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教程

副标题:无

作   者:苑利, 顾军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45801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苑利,男,1958年1月22日生,汉族,吉林长春人,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北方室副主任,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秘书长,西北民族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代表作有《韩民族文化源流》、《龙王信仰探秘》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探索》等丛书多部。 顾军,女,汉族,1963年1月出生于北京。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人文与管理科学系副教授,主讲中国现代史、中国民俗学、中国近

目录

四、声像资料
一、中国饮食民俗的发生与发展
三、农业生产中的信仰传承
第四节 牧业生产民俗
一、牧业生产与民俗
五、规范性
一、渔业生产与民俗
二、民俗的内涵
一、国外民俗学的产生
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民俗学的产生
第五节 民俗资料的分类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与内涵
一、民俗的概念
第五节 行业生产民俗
二、行业生产中的信仰传承
三、服饰的功能
二、中国民俗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三、贺诞习俗
二、传统婚礼的程式
第一节 民俗信仰对象
三、变异性
二、田野作业的基本程序与原则
第一节 农业生产民俗
四、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第四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四、中国传统食俗中的五大菜系
四、风水术:居住民俗中的信仰传承
三、中国传统交通设施与民俗
一、巫师与巫师的产生
四、神灵诞忌的因素
一、民俗学与它的独特视角
二、口传资料
二、牧业生产中的信仰传承
三、影响居住民俗的主要因素
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与民俗
二、地域性
第三节 渔业生产民俗
二、渔业生产中的信仰传承
一、集体性
四、传承性
三、实物资料
一、中国民俗学与田野作业
第二节 狩猎生产民俗
第三节 民俗学及其视角与视野
二、民俗学的视野
第六节 民俗资料的搜集与保存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四大类型
目录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一、中国两大农耕系统及其耕作民俗
二、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居住民俗
三、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葬俗
第六章 岁时节日民俗
一、文献资料
二、农业民俗的传承方式
第一节 服饰民俗
一、成年礼的种种标志
二、图腾
第二节 信仰民俗的行为方式
三、神秘数字的因素
一、狩猎生产与民俗
二、狩猎民俗中的信仰传承
第二节 成年礼
四、生育神
十五、冬至
二、教育功能
一、工匠的智慧与技艺传承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三、影响饮食民俗的主要因素
五、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信仰传承
二、成年礼仪式的本质:考验与审定
三、中国婚姻民俗中的传统观念
三、祖先神
一、服饰的发生
四、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构成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惯制
二、孕期习俗
一、婚姻释义
十七、腊月初八
第八章 民间文学
第二节 饮食民俗
第三节 中国岁时节日发展的五个阶段
八、端午节
十八、腊月二十三
三、家族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业缘型社会组织——行业的民俗
二、构成传统宅院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诞生礼
四、丰满期(宋代一清代)
五、寒食节
九、天贶节
五、书面传承
第四节 交通民俗
第四章 人生仪礼
第三节 婚礼
四、被动防御的信仰民俗——禁忌
二、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交通民俗的发生与发展
二、巫师的业缘传承
一、祭仪:传统节日的源头
十四、寒衣节
第一节 血缘型社会组织——家族的民俗
一、村落的类型
二、村落的功能
四、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的职业传承
一、丧仪的程式
一、自然神
二、寻求寄托的信仰民俗——祭祀
第三节 信仰民俗的实施主体
十、七夕节
二、业缘组织的构成形式
一、求子习俗
三、主动出击的信仰民俗——巫术
三、巫师的功能
二、祭祀仪式转化为节日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春节
四、上巳节
十二、中秋节
第四节 丧葬礼
第五章 信仰民俗
十一、中元节
一、行业组织的由来及其成员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教学参考书目
二、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传统观念
六、人造物神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起源
第二节 确定节期的基本要因
一、孕育期(先秦时期)
三、元宵节
七、浴佛节
五、行业神
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村落的民俗
二、业缘传承
一、预知未来的信仰民俗——释兆与占卜
第七章 社会组织民俗
三、地缘传承
一、远古历法的因素
二、农历望朔的因素
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一唐代)
五、转型期(民国一现代)
二、形成期(秦代一汉代)
六、清明节
一、散文体民间文学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功能
一、血缘传承
第四节 传统节日的仪式构成及其文化功能
十六、下元节
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二、立春
十三、重阳节
一、家族的产生
二、家族关系的构成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概念与特征
一、认识功能
十九、除夕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
二、韵文体民间文学
三、戏剧体民间文学
三、娱乐功能
三、业缘组织的社会功能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
四、江湖传承
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四、实用功能
第五节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民俗学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