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陈申、黄自新、唐文*的《云南当代舞蹈发展史 (1949-2009)》采用人物采访、史料查阅、影像参 照等方法,从不同渠道获取各类研究资料,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舞蹈发展变化的时间线索为背景 ,结合云南时下的客观情况,通过纵向时间坐标和横 向归纳、对比与总结,清晰地梳理出云南当代舞蹈的 发展脉络,重点突出了云南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尤 其改革开放30年来有重大影响的舞蹈人物、作品和事 件。
目录
前言绪论 云南当代舞蹈发展:源流、形貌、流变、意蕴上篇 1949—1979年的云南舞蹈第一章 为新中国成立而歌的舞蹈文艺一、抗战前后的舞蹈文艺运动二、王旦东:花灯舞蹈的开创者三、胡宗澧:民族舞蹈的开拓者四、梁伦:新舞蹈艺术的奠基者五、其他舞蹈工作者第二章 融入新中国历史新纪元的舞蹈艺术(1949—1952)一、民族精神振奋下的现实舞蹈发展二、首个文艺团体:云南省歌舞剧院三、开启民族舞蹈宝库的“金钥匙”第三章 舞蹈事业的初步繁荣期(1953—1957)一、民族民间舞蹈的繁荣与发展二、两届(1953、1957)全国音乐舞蹈会演三、傣族舞蹈新发展:毛相和《双人孔雀舞》第四章 在挫折中前进(1958—1962)一、“大跃进”:“左”倾冒进思想下的舞蹈发展二、国庆十周年献礼三、云南省舞蹈家协会成立四、首个专业舞蹈教育机构: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第五章 “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影响(1963—1965)一、“三化座谈会”的召开二、云南部队舞蹈发展三、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第六章 “十年浩劫”(1966—1976)一、“文革舞蹈”二、云南“文革舞蹈”第七章 舞蹈的复苏(1977—1979)一、思想大解放二、云南省舞蹈调演三、舞剧新作:《霞姐》和《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四、刀美兰与《金色的孔雀》第八章 1949一1979年云南舞蹈艺术发展概述一、西方现代艺术传入与中国现代演艺舞蹈的兴起二、“阶级性与人性”的三次论争对舞蹈的影响下篇 1980一2009年的云南舞蹈第九章 “新时期”的繁荣与发展(1980—1989)一、走向繁荣二、各级比赛、会演的举行(1980、1983、1984、1986)三、傣族舞蹈新形象:从《水》到《雀之灵》四、舞蹈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舞蹈工作室五、首届民族艺术节六、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婚恋风情歌舞《爱的足迹》七、戴爱莲与贾作光的云南情结第十章 大发展时期(1990—1999)一、世纪末的辉煌二、《阿诗玛》与《跳云南》三、新剧(节)目展演四、陶春与《啊!傈傈》五、舞蹈创作群六、杨丽萍的舞蹈发展及其评价七、理论研究八、20世纪云南舞蹈理论研究主要代表:刘金吾与杨德望九、“美中民族文化合作机构”: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第十一章 “学院派”舞蹈的崛起一、舞蹈教育的发展二、现代创作观念的冲击第十二章 舞蹈团体的总体概况及国际互访一、各级舞蹈团体与发展概述二、对外交流第十三章 新世纪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理论创新(2000—2009)一、新世纪的发展二、第一、二届中国舞蹈节在昆明成功举办三、周培武与《丽水金沙》四、但丽鹏与《母亲河》五、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六、《云南民族舞蹈史》与《中华舞蹈志·云南卷》第十四章 新世纪文化战略发展中的舞蹈现象和文化论争一、文化产业新视像:旅游歌舞二、“原生态”:一个舞蹈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影响与论争三、《云南的响声》:从“原生”向“衍生”的文化转变和反思第十五章 新世纪的展望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本土化特征二、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下的云南舞蹈在国内和全球化中的景观变迁第十六章 1980—2009年云南舞蹈艺术发展概述一、主体论与本体论的探讨二、本土化与全球化视野的互动式发展附录一 1949—2009年云南舞蹈大事记附录二 1949—2009年云南舞蹈作品附录三 1949—2009年云南舞蹈对外交流活动附录四 1949—2009年云南舞蹈理论专著、教材、论文集附录五 云南举办、参与过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和节目参考文献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