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管辖权、国际双重征税及其抵免制度、国际税收协定、国际避税港、租税乐园避税模式及应对、国际税收的避税、偷税和漏税及其反避税、偷税和漏税问题、国际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税收领域中的非歧视原则、国际税收协调和国际税收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本书在写作方法上力求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上尽量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跟踪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做到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融会中西、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财政税收、国际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法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我国税务系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训和对国际税收感兴趣的其他专业人士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
二 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税收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 国际税收的概念
二 国际税收与相关税收范畴的关系
第三节 国际税收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二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三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内容
四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方法
小结
练习题
第二章 税收管辖权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概述
一 管辖与管辖权
二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三 税收管辖权的确立原则
四 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五 税收管辖权与税种的关系
六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选择与实施
第二节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一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 收入来源地的判定标准
三 境内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第三节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一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 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三 居民身份判定标准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 双重税收管辖权的评析
一 双重居民税收管辖权
二 收入来源地和居民双重税收管辖权
小结
练习题
第三章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和消除
第一节 国际双重征税概述
一 国际双重征税的概念
二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
三 国际双重征税的类型
四 国际双重征税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经济性的所得税重叠征税——国际重叠征税
一 国境内所得税的重叠课征
二 跨国境所得税的重叠课征
第三节 法律性的所得税重复征税——国际重复征税
一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
二 国际重复征税与税收管辖权
三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区别
第四节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思路及原则
一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
二 处理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思路
三 处理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原则
第五节 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的基本方法
一 免税法
二 扣除法
三 抵免法
四 对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列表比较分析
小结
练习题
第四章 外国税收的抵免制度
第一节 税收抵免制度概述
一 抵免法的概念
二 允许抵免额、抵免限额、超限抵免额和定律抵免
第二节 直接抵免制度和间接抵免制度
一 税收抵免的含义
二 直接抵免
三 间接抵免
第三节 税后抵免限额
一 分国限额法
二 综合限额法
三 合并累进抵免和不合并累进抵免
第四节 税收的饶让抵免
一 税收饶让抵免的概念及历史演进
二 税收饶让抵免与外国税收抵免的区别
三 税收饶让抵免的方式和范围
四 税收饶让抵免的类型
五 对税收饶让抵免的综合评析
六 我国对税收饶让抵免的态度
第五节 国际税收中性理论
一 资本出口中性:抵免法
二 国家中性:扣除法
三 资本进口中性:免税法
四 国际税收中性在世界各国的运用
小结
练习题
第五章 国际税收协定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由来和演进
一 国际税收协定的产生过程
二 国际税收协定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 协定适用范围
二 基本用语的定义
三 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四 避免双重征税的方法
五 税收无差别待遇
六 防止国际偷漏税和国际避税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作用
一 协调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合理解决税收收益分配关系
二 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消除跨国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
三 加强国家之间的税务合作,防止国际逃避税以及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四 实行税收无差别待遇,消除税收歧视对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
第四节 OECD范本和UN范本
一 OECD范本和UN范本的历史由来
二 OECD范本与UN范本的主要区别
三 OECD范本与UN范本对各国缔结的双边税收协定的原则性规定
第五节 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情况
一 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基本情况
二 我国在对外缔结税收协定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 我国对外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小结
练习题
第六章 国际避税港
第一节 避税港是一种税收模式
一 避税港的含义
二 避税港的基本类型
三 世界主要避税港简介
四 避税港的特征
五 避税港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六 避税港的作用
第二节 避税港的避税模式
一 虚构避税港营业
二 虚构避税港信托财产
三 转让定价
第三节 香港税制的典型分析
一 香港税制概况
二 香港税制成功的原因
第四节 避税港的后果及其对策
一 避税港带来的后果分析
二 针对避税港带来的后果各国对其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政策
小结
练习题
第七章 国际税收的避税、偷税和漏税及其反避税、偷税和漏税问题
第一节 国际避税问题
一 避税究竟合法还是违法
二 国际避税的概念界定
三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式
第二节 国际税收计划
一 国际税收计划的概念
二 国际税收计划的多种可选方案
第三节 国际偷漏税问题
一 国际偷漏税的概念界定
二 国际偷漏税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关于反避税、反偷漏税的措施
一 国际通行的几种反避税、反偷漏税的征管措施
二 针对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防范措施
小结
练习题
第八章 国际上对国际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
第一节 转让定价影响国际所得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
一 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
二 转让定价的非税务动机
第二节 国际上对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的原则与惯例
一 各国关于国际关联企业内部定价的基本原则
二 确定正常交易价格的方法
第三节 国际关联企业内部应税所得的调整
一 国际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
二 国际关联企业内部转让定价的检验及调整
第四节 预约定价协议
一 指导原则
二 预备会议
三 APA申请要注意的事项和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四 APA的内容
五 APA申请的受理与实施
第五节 我国的转让定价法规
一 我国转让定价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 我国转让定价法规存在的问题
小结
练习题
第九章 非歧视原则和涉外税收优惠
第一节 正确理解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一 国民无差别
二 货物、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无差别原则
三 常设机构的无差别
四 成本费用扣除无差别和企业资本无差别
第二节 涉外税收负担原则
一 优惠原则
二 最大负担原则
三 平等原则
第三节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一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目的
二 我国现阶段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三 进一步完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小结
练习题
第十章 国际税收协调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调概述
一 国际税收协调的含义
二 国际税收协调的必要性
三 国际税收协调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
一 商品课税的原则
二 关税的国际协调
三 国内商品税的国际协调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
二 对所得税的国际协调
三 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
四 国际间的税收征管合作
小结
练习题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发展的动向和趋势
第一节 未来的国际税收环境
一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税收环境的影响
二 世界性的税制改革
三 国际税收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税收
一 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税收的挑战
二 国际社会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
第三节 国际税收恶性竞争及其对策
一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国际税收竞争
二 恶性国际税收竞争
第四节 区域性税收一体化
一 欧盟税收一体化进程
二 欧盟税收一体化的影响
三 国际组织的作用
小结
练习题
附录一 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附录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对所得和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附录五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节选)
附录六 国际税收相关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
二 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税收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 国际税收的概念
二 国际税收与相关税收范畴的关系
第三节 国际税收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二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三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内容
四 国际税收学的研究方法
小结
练习题
第二章 税收管辖权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概述
一 管辖与管辖权
二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三 税收管辖权的确立原则
四 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五 税收管辖权与税种的关系
六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选择与实施
第二节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一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 收入来源地的判定标准
三 境内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第三节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一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 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三 居民身份判定标准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 双重税收管辖权的评析
一 双重居民税收管辖权
二 收入来源地和居民双重税收管辖权
小结
练习题
第三章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和消除
第一节 国际双重征税概述
一 国际双重征税的概念
二 国际双重征税的产生
三 国际双重征税的类型
四 国际双重征税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经济性的所得税重叠征税——国际重叠征税
一 国境内所得税的重叠课征
二 跨国境所得税的重叠课征
第三节 法律性的所得税重复征税——国际重复征税
一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
二 国际重复征税与税收管辖权
三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区别
第四节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思路及原则
一 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
二 处理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思路
三 处理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原则
第五节 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的基本方法
一 免税法
二 扣除法
三 抵免法
四 对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列表比较分析
小结
练习题
第四章 外国税收的抵免制度
第一节 税收抵免制度概述
一 抵免法的概念
二 允许抵免额、抵免限额、超限抵免额和定律抵免
第二节 直接抵免制度和间接抵免制度
一 税收抵免的含义
二 直接抵免
三 间接抵免
第三节 税后抵免限额
一 分国限额法
二 综合限额法
三 合并累进抵免和不合并累进抵免
第四节 税收的饶让抵免
一 税收饶让抵免的概念及历史演进
二 税收饶让抵免与外国税收抵免的区别
三 税收饶让抵免的方式和范围
四 税收饶让抵免的类型
五 对税收饶让抵免的综合评析
六 我国对税收饶让抵免的态度
第五节 国际税收中性理论
一 资本出口中性:抵免法
二 国家中性:扣除法
三 资本进口中性:免税法
四 国际税收中性在世界各国的运用
小结
练习题
第五章 国际税收协定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由来和演进
一 国际税收协定的产生过程
二 国际税收协定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 协定适用范围
二 基本用语的定义
三 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四 避免双重征税的方法
五 税收无差别待遇
六 防止国际偷漏税和国际避税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作用
一 协调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合理解决税收收益分配关系
二 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消除跨国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
三 加强国家之间的税务合作,防止国际逃避税以及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四 实行税收无差别待遇,消除税收歧视对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
第四节 OECD范本和UN范本
一 OECD范本和UN范本的历史由来
二 OECD范本与UN范本的主要区别
三 OECD范本与UN范本对各国缔结的双边税收协定的原则性规定
第五节 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情况
一 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基本情况
二 我国在对外缔结税收协定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 我国对外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小结
练习题
第六章 国际避税港
第一节 避税港是一种税收模式
一 避税港的含义
二 避税港的基本类型
三 世界主要避税港简介
四 避税港的特征
五 避税港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六 避税港的作用
第二节 避税港的避税模式
一 虚构避税港营业
二 虚构避税港信托财产
三 转让定价
第三节 香港税制的典型分析
一 香港税制概况
二 香港税制成功的原因
第四节 避税港的后果及其对策
一 避税港带来的后果分析
二 针对避税港带来的后果各国对其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政策
小结
练习题
第七章 国际税收的避税、偷税和漏税及其反避税、偷税和漏税问题
第一节 国际避税问题
一 避税究竟合法还是违法
二 国际避税的概念界定
三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式
第二节 国际税收计划
一 国际税收计划的概念
二 国际税收计划的多种可选方案
第三节 国际偷漏税问题
一 国际偷漏税的概念界定
二 国际偷漏税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关于反避税、反偷漏税的措施
一 国际通行的几种反避税、反偷漏税的征管措施
二 针对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防范措施
小结
练习题
第八章 国际上对国际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
第一节 转让定价影响国际所得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
一 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
二 转让定价的非税务动机
第二节 国际上对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的原则与惯例
一 各国关于国际关联企业内部定价的基本原则
二 确定正常交易价格的方法
第三节 国际关联企业内部应税所得的调整
一 国际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
二 国际关联企业内部转让定价的检验及调整
第四节 预约定价协议
一 指导原则
二 预备会议
三 APA申请要注意的事项和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四 APA的内容
五 APA申请的受理与实施
第五节 我国的转让定价法规
一 我国转让定价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 我国转让定价法规存在的问题
小结
练习题
第九章 非歧视原则和涉外税收优惠
第一节 正确理解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一 国民无差别
二 货物、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无差别原则
三 常设机构的无差别
四 成本费用扣除无差别和企业资本无差别
第二节 涉外税收负担原则
一 优惠原则
二 最大负担原则
三 平等原则
第三节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一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目的
二 我国现阶段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三 进一步完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小结
练习题
第十章 国际税收协调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调概述
一 国际税收协调的含义
二 国际税收协调的必要性
三 国际税收协调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
一 商品课税的原则
二 关税的国际协调
三 国内商品税的国际协调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
二 对所得税的国际协调
三 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
四 国际间的税收征管合作
小结
练习题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发展的动向和趋势
第一节 未来的国际税收环境
一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税收环境的影响
二 世界性的税制改革
三 国际税收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税收
一 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税收的挑战
二 国际社会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
第三节 国际税收恶性竞争及其对策
一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国际税收竞争
二 恶性国际税收竞争
第四节 区域性税收一体化
一 欧盟税收一体化进程
二 欧盟税收一体化的影响
三 国际组织的作用
小结
练习题
附录一 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附录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对所得和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附录五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节选)
附录六 国际税收相关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国际税收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