量渗入当地少数民族(族群)民间社会生活之中
五、 学校教育及其影响
第五章 苗疆原生文明对汉文明扩展和传播的两次大拒斥——雍乾、乾嘉苗民起义
一、 雍乾黔东苗民起义
二、 乾嘉苗民起义
第六章 苗人“发癫”称王(苗王)问题
一、 “苗王”的传说
二、 “苗王”的性质
第七章 多民族(族群)国家内部文明传播的模式
一、 赫克托理论
二、 多民族(族群)国家官员在文明传播中的重要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跋
序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本研究的缘起
二、 “文明”的视野:内涵及其变迁
三、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苗人及其分类
一、 按语言分类
二、 按生产生活方式分类
三、 按文明发展程度分类
四、 按政治方式分类
第二章 清代“改土归流”前的苗疆文明
一、 “生苗”所处的地域
二、 “生苗”地区的文明发展状况
第三章 汉文明对苗疆的扩展和传播
一、 “改土归流”前的汉文明传播
二、 汉文明对苗疆的强力扩展——“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
第四章 汉文明扩展和传播后苗疆社会的变迁
一、 汉族移民增加,苗区人口数量增大
二、 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科粮从轻”政策,加快了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统治方式的改变
四、 汉文化特质大量渗入当地少数民族(族群)民间社会生活之中
五、 学校教育及其影响
第五章 苗疆原生文明对汉文明扩展和传播的两次大拒斥——雍乾、乾嘉苗民起义
一、 雍乾黔东苗民起义
二、 乾嘉苗民起义
第六章 苗人“发癫”称王(苗王)问题
一、 “苗王”的传说
二、 “苗王”的性质
第七章 多民族(族群)国家内部文明传播的模式
一、 赫克托理论
二、 多民族(族群)国家官员在文明传播中的重要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跋
18世纪汉苗文明的传播与碰撞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