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68/21/9787030021564.jpg)
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程鸿主编;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编
分类号:
ISBN:978703002156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资料数据为主、兼有系统文字介绍的综合性工具书。
目录
目 录
序言
编辑说明
中国自然资源概述………………………………………………………………………(1 )
一、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概述
1.1土地利用
全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目前通常应用的全国土地资源统计资料
城市规模和建设用地
1.2耕地
历年耕地面积
各地区耕地面积
各地区水田、旱地构成
各地区近年耕地复种指数
近期盐碱耕地改良面积
近期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近期除涝面积………………………………………………………………………………………(37 )近代耕地面积和人口
1.3宜农荒地
宜农荒地资源(按自然-行政区面积统计)
近代各省耕地面积统计
宜农荒地资源(按自然区面积统计)………………………………………………………(39 )宜农荒地重点片
主要宜农荒地类型特征
各地区宜农荒地自然条件、开发方向和措施
主要宜农荒地区开发方向和措施
中国宜农荒地资源类型系统
中国宜农荒地资源评价系统……………………………………………………………………(43 )1.4水域、滩涂、沙漠、沼泽、冻土
全国水域资源……………………………………………………………………………………( 46 )淡水可养殖面积
各地区淡水面积及其可养殖水面
全国湖泊分级统计
滩涂资源及围垦利用概况
主要湖泊的位置和特点
沿海各地区可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与利用情况
沙漠、戈壁面积
主要沙漠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沼泽面积与分布
高原和山地多年冻土分布下界…………………………………………………………………(50 )各地多年冻土层的温度与厚度
1.5地貌
各地区按县级行政区地貌分类
各地区不同海拔高度面积构成
各地区地貌类型面积构成
各地貌类型区不同海拔高度面积构成
1.6土壤
联合国的土壤分类系统与其他国家分类的比较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现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与中国过去常用的土壤分类系统的土壤类型对比
中国土壤分类
中国主要土壤形成基本过程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苏联土壤质地分类(简明方案)
土壤颗粒分级标准
土壤质地与吸湿水量的关系
土壤质地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美国土壤质地分类
主要土壤的颗粒组成(平均值)
不同质地土壤的凋萎湿度和有效水分范围
几种土壤有效水分蓄存量情况
腐殖物质的元素组成(无灰干基)
自然植被下几种代表性土壤的腐殖质组成
中国不同土壤带耕地的土壤腐殖质组成
几种代表性土壤的胡敏酸、富里酸的氮素形态分布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自然植被下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作物中来自土壤的磷素的比例(32P标记法)
各主要地区肥土和一般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约值)
不同地区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某些土壤耕作层的含磷量
中国主要土类的钾素(表土层)
中国部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主要作物适宜的土壤酸碱反应范围
不同作物的土壤要求评价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
主要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中国土壤改良类型和改良分区
1.7土地资源分类和评价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分类系统——以东北地区为例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限制因素分级指标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主要限制因素的农林牧业评价等级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主要地貌类型的农林牧业评价的最高等级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主要土壤类型农林牧业评价的最高等级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主要植被类型林牧业评价的最高等级
农村开发规划中的土地评价
土地数量化评价的斯托利指数法(SIR)
土地资源质量评分——以苏联西西伯利亚湿润地带土壤为例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系统
全国性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以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湿润中亚热带为例
县级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以江西泰和县为例
世界农业土地利用
1.8世界农业土地利用
二、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概述
2.1资源概况
林业用地面积及其构成
林木蓄积量
经济林、竹林面积
宜林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面积
按针、阔叶林划分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按龄组划分的用材林面积和蓄积量
按林种划分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119 )按龄组划分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各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优势林分面积和蓄积量
各地区竹林资源
各地区森林、疏林、灌木林面积及覆盖率
森林资源生长量和生长率
2.2人工林
人工林面积及其构成
森林资源消耗量及其构成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各地区森林面积和宜林地面积
按龄组划分的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
各地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
“五五”清查人工林统计
人工林各优势树种按龄组划分的面积与蓄积量
2.3森林更新、抚育和育苗
历年造林面积
历年四旁(零星)植树
各地区造林面积及其分林种面积………………………………………………………………( 130 )各地区国营造林面积
皆伐面积与迹地更新情况
各时期迹地更新面积
1971—1980年飞播造林面积……………………………………………………………………(132 )国营林业企业采伐面积和更新造林面积
历年幼林抚育面积
1977年以来成林抚育面积………………………………………………………………………(133 )历年林木育苗面积
各地区育苗面积
2.4木材和林副产品
历年木材产量
各地区木材产量
各地区竹材产量
历年竹材、林化工业产品产量
历年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产量
各地区胶合板产量
各地区锯材产量
各地区刨花板产量
各地区纤维板产量
各地区松香产量
各地区紫胶产量
各地区栲胶产量
历年主要林副产品产量
各地区林产品产量
历年林木种子采购量
历年林业系统工业总产值
森林工业总产值及其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
2.5林业技术经济部分指标
历年森工企业木材单位成本
历年木材采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东北与内蒙古林区森林工业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每亿元工业总产值和基建投资耗用木材数量
森林资源利用率
木材利用指标
1公顷采伐面积内产生的采伐剩余物
每生产1万立方米原木的采伐面积上所产生的采伐剩余物
带岭林业实验局采伐剩余物数量
常用木材的构造、性质和用途
采伎剩余物可利用数量
2.6木材性质和用途
中国主要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
2.7世界森林资源
世界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世界林产品产量和贸易量
三、草地资源
中国草地资源概述
3.1资源概况
全国牧区草原面积
各地区草山草坡面积
中国草地植被类型构成
各山区草坡面积
中国草场类型及其特征
中国各类草原生产力特征
各类草场的分布、产草量与载畜量
中国各类草原基本特征
中国草地分区………………………………………………………………………………………(180 )
3.2典型省区草地资源
内蒙古各类天然草场面积
内蒙古东部地区各类型草场面积
内蒙古中部地区各类型草场面积
内蒙古各盟、市天然草场载畜量
内蒙古西部地区各类型草场面积
内蒙古各草场带与生态气候因子的关系
内蒙古热量资源与牧草的返青和饱青期
内蒙古各草场带产草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内蒙古各草场带内草场草群的变化规律
内蒙古各草场带草群的组成和结构
内蒙古不同草场带草群的营养成分
内蒙古天然草场饲用植物的区系统计
内蒙古草场重要饲用植物的评价
内蒙古草场带产草量
内蒙古地带间绿色植物自然生产力
内蒙古各草场带草群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内蒙古草原生产力的变化
内蒙古草场载畜量与每只羊出肉率之间的关系
内蒙古天然草场载畜量
青海牧草营养成分平均含量………………………………………………………………………(188 )青海草原面积
青海天然草场季节生产能力状况
青海草场类型及其生产力
贵州草地资源等级面积及构成
贵州草地面积的规模
青海、西藏、内蒙古牧草营养成分对比
贵州草地类型在各地貌部位上的分布
贵州各优势种牧草草地的类型分布
贵州各草地段自然特性比较
贵州草地载畜量潜力推算
贵州主要野生优良牧草营养成分
贵州草地牧草与西藏高寒草地及内蒙古草原牧草营养对比
贵州天然草地类型系统
河南草地面积的规模(大于300亩成片草地)
河南天然草场类型及其生产力
河南草地类型面积和载畜量
河南天然草场饲用植物种类
河南天然草场饲草类群分组
河南饲用植物适口性
河南各类天然草场草群的营养成分
河南粗高大禾草营养成分
河南中型禾草营养成分
河南低型禾草营养成分
河南一年生禾草营养成分
河南大型豆科牧草营养成分
河南多年生蒿类饲草营养成分
河南半灌木豆科牧草营养成分
河南中小型豆科牧草营养成分
河南灌木豆科牧草营养成分
河南一、二年生蒿类饲草营养成分
河南半灌木蒿类饲草营养成分
河南粗糙高大型苔草营养成分
河南细小型苔草营养成分
河南一年生藜科饲草营养成分
河南矮小型杂类草营养成分
河南阔叶灌木饲草营养成分
河南高中型杂类草营养成分
河南小叶灌木饲料营养成分
河南乔木枝叶饲料营养成分
内蒙古天然草场等的评定标准
3.3草地评价有关指标
内蒙古天然草场级的评定标准
贵州天然草场级的评定标准
几种常用的盖度等级
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
每个羊单位所需草地面积
各类草地牧草折合一个饲料单位的公斤数
饲用植物适口性评定标准
常见牧草等的划分标准
半干贮饲料品质鉴定评分
干草品质判定标准
禾本科牧草干青比和茎叶比
豆科牧草的干青比和茎叶比
退化草场的分级标准
草场退化的程度
3.4草地改良和建设
天然草地培育技术措施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不同类型沙地飞播成苗效果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飞播区播后第三年的产值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不同类型沙地上各种飞播牧草生长情况
常用的飞播草种
主要优良牧草种子千粒重和播种量
主要栽培牧草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天然草场施肥当年牧草产量、草群组成及高度
天然草场施肥当年牧草营养成分
围栏草场的增产效益
围栏草场经济类群结构的比较
围栏草场草群特征的比较
草原几种化学除莠剂的用法和用量
中国人工草场可达到的合理载畜能力
中国南方十二省(区)草地面积和建设情况
南方人工草地现已达到的产草能力
人工饲料地建设方案
南方地区人工(半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生产能力对比
南方草地经营不同畜种的效益
3.5牧草和饲料作物
中国主要栽培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禾本科)
中国主要栽培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物学特性(豆科)
中国主要栽培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杂类草)
栽培牧草对生物学积温(≥10℃)的要求及适宜种植区域
中国栽培牧草区域规划
常见草原牧草营养成分
草原上常见的有毒植物
牛常用饲料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羊常用饲料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猪常用饲料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常用矿物质饲料中的元素含量
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青贮特性
3.6 世界草地及其生产力
世界牧场和放牧地的分布
世界草地主要类型面积
世界草原基本概况
中国与欧洲一些国家草原生产能力比较
各国草原生产效率
世界畜牧业资源及畜产品产量
世界畜产品生产效率及结构(肉食结构)
四、其他生物资源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概述
4.1农作物种质资源
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和分布
水稻主要推广品种………………………………………………………………………………(268 )全国优质大米品种
小麦主要推广品种
啤酒大麦主要品种
玉米主要推广杂交品种
杂交高粱主要推广品种
糖用高粱主要品种………………………………………………………………………………(282 )谷子主要推广品种………………………………………………………………………………(283 )甘薯主要推广品种
大豆主要推广品种
主要油料作物种类及分布
油菜主要推广品种
花生主要推广品种
主要纤维作物种类及分布
棉花主要推广品种
主要苎麻品种
黄麻主要推广品种
红麻主要推广品种
糖料作物种类及分布
甜菜和甘蔗主要推广品种
主要嗜好作物种类及分布
茶树主要优良品种
烟草主要优良品种
主要果树种类及分布
苹果主要优良品种
梨主要优良品种
柑桔主要优良品种
桃主要优良品种
葡萄主要优良品种
香蕉主要优良品种
龙眼主要优良品种
荔枝主要优良品种
主要栽培绿肥种类及分布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概述
4.2家畜、家禽品种资源
主要猪品种
国外引进的猪品种
主要黄牛品种
外国著名黄牛品种
主要水牛品种
主要牦牛品种
外国主要水牛品种
中外主要骆驼品种
主要绵羊品种
国外引进的绵羊品种
中外著名山羊品种
主要马品种
国外引进的马品种
主要驴品种
中外著名家兔品种
主要鸡品种
国外引进的鸡品种
主要鹅品种
主要鸭品种
中国植物资源概述
4.3植物资源
纤维植物资源
野生淀粉植物资源及其产区
蛋白质与氨基酸植物资源
野生油脂植物资源
重要芳香植物资源
治疗几种重要疾病的植物药资源
中国动物资源概述
资源哺乳类的科、属、种统计
资源鸟类的科、属、种统计
4.4动物资源
主要鸟类和哺乳类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中国主要动物资源的经济用途分类
中国淡水鱼类资源概述
4.5淡水鱼类资源
原产淡水鱼科属种统计
主要淡水鱼类……………………………………………………………………………………(423 )主要淡水人工养殖鱼类
各地区的淡水鱼种类和主要经济鱼类
淡水鱼类分区
各地区水利基建投资完成情况
全国1980年用水量及其组成
各地区水利设施和除涝、治碱面积
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治碱情况
各地区解决人畜饮水情况
全国各流域198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六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我国七大江河开发利用情况
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生活饮水水质标准………………………………………………………………………………(536 )
5.5世界水资源
世界年平均的水量平衡:三次估算值的比较
世界水储量
全球水平衡
全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
世界最大的50条河流的长度、面积和流量
一些富水国家与贫水国家的总水量和人均水量比较
总人口1000万以上国家的淡水资源拥有量和使用量
世界一些大河的泥沙特征值
六、气候资源
中国气候资源概述
各月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
各月及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
6.1光资源
日平均气温≥0,5,10,15℃期间的太阳总辐射量和光合有效辐射量
各月及年平均日照时数
各日及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时间的日长
6.2热资源
各月与年平均气温和年较差
各月及年平均最高气温
各日及年平均最低气温
各月及年极端最高气温
各月及年极端最低气温
各月及年平均地面温度
各月及年平均15厘米地温
气候生产潜力分区
日平均气温稳定≥0.0,5.0,10.0,15.0℃初终日期及积温
各月及年日降水量≥0.1毫米的平均降水日数
各月及年平均降水量
6.3水分资源
各月及年日降水量≥5.0毫米的平均降水日数
各月及年平均水汽压
各月及年平均相对湿度
各月及年平均蒸发量
6.4空气资源
近地层空气各月及年平均氧分压
近地层空气各月及年平均氧密度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近地层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
近地层空气各月及年平均二氧化碳密度
6.5其他要素
各月及年平均风速
各月及年平均大风日数
各月及年平均霜口数与初、终期
各月及年平均雾日数
各月及年平均雹日数
10,30厘米土壤冻结和解冻日期
世界部分城市气候
七、能源资源
中国能源资源概述
中国煤炭资源
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
中国石油资源
7.1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各地区水能资源
小水电资源的分布
中国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历年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历年能源产量
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
分行业煤炭消费量和构成
分行业原油消费量和构成
分行业天然气消费量和构成
分行业电力消费量和构成
按隶属关系分的原煤产量
各时期煤炭工业投资额、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情况
煤炭工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按煤种牌号分的原煤产量
煤炭工业基本建设规模
历年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历年电力工业基本建设投资
发电技术经济指标
中国地热资源
传导为主型中低温地热资源
对流为主型地热资源
各地区温泉(包括沸泉等)及其天然放热量
各地区地热利用
中国地热试验电站概况
地热采暖经济效益
各主要河流的河口潮汐能理论蕴藏量
沿海各省潮汐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沿海潮汐能资源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
全国太阳能利用区划系统及分区特征
全国风能资源分区及风能特征
7.2农村能源
各地区农村能源资源可开发量
各地区提供的薪柴量
企国农村能源消费
各地区农村平均每人作物秸秆量
历年农村生产和电力消费情况
各地区沼气推广利用情况
部分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量
部分有机物质的产气速度
原料的有机成分含量及碳氮比
10立方米沼气池的费用和效益分析
煤炭、水电、沼气的经济效益指标
生物能源能量折算数值
7.3 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资源埋藏量
世界能源分地区埋藏量
中国与世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煤、油、气储量比较
世界煤炭储量
世界能源分地区生产量
中国与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铀藏量与产量比较
发达国家民用能源消费量比较
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指标
世界煤炭生产量(烟煤和无烟煤)
世界商品能源的生产、贸易和消费
中国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比较
本世纪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
中国矿产资源概述
八、矿产资源
8.1 资源概况
主要矿产资源不同来源的储量数据
全国70个重点项目中的8个煤矿区
正在建设中的5大露天煤矿
主要油田
中外合资勘探的海洋石油项目
中国10大铁矿
主要有色金属矿
有色金属7个国家重点工程
盐资源
45种矿产工业储量潜在价值
部分矿产资源的矿石产量
中国与世界历年坞精矿产量比较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在世界上所处位次
主要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644 )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
主要矿产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各地区的矿产资源
常用矿产资源的分类
8.2矿床类型及特征
铁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锰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铜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铅锌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铝土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钨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镍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原生锡矿矿床类型及特征
钴矿床及含钴矿床类型及特征
钼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汞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锑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金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稀土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菱镁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萤石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磷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石棉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石墨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重晶石矿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石膏、硬石膏矿床类型及特征
玻璃用硅质原料矿床类型及特征
高岭土矿床类型及特征
矿床规模分级标准(参考)
炼钢、炼铁用铁矿石及需选矿石一般工业要求
8.3主要矿产工业要求
冶金用锰矿的一般工业要求……………………………………………………………………(689 )铜矿床的一般工业要求
铅锌矿床的一般工业要求
一水硬铝沉积型铝土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镍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钨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锡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钼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汞、锑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砂金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岩金、银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铂族金属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稀土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菱镁矿一般工业要求
耐火粘土矿一般工业要求
白云岩一般工业要求
一般地区磷矿一般工业要求
萤石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硫铁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石灰岩一般工业要求
高岭土矿一般工业要求
石墨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煤矿一般工业要求
重晶石矿一般工业要求
煤质主要指标的分级标准
最低工业油流、气流指标
世界前10位国家的45种主要矿产储量价值比较
世界主要矿产储量和保证年限
8.4世界矿产资源
世界39种矿产储量的地理分布
世界主要国家煤炭资源和储量
1979—1987年世界天然气储量
世界铀资源量
1979—1987年世界石油储量
世界铁矿石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锰矿石储量
世界钍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钒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钛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铅锌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镍储量
世界铜资源
世界锡资源
世界钨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铝土矿资源
世界锑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汞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稀土金属储量和储量基础
世界钼储量和储量基础
国外某些巨型受变质铁矿区
世界铜金属储量(包括已开采量)超过500万吨的巨型铜矿
世界?锌金属储量(包括已开采量)超过500万吨的巨型铅锌矿
世界主要锡矿床
世界主要矿产产量
某些矿产品的世界消费量
九、海洋资源
中国海洋资源概述
各海区的划分
中国近海五大海区的名称和范围
各海区概况
9.1海洋概况
各海区不同深度的面积和容积…………………………………………………………………(732 )各海区海涂和大陆架面积
大陆海岸线起讫点及长度
沿海主要岛屿与群岛概况
各地区海岸线长度和岛屿数量…………………………………………………………………(732 )各海区的海湾和岬角
各海区海水温度及密度
中国近海主要渔获种类
产量较大的水产品
9.2海洋资源
近年海水产品分类产量
各地区海水捕捞与养殖产量
各地区海水产品产量………………………………………………………………………………(739 )各地区海水产品主要品种产量……………………………………………………………………(739 )历年海水养殖面积及产量
历年主要海产品捕捞量
近年沿海地区原盐产量
外国专家对我国近海石油储量的估计
沿海各省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沿海几条重要河流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威廉斯对中国近海石油储量的估算
海岛小型潮汐电站的经济效益
波浪能蕴藏量及分布
几个潮汐电站概况
近海温差能蕴藏量及分布
近海盐差能蕴藏量及分布
海滨砂矿资源分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中所含40种元素的数量
处理1立方公里海水所得到的32种产品
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各海区的表面盐度
上海与世界主要港口距离
中国主要海岸风景区
上海与全国主要港口距离
各大洋概况
9.3世界海洋资源
世界各大洋面积、体积和深度
中国主要海岛风景区
各大洋附属海的面积、体积和深度
世界大陆架的地理分布
世界大陆架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世界重要航行海峡
海洋经济分类
各国(地区)公布的领海及渔区宽度
世界四大海底油、气区储量
世界各国海底油、气产量
世界最大可能潮差
几个海运国家海运在运输网中的地位
十、自然保护区
中国自然保护区概述
10.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分类
以保护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特殊地貌类型与地质剖面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10.2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和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名录
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
11.1人口和经济水平
建国以来人口变化
十一、资源和经济
各地区人均资源量
各地区人均经济水平部分指标
六大地理区和三大地带人均经济水平部分指标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口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
近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历年社会生产总值及其构成……………………………………………………………………(793 )各地区国民收入…………………………………………………………………………………(794 )各地区国民收入中消费和积累比例…………………………………………………
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概况
历年工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
各地区工农业总产值
11.2工农业产值、构成和产品
各地区工农业总产值构成
各地区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
各地区工业行业分类构成
主要农林产品的集中分布状况
主要牲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集中分布状况
部分工业品的集中分布状况
11.3物资购销、运输和对外贸易
全国物资系统主要物资购进量与销售量
各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2 )各地区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近年铁路货物运输量及其构成
近年交通部直属水运货物运输量及其构成
近年海关出口商品分类金额及构成………………………………………………………………(806 )近年海关进口商品分类金额及构成………………………………………………………………(806 )近年海关出口主要商品数量
近年海关进口主要商品数量
全国27个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和主要出口商品
出口农副产品单项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品种和基地地点
各地区近年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
各地区近年水灾和旱灾成灾面积
11.4 自然灾害和“三废”处理
各地区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813 )各地区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 814 )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处理利用情况
世界银行计算的1985年151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
世界各国或地区国土面积与人口…………………………………………………………………(818 )十二、自然资源研究、考察和出版
11.5世界各地国民生产总值、面积和人口
12.1研究机构和动态
有关自然资源研究的部分科学机构
遥感实验与应用
资源信息研究概况
已投入运行的部分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12.2考察和出版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历年组织的综合考察队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出版的部分成果……………………………………………………………(839 )有关自然资源公开出版的部分刊物
十三、资源法和有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条例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6.6 世界部分城市气候
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