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金元是由封建社会的科技高峰逐步向低落转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金元两朝不仅仍延续着宋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历史,而且还为中华科技文明的辉煌增添了许多新的思想光芒和新的知识亮点。是书考察了以理学家、科技实践家、人文学者为代表的典型人物的科技思想,比较清晰地勾勒出金元科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并对金元科技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宗教特征进行了新的学术审视和反思。书中不仅有作者对金元科技思想成果的经验总结,而且更有作者对金元科技思想本身所存在"缺陷"的批评和反思。
目录
第一章 金元科技思想史概述
第一节 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的简单回顾
一、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概况
第二节 金元科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文化背景
一、对汉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空前发达
三、科技人才流动比较频繁
第三节 金元科技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一、金元科技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金元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道、儒、释及人文学者的科技思想
第一节 全真教与王重阳“功行两全”的道家科技思想
一、全真道的教义及其教徒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王重阳“功行两全”的道家科技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第二节 许衡的理学科技思想
一、发挥《大学》和《中庸》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气服于理”的理学科技思想
第三节 刘因的经学科技思想
一、《椟蓍记》与演卦法的数理基础
二、返求六经的科技思想及其特点
第四节 吴澄的象数学思想
一、“太一”宇宙观与“原理”思想
二、《易纂言》及《易纂言外翼》中的象数思想及其价值
第五节 八思巴与佛教科技思想的传播
一、创制八思巴字与藏汉科技思想的交流
二、《彰所知论》与藏族传统佛教科技思想略论
第六节 刘秉忠的阴阳学思想
一、营建元大都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思想
二、如何评价《平砂玉尺经》的真伪及历史价值
第七节 朱思本的地图学思想
一、玄教与朱思本的科学实践
二、《舆地图》的科学价值及其世界观和科学方法
第八节 元好问面向实际的科技思想
一、从“尽力民事”的农政思想到“巧用于水”的资源意识
二、元好问的诸篇“行记”及其“求实”精神
第九节 马端临的科技文献思想
一、科技文献与《文献通考》的体系创新
二、马端临科技文献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第十节 谢应芳的无神论思想
一、“辟邪植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践
二、谢应芳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经验和学术影响
第三章 医学研究者的科技思想(上)
第一节 河间学派与刘完素的“火热论”医学思想
一、运气说及“六气皆从火化”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来源
二、刘完素医学思想的学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 易水学派与李杲的“脾胃论”医学思想
一、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核心
二、李杲《脾胃论》的学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一节 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的简单回顾
一、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概况
第二节 金元科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文化背景
一、对汉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空前发达
三、科技人才流动比较频繁
第三节 金元科技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一、金元科技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金元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道、儒、释及人文学者的科技思想
第一节 全真教与王重阳“功行两全”的道家科技思想
一、全真道的教义及其教徒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王重阳“功行两全”的道家科技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第二节 许衡的理学科技思想
一、发挥《大学》和《中庸》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气服于理”的理学科技思想
第三节 刘因的经学科技思想
一、《椟蓍记》与演卦法的数理基础
二、返求六经的科技思想及其特点
第四节 吴澄的象数学思想
一、“太一”宇宙观与“原理”思想
二、《易纂言》及《易纂言外翼》中的象数思想及其价值
第五节 八思巴与佛教科技思想的传播
一、创制八思巴字与藏汉科技思想的交流
二、《彰所知论》与藏族传统佛教科技思想略论
第六节 刘秉忠的阴阳学思想
一、营建元大都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思想
二、如何评价《平砂玉尺经》的真伪及历史价值
第七节 朱思本的地图学思想
一、玄教与朱思本的科学实践
二、《舆地图》的科学价值及其世界观和科学方法
第八节 元好问面向实际的科技思想
一、从“尽力民事”的农政思想到“巧用于水”的资源意识
二、元好问的诸篇“行记”及其“求实”精神
第九节 马端临的科技文献思想
一、科技文献与《文献通考》的体系创新
二、马端临科技文献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第十节 谢应芳的无神论思想
一、“辟邪植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践
二、谢应芳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经验和学术影响
第三章 医学研究者的科技思想(上)
第一节 河间学派与刘完素的“火热论”医学思想
一、运气说及“六气皆从火化”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来源
二、刘完素医学思想的学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 易水学派与李杲的“脾胃论”医学思想
一、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核心
二、李杲《脾胃论》的学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金元科技思想史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