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和文化转型进程中,紫禁城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转变。皇宫转变为博物馆,皇家收藏从秘藏走向公开,故宫博物院承载着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丰富内涵,是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时代见证和经典缩影。保护好故宫建筑群,保管好故宫博物院藏品,是一代代故宫人肩负的神圣职责。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展现中华艺术文化精神,是一代代故宫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为此,故宫博物院着力于紫禁城建筑的保护修缮,埋首于清官文物藏品的清理点查,潜心于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专注于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的陈列展览。在长达90年的发展进程中,故宫博物院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别具一格的研究体系和工作模式。
2003年,在分析阐释故宫遗产的价值和梳理总结故宫博物院的学术路径的基础上,郑欣淼先生提出了“故宫学”的学术概念。从概念界定和范畴体系来看,故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其一,故宫建筑群,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建筑,也是中国保留*为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其二,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包括古物、典籍、档案,既是中国历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明清两代宫廷历史文化的信息记录。其三,故宫博物院,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典型产物,也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故宫学将故宫建筑群、文物藏品和故宫博物院视为有机的文化整体,在类型庞杂、内容交叉的研究对象中,找寻相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建构合理的学术范畴和学科体系,并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故宫的保护与博物院的发展。自2005年以来,故宫博物院陆续成立古建筑、古书画、古陶瓷、明清官廷历史、藏传佛教文物五大研究中心,获批设立“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尤其是2009年故宫学研究所的设立,将故宫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以探索理论方法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已初现成果,以建构学科体系为目标的联合办学已渐成规模,以积蓄学术力量为要务的交流平台已凸显成效。
2003年,在分析阐释故宫遗产的价值和梳理总结故宫博物院的学术路径的基础上,郑欣淼先生提出了“故宫学”的学术概念。从概念界定和范畴体系来看,故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其一,故宫建筑群,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建筑,也是中国保留*为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其二,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包括古物、典籍、档案,既是中国历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明清两代宫廷历史文化的信息记录。其三,故宫博物院,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典型产物,也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故宫学将故宫建筑群、文物藏品和故宫博物院视为有机的文化整体,在类型庞杂、内容交叉的研究对象中,找寻相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建构合理的学术范畴和学科体系,并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故宫的保护与博物院的发展。自2005年以来,故宫博物院陆续成立古建筑、古书画、古陶瓷、明清官廷历史、藏传佛教文物五大研究中心,获批设立“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尤其是2009年故宫学研究所的设立,将故宫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以探索理论方法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已初现成果,以建构学科体系为目标的联合办学已渐成规模,以积蓄学术力量为要务的交流平台已凸显成效。
目录
上编
*章 故宫学的概念与对象
*节 故宫学的学术概念
第二节 故宫学的研究对象
一 故宫(紫禁城)
二 故宫文物
三 故宫博物院
第三节 故宫学研究对象的关系
第二章 故宫学的理论基础
*节 故宫学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故宫学的学术理念
第三节 故宫学的研究基础
第三章 故宫学的学科体系
*节 故宫学的知识体系
一 故宫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二 故宫学知识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故宫学的学科特点
一 整体性
二 综合性
三 实践性
第三节 故宫学的研究方法
一 唯物史观
二 整体性思维
三 多重论据法
第四节 故宫学的学术价值
第五节 故宫学的实践意义
第四章 故宫学的实践探索
*节 故宫学的理论研究
一 故宫学的学理探索
二 故宫学的成果整理
第二节 故宫学的学科平台
一 故宫学研究机构的设置
二 故宫学学术期刊的推广
三 故宫学科研力量的合作
第三节 故宫学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故宫与明清宫廷建筑
*节 故宫(紫禁城)
一 故宫的肇建与改扩建
二 故宫主要建筑设计
三 故宫建筑的成就和特点
第二节 沈阳故宫(盛京宫殿)
第三节 其他重要的明清宫廷建筑
一 坛庙
二 陵寝
三 园囿
四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
五 故宫外围其他重要建筑
……
下编
后记
【精彩文摘】
《故宫学视野丛书:故宫学概论》:
故宫学的提出,有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学术积累,进入21世纪以来,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研究又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与难得的机遇。
中华传统文化亦即第三次国学思潮兴起为故宫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按照学界的一般说法,近代国学的兴起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大致出现过三次重要思潮:*次发生在辛亥革命前的晚清,这时期的“国学”包含有强烈的政治诉求意味;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即“整理国故”运动;第三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方兴未艾。与此前不同的是,第三次国学思潮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人对身份认同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逐渐加强的大背景下兴起的。这次国学热在国学的定义上,不但为其赋予了更广的外延,还注意到了历史文化的流动性,即把国学视为广义的传统文化。第三次国学热虽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但80年代对传统历史文化已引起重视,不少地方在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并把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学科或学问。同时,中国近现代兴起的学术文化研究也得到发展。其中有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学问如龟兹学、吐鲁番学、回鹘学,西夏学等,地域性学问如徽学、藏学等,属于因文化遗产保护而兴起的学问如长城学、运河学、丝路学等。有学者将这些称之为“新国学”。这些学问或学科有的提出较早,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形成的。
社会与学界对于清代历史文化的空前重视成为故宫学的发展机遇。宫廷历史文化是一个王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特色是反映皇宫、皇帝、皇权的皇家文化,是历史上皇权的缩影。它生动真实地保存着皇帝和皇家衣、食、住、行及宗教、教育、医疗、婚姻、休憩、丧葬的场所、遗物和制度记载,成为皇家生活方式的标本。它还保存了一些满族习俗,如建筑的“支窗”,外糊窗户纸,曲尺形炕和灶,以及萨满教祭祀遗存等,也可以说是满族贵族生活习俗的标本。由于清代距今不远,清代的历史为今人所格外重视,争相上映的反映清代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影视剧铺天盖地,皇帝怎么上朝?军机处是什么样?这都引起人们了解的兴趣。在“戏说”之风盛行的情况下,故宫有责任也完全能够向人们提供准确的、活生生的有关场所、实物,有助于人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了解当时的典章制度。故宫增加原状陈列展览,就是适应人们的这种需要。故宫多年来在国内外举办的文物展览中,表现皇宫生活及典章制度的文物深受欢迎,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优势。宫廷历史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厚,需要认真挖掘、整理、利用。这个挖掘、整理、利用工作,就是故宫学的重要内容。
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为故宫学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清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其前期在发展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有重大功绩,其政策措施,值得认真研究。中叶以后,内外矛盾尖锐,实行闭关锁国,拒绝进行改革,政治日益腐败,其失误和教训,亦足发人深省。且清朝灭亡至今不过百年,和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有着深刻联系。因此,要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对清代历史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编纂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清史。中央决定编写清史,要求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动员各方力量,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这个任务。由于故宫博物院的特殊地位,与清史编纂有着密切关系。2001年4月,季羡林教授领衔的13位专家学者关于纂修大型清史致*副总理的信,其中有两位是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清史编纂中,学术界、文博界、档案界、科技界、出版界将协同配合,这是清史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2003年正式启动的国家清史编纂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故宫博物院不仅将在清史编纂中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而且也视之为故宫学形成并发展的一个大好机会。
总而言之,故宫学的提出并确立已是水到渠成,同时标志着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研究由自发进入自觉阶段。
……
故宫学概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