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unication and merging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between heluo and haidai regions
副标题:无
作 者:靳松安著
分类号:
ISBN:978703016872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依据考古学资料,运用考古类型学的分析方法,结合历史地理学和相关文献记载,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具体内容、途径、方式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通过比较这两个地区典型的文化因素,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大体历程。
《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适合于从事历史、考古、文博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目录
总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的形成
一、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的地理范围
二、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现状
一、 两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
二、 有关两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研究历史的简略回顾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状况总体观
第二章 河洛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二节 仰韶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
一、 庙底沟二期文化
二、 大河村五期文化
三、 孟庄龙山早期文化
第四节 龙山时代晚期诸文化
一、 王湾三期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
三、 造律台文化
四、 三里桥文化
第三章 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后李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
第二节 北辛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四节 龙山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四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
第二节 先商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岳石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五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一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诸文化的年代对应关系
第二节 裴李岗时代至仰韶时代早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裴李岗文化对后李文化的影响
二、 仰韶文化早期与北辛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第三节 仰韶时代中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仰韶时代中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二、 仰韶时代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四节 龙山时代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龙山时代早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二、 龙山时代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五节 史前时期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一、 裴李岗时代和仰韶时代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二、 龙山时代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第六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至早商早期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二里头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二里头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二节 先商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先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先商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三节 早商早期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早商早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早商早期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四节 夏代至早商早期两地区文化交流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一、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
二、 夷商联盟的考古学观察
第七章 夷人文化的融合与消亡
第一节 早商文化的东扩与“仲丁征蓝夷”
第二节 夷人文化的融合与消亡
第八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Abstract
插图目录
图1-1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地理单元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2 华夏、东夷、苗蛮集团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2-1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2-2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2-3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2-4 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5 仰韶文化阎村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6 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7 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8 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9 后岗二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10 造律台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11 三里桥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1 后李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2 北辛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3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3-4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3-5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3-6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3-7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3-8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4-1 二里头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4-2 二里头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4-3 先商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4-4 岳石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5-1 后李文化与裴李岗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 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3 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4 北辛文化与北福地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5 仰韶文化早期与北辛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6 仰韶时代早期河洛与海岱地区共有文化因素比较
图5-7 大汶口文化早期所见典型仰韶文化因素
图5-8 仰韶文化中期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文化因素
图5-9 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图案比较
图5-10 仰韶文化中期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1 仰韶文化自身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2 仰韶文化中期与崧泽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3 大汶口文化中期与仰韶文化晚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4 仰韶文化晚期所见典型大汶口文化因素
图5-15 大汶口文化中期常见于仰韶文化晚期文化因素
图5-16 仰韶文化晚期与大汶口文化中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7 河洛地区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5-18 龙山时代早期前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19 龙山时代早期后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0 龙山时代早期河洛与海岱地区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1 龙山时代早期海岱与河洛地区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2 龙山时代晚期前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3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后岗二期文化出土的龙山文化典型陶器
图5-24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出现于后岗二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陶器
图5-25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造律台文化与龙山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6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王湾三期及三里桥文化与龙山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7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河洛地区出土具有龙山文化因素陶器
图5-28 龙山时代晚期前段海岱与河洛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9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海岱与河洛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30 龙山时代晚期河洛与海岱地区共有文化因素比较
图5-31 仰韶时代晚期河洛地区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遗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5-32 龙山时代早期河洛地区大汶口文化及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遗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6-1 二里头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器物
图6-2 二里头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3 岳石文化出土二里头文化典型陶器
图6-4 岳石文化出土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陶器
图6-5 先商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陶器
图6-6 先商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7 岳石文化出土先商文化典型陶器
图6-8 岳石文化出土具有先商文化因素陶器
图6-9 早商早期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陶器
图6-10 早商早期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11 岳石文化出土典型或具有早商早期文化因素陶器
图6-12 二里头文化一期出土具有龙山文化因素陶器
图7-1 早商晚期河洛地区出土岳石文化典型器物
总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的形成
一、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的地理范围
二、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形成的因素
第二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现状
一、 两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
二、 有关两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研究历史的简略回顾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状况总体观
第二章 河洛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二节 仰韶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
一、 庙底沟二期文化
二、 大河村五期文化
三、 孟庄龙山早期文化
第四节 龙山时代晚期诸文化
一、 王湾三期文化
二、 后岗二期文化
三、 造律台文化
四、 三里桥文化
第三章 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后李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
第二节 北辛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四节 龙山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四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
第二节 先商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三节 岳石文化
一、 分期与年代
二、 分布与类型
第五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一节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诸文化的年代对应关系
第二节 裴李岗时代至仰韶时代早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裴李岗文化对后李文化的影响
二、 仰韶文化早期与北辛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第三节 仰韶时代中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仰韶时代中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二、 仰韶时代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四节 龙山时代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一、 龙山时代早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二、 龙山时代晚期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五节 史前时期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一、 裴李岗时代和仰韶时代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二、 龙山时代两地区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第六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至早商早期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二里头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二里头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二节 先商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先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先商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三节 早商早期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一、 岳石文化对早商早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 早商早期文化对岳石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第四节 夏代至早商早期两地区文化交流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
一、 “后羿代夏”的考古学观察
二、 夷商联盟的考古学观察
第七章 夷人文化的融合与消亡
第一节 早商文化的东扩与“仲丁征蓝夷”
第二节 夷人文化的融合与消亡
第八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Abstract
插图目录
图1-1 河洛与海岱文化区地理单元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2 华夏、东夷、苗蛮集团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2-1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2-2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2-3 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2-4 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5 仰韶文化阎村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6 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2-7 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8 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9 后岗二期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10 造律台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2-11 三里桥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1 后李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2 北辛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3-3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3-4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3-5 大汶口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3-6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3-7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3-8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三
图4-1 二里头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一
图4-2 二里头文化陶器分期图之二
图4-3 先商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4-4 岳石文化陶器分期图
图5-1 后李文化与裴李岗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 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3 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4 北辛文化与北福地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5 仰韶文化早期与北辛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6 仰韶时代早期河洛与海岱地区共有文化因素比较
图5-7 大汶口文化早期所见典型仰韶文化因素
图5-8 仰韶文化中期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文化因素
图5-9 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图案比较
图5-10 仰韶文化中期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1 仰韶文化自身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2 仰韶文化中期与崧泽文化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3 大汶口文化中期与仰韶文化晚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4 仰韶文化晚期所见典型大汶口文化因素
图5-15 大汶口文化中期常见于仰韶文化晚期文化因素
图5-16 仰韶文化晚期与大汶口文化中期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17 河洛地区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陶器分期图
图5-18 龙山时代早期前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19 龙山时代早期后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0 龙山时代早期河洛与海岱地区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1 龙山时代早期海岱与河洛地区相似文化因素比较
图5-22 龙山时代晚期前段河洛与海岱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3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后岗二期文化出土的龙山文化典型陶器
图5-24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出现于后岗二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陶器
图5-25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造律台文化与龙山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6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王湾三期及三里桥文化与龙山文化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7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河洛地区出土具有龙山文化因素陶器
图5-28 龙山时代晚期前段海岱与河洛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29 龙山时代晚期后段海岱与河洛地区类同文化因素比较
图5-30 龙山时代晚期河洛与海岱地区共有文化因素比较
图5-31 仰韶时代晚期河洛地区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遗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5-32 龙山时代早期河洛地区大汶口文化及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遗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6-1 二里头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器物
图6-2 二里头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3 岳石文化出土二里头文化典型陶器
图6-4 岳石文化出土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陶器
图6-5 先商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陶器
图6-6 先商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7 岳石文化出土先商文化典型陶器
图6-8 岳石文化出土具有先商文化因素陶器
图6-9 早商早期文化出土岳石文化典型陶器
图6-10 早商早期文化出土具有岳石文化因素陶器
图6-11 岳石文化出土典型或具有早商早期文化因素陶器
图6-12 二里头文化一期出土具有龙山文化因素陶器
图7-1 早商晚期河洛地区出土岳石文化典型器物
Communication and merging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between heluo and haidai region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