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1840~1945

副标题:无

作   者:孙建华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5085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采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梳理近代中国105年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回顾近代中国金融发展走过的路径;分析近代中国金融发展(含金融制度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近代中国百年金融结构变迁的方向、内在动力和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考察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的金融原因,客观认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政府对金融发展的重视、推动对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孙建华,男,1966年生,广西百色人。1984-198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199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2001年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系讲师、副教授,1997年在武汉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系进修。2001-2005年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教学和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史,在《理论前沿》、《抗日战争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海南金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三十篇。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更多>>

目录

导论
 问题的提出
 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书研究的重点、难点、观点
 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本书的缺憾与不足
第1章 鸦片战争前金融发展的概况(1730年~1830年)
 1.1 传统金融业出现创新,账局与票号诞生
 1.2 外商将公司和财产保险业植入中国,新式保险业产生
 1.3 鸦片战争前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结
第2章 鸦片战争时期传统金融业的发展与新式银行业产生(1840年~1860年)
 2.1 传统银行业继续发展,外商将新式银行传入中国
 2.2 外商在华股份经济继续发展,公债出现
 2.3 战乱引发金融危机,传统金融业受到冲击
 2.4 鸦片战争时期金融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小结
第3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金融发展(1861年~1895年)
 3.1 外资新式银行和民族传统银行快速发展,钱庄向传统银行演化
 3.2 保险业出现创新,外商寿险和华商财险业产生
 3.3 华商股票开始发行和流通,二元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3.4 外商将商业信托及信托公司传入中国
 3.5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金融发展的作用及相对滞后性
 3.6 洋务运动期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小结
第4章 清末政府推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建设的开始(1896年~1911年)
 4.1 民族新式银行创设,银行监管制度建设迈出第一步
 4.2 华商寿险业产生,保险立法启动
 4.3 外商证券交易所设立,证券立法开始
 4.4 外商信托业结构发生变化,美商信托公司进入中
 ……
第5章 民国初期政府引导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建设的推进(1912~1928年)
第6章 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干预下的金融发展与垄断金融制度的形成(1928~1937年)
第7章 抗战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演变与垄断金融制度的加强(1937~1945年)
第8章 近代中国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走向及启示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近代中国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1840~1945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