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技术篇。理论篇共8章,详细介绍了病毒共性中的不同个性特征,突出了病毒结构特点和生活规律各个环节的横向比较,具有“内容新颖”、“少而精”的特点。技术篇共12章,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实用的和最新的一些分子病毒学研究技术。本书可用作各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本科生选修课教材,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研究院(所)、农林院校等相关学科的教材,亦可作为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及医学防疫系统专业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上篇 分子病毒学原理
第1章 引论
一、病毒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
二、病毒学的起源
三、宿主系统实验研究
四、细胞培养技术
五、血清学或免疫学方法
六、超级结构研究技术的应用
七、“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八、抗病毒治疗的划时代意义
九、基因医学研究进展
第2章 病毒体
一、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衣壳的对称性和病毒的结构
三、螺旋对称性衣壳
四、立体对称性衣壳
五、复合对称性衣壳
六、蛋白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和基因组馐
七、病毒受体——识别与结合
八、病毒衣壳与宿主细胞的其他相互作用
九、小结
第3章 基因组
一、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复杂性
二、分子遗传学基础
三、病毒遗传学
四、“大”DNA基因组
五、“小”DNA基因组
六、正链RNA病毒
七、负链RNA病毒
八、“节段性”及“多部分”病毒基因组
九、逆转录和基因转座
十、进化与流行
十一、小结
第4章 复制
一、病毒复制概述
二、病毒复制研究的回顾
三、复制周期
四、吸附
五、穿入
六、脱壳
七、基因组复制与基因表达
八、装配
九、成熟
十、成熟
十一、小结
第5章 表达
第6章 感染
第7章 致病机制
第8章 新型感染因子
下篇 分子病毒学实验技术
第9章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10章 斑点杂交
第11章 菌落原位杂交
第12章 多聚酶链反应-ELISA技术
第13章 多聚酶链反应-膜杂交技术
第14章 DNA序列测定
第15章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第16章 基因治疗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第17章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收获与扩增
第18章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第19章 重组腺病毒感染靶细胞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
第20章 裸鼠体内基因治疗实验
第1章 引论
一、病毒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
二、病毒学的起源
三、宿主系统实验研究
四、细胞培养技术
五、血清学或免疫学方法
六、超级结构研究技术的应用
七、“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八、抗病毒治疗的划时代意义
九、基因医学研究进展
第2章 病毒体
一、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衣壳的对称性和病毒的结构
三、螺旋对称性衣壳
四、立体对称性衣壳
五、复合对称性衣壳
六、蛋白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和基因组馐
七、病毒受体——识别与结合
八、病毒衣壳与宿主细胞的其他相互作用
九、小结
第3章 基因组
一、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复杂性
二、分子遗传学基础
三、病毒遗传学
四、“大”DNA基因组
五、“小”DNA基因组
六、正链RNA病毒
七、负链RNA病毒
八、“节段性”及“多部分”病毒基因组
九、逆转录和基因转座
十、进化与流行
十一、小结
第4章 复制
一、病毒复制概述
二、病毒复制研究的回顾
三、复制周期
四、吸附
五、穿入
六、脱壳
七、基因组复制与基因表达
八、装配
九、成熟
十、成熟
十一、小结
第5章 表达
第6章 感染
第7章 致病机制
第8章 新型感染因子
下篇 分子病毒学实验技术
第9章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10章 斑点杂交
第11章 菌落原位杂交
第12章 多聚酶链反应-ELISA技术
第13章 多聚酶链反应-膜杂交技术
第14章 DNA序列测定
第15章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第16章 基因治疗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第17章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收获与扩增
第18章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第19章 重组腺病毒感染靶细胞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
第20章 裸鼠体内基因治疗实验
分子病毒学原理与实验技术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