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金属氮氢系固体储氢材料》系统介绍作者及国内外储氢领域科学家近几年对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研究成果。《金属氮氢系固体储氢材料》共7章,第1章对储氢材料研究背景、分类、储放氢原理、制备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第2、3章介绍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研究方法和制备方法;第4、5章应用第一原理对金属氮氢、硼氢化锂储氢材料释氢影响机理、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第6、7章介绍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吸放氢机理、储氢性能和硼氢化锂、铝氢化锂对其改性的研究成果。
《金属氮氢系固体储氢材料》可供从事储氢材料及能源类研究与工程开发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该领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大学教师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固体储氢材料概述
1.1引言
1.2氢能
1.2.1氢能的特点
1.2.2氢能的开发和制氢技术
l.2.3储氢技术
1.2.4氢的输运技术
1.2.5氢能的利用
1.2.6氢能的安全性
1.3储氢材料
1.3.1储氢材料的定义
1.3.2对储氢材料的要求
1.3.3储氢材料的分类
1.3.4储氢材料的吸氢原理
1.3.5储氢合金电极电化学反应过程
1.3.6储氢材料的制备技术
1.3.7储氢材料的应用
1.4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研究方法
2.1储氢材料研究方法简述
2.2储氢材料测试样品的制备
2.2.1试验原材料和气体的纯度
2.2.2储氢材料样品的制备
2.2.3活化处理
2.2.4储氢材料样品的分析测试准备
2.3储氢材料测试样品的表征
2.4储氢性能的测试方法
2.4.1热重法
2.4.2容量法
2.5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2.5.1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方程
2.5.2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
2.6实验数据的作图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金属氢化物和氨基化物的制备方法
3.1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方法
3.1.1金属氢化物简介
3.1.2金属氢化物制备方法
3.2轻金属氨基化物的制备方法
3.2.1化学法
3.2.2球磨法
3.3球磨法制备的金属氨基化物热分析性能研究
3.3.1氨基锂的热分析性能研究
3.3.2氨基镁的热分析性能研究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释氢影响及催化机理第一原理研究
4.1密度泛函理论
4.1.1量子多体理论
4.1.2Hohenb—Kohn定理
4.1.3密度泛函的基本思想
4.1.4Kohn—sham方程
4.1.5交换关联泛函
4.1.6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原理解决方案
4.1.7cAEP软件简介
4.2Li—N—H、Li—B—N—H系储氢材料释氢、催化反应机理理论研究
4.2.1基于电子理论高密度储氢材料筛选
4.2.2LiNHz释氢影响机理研究
4.2.3Ti催化剂对LiNH2释氢反应催化机理研究
4.2.4Li4BN3—H10储氢材料释氢影响机理和催化机理的第一原理研究
4.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缺陷对储氢材料储放氢反应影响机理的第一原理研究
5.1空位、掺杂、杂质—空位复合体在LiNH2储氢材料释氢反应中作用
机理研究
5.1.1计算模型与理论方法
5.1.2结果及分析
5.1.3结论
5.2间隙H与掺杂原子交互作用对L』NH:释氢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5.2.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2.2结果及分析
5.2.3结论
5.3氢相关缺陷和金属添加对LiH2储氢材料释氢影响机理研究
5.3.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3.2结果分析与讨论
5.3.3结论
5.4本征缺陷、掺杂、掺杂一缺陷复合体对LiBH4释氢的影响机理研究
5.4.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4.2结果与讨论
5.4.3结论
5.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
6.1Li—N—H系统
6.1.1系统的组成
6.1.2系统的储氢性能
6.1.3催化剂的影响
6.2Li—Mg—N—H系统
6.2.1系统的组成
6.2.2系统的储氢性能
6.2.3催化剂的影响
6.3.Na—Mg—N—H系统
6.3.l系统的组成
6.3.2系统的储氢性能
6.4Ca—Mg—N—H系统
6.4.1系统的组成
6.4.2系统的储氢性能
6.5ca—Li—N—H系统
6.5.1系统的组成
6.5.2系统的储氢性能
6.6其他M—N—H储氢材料系统
6.6.1ca—N—H系统
6.6.2ca—Nn—N—H系统
6.6.3Mg—N—H系统
6.7M—N—H储氢材料系统释氢机理
6.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改性
7.1硼氢化物改性的M—N—H系统
7.1.1LiBH4—LiNH2系统
7.1.2LiiBH4—LiNH2—MgH2系统
7.1.3其他硼氢化物改性
7.2铝氢化物改性的M—N—H系统
7.2.1LiAlH4—LiNH2系统
7.2.2LiAlH4—NaNH2系统
7.2.3LiAlH4—Mg(NH2)2系统
7.2.4其他铝氢化物改性
7.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章固体储氢材料概述
1.1引言
1.2氢能
1.2.1氢能的特点
1.2.2氢能的开发和制氢技术
l.2.3储氢技术
1.2.4氢的输运技术
1.2.5氢能的利用
1.2.6氢能的安全性
1.3储氢材料
1.3.1储氢材料的定义
1.3.2对储氢材料的要求
1.3.3储氢材料的分类
1.3.4储氢材料的吸氢原理
1.3.5储氢合金电极电化学反应过程
1.3.6储氢材料的制备技术
1.3.7储氢材料的应用
1.4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研究方法
2.1储氢材料研究方法简述
2.2储氢材料测试样品的制备
2.2.1试验原材料和气体的纯度
2.2.2储氢材料样品的制备
2.2.3活化处理
2.2.4储氢材料样品的分析测试准备
2.3储氢材料测试样品的表征
2.4储氢性能的测试方法
2.4.1热重法
2.4.2容量法
2.5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2.5.1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方程
2.5.2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
2.6实验数据的作图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金属氢化物和氨基化物的制备方法
3.1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方法
3.1.1金属氢化物简介
3.1.2金属氢化物制备方法
3.2轻金属氨基化物的制备方法
3.2.1化学法
3.2.2球磨法
3.3球磨法制备的金属氨基化物热分析性能研究
3.3.1氨基锂的热分析性能研究
3.3.2氨基镁的热分析性能研究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释氢影响及催化机理第一原理研究
4.1密度泛函理论
4.1.1量子多体理论
4.1.2Hohenb—Kohn定理
4.1.3密度泛函的基本思想
4.1.4Kohn—sham方程
4.1.5交换关联泛函
4.1.6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原理解决方案
4.1.7cAEP软件简介
4.2Li—N—H、Li—B—N—H系储氢材料释氢、催化反应机理理论研究
4.2.1基于电子理论高密度储氢材料筛选
4.2.2LiNHz释氢影响机理研究
4.2.3Ti催化剂对LiNH2释氢反应催化机理研究
4.2.4Li4BN3—H10储氢材料释氢影响机理和催化机理的第一原理研究
4.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缺陷对储氢材料储放氢反应影响机理的第一原理研究
5.1空位、掺杂、杂质—空位复合体在LiNH2储氢材料释氢反应中作用
机理研究
5.1.1计算模型与理论方法
5.1.2结果及分析
5.1.3结论
5.2间隙H与掺杂原子交互作用对L』NH:释氢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5.2.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2.2结果及分析
5.2.3结论
5.3氢相关缺陷和金属添加对LiH2储氢材料释氢影响机理研究
5.3.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3.2结果分析与讨论
5.3.3结论
5.4本征缺陷、掺杂、掺杂一缺陷复合体对LiBH4释氢的影响机理研究
5.4.1计算模型和理论方法
5.4.2结果与讨论
5.4.3结论
5.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
6.1Li—N—H系统
6.1.1系统的组成
6.1.2系统的储氢性能
6.1.3催化剂的影响
6.2Li—Mg—N—H系统
6.2.1系统的组成
6.2.2系统的储氢性能
6.2.3催化剂的影响
6.3.Na—Mg—N—H系统
6.3.l系统的组成
6.3.2系统的储氢性能
6.4Ca—Mg—N—H系统
6.4.1系统的组成
6.4.2系统的储氢性能
6.5ca—Li—N—H系统
6.5.1系统的组成
6.5.2系统的储氢性能
6.6其他M—N—H储氢材料系统
6.6.1ca—N—H系统
6.6.2ca—Nn—N—H系统
6.6.3Mg—N—H系统
6.7M—N—H储氢材料系统释氢机理
6.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金属氮氢系储氢材料的改性
7.1硼氢化物改性的M—N—H系统
7.1.1LiBH4—LiNH2系统
7.1.2LiiBH4—LiNH2—MgH2系统
7.1.3其他硼氢化物改性
7.2铝氢化物改性的M—N—H系统
7.2.1LiAlH4—LiNH2系统
7.2.2LiAlH4—NaNH2系统
7.2.3LiAlH4—Mg(NH2)2系统
7.2.4其他铝氢化物改性
7.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编著者还有:张国英、曹中秋、张辉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