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G craft and ekranoplan ground effect craft technology

副标题:无

作   者:(美)恽良,(美)Alan Bliault,(美)Johnny Doo著;吕世海[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11808712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地效翼船(地效飞机)及其技术》编辑推荐:地效翼船是介于常规排水船型和飞机之间的一种较新型运载工具。相比于常规船,地效翼船因巡航时脱离水面运行而具有航速高、适航性好及两栖性等优势;相比于飞机,地效翼船因运行于地效区而具有运输效率高、装载能力强、隐蔽性好等优良性能。因此,地效翼船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重视。

目录

第1章地面效应下的机翼
1.1引言
1.2海上运输和地效翼船的发展
1.3可选技术
1.3.1水翼艇
1.3.2侧壁式气垫船
1.3.3气垫船
1.4追求更高营运速度的地面效应
1.5地效翼船的一些技术术语
1.5.1地面效应
1.5.2动力气垫
1.5.3静力气垫
1.6地面效应的基本原理
1.7地效翼船的类型
1.8传统地效翼船
1.9动力增升地效翼船
1.9.1动力增升地效翼船的特性
1.9.2动力增升地效翼船的局限性
1.9.3军事应用
1.9.4民用
1.10动力气垫船
1.10.1动力气垫船的特性
1.10.2动力气垫船的应用
1.11动力气垫地效翼船
1.11.1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特性
1.11.2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应用
第2章地效翼船的发展
2.1引言
2.2俄罗斯地效飞机的发展
2.2.1KM或“里海怪物”号
2.2.2UT—1
2.2.3“雏鹰”号与“雌鹞”号
2.2.4“雏鹰”号的意外事故
2.2.5“雌鹞”号的开发
2.2.6第二代地效翼船
2.2.7俄罗斯大型民用地效飞机的设计与研究
2.2.8“伏尔加”—2号
2.3近期小型地效翼船的设计
2.3.1“伊伏尔加”号
2.3.2“两栖星”号
2.4俄罗斯地效翼船技术参数汇总
2.5地效翼船在中国的发展
2.5.1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动力增升地效翼船
2.5.2中国科技开发院的动力增升地效翼船
2.5.3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动力气垫地效翼船
2.6地效翼船在德国的发展
2.6.1串翼特种船
2.6.2“莱比锡”号
2.6.3“翱翔翼”号
2.7地效翼船在美国
2.8澳大利亚的地效翼船
2.8.1“海之翼”号
2.8.2“拉达”号
2.8.3“飞船”公司
2.9结论与评语
第3章纵向力平衡和纵倾
3.1引言
3.2运行模式
3.3航行纵倾
3.4作用中心及其估算
3.5作用在地效翼船上力的纵向中心
3.5.1浮心
3.5.2作用在船体和侧浮体上的水动力中心
3.5.3气垫静压力中心
3.5.4地效区外单个机翼的气动力中心
3.5.5带首推进器的地效翼船主翼在地效区内的升力中心
3.5.6运行于地效区内时地效翼船的升力中心
3.6控制装置对船气动力中心的影响
3.7纵向力平衡
3.7.1不同运行模式的正常运行条件
3.7.2内部力平衡方法
3.7.3控制平衡方法
3.8地效翼船起飞过程的操控
第4章垫升和低速性能
4.1引言
4.2垫升性能要求
4.2.1操纵和降落
4.2.2低速运行
4.2.3阻力峰速度的过渡和起飞进入地效区
4.2.4耐波性
4.3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动力增升地效翼船理论
4.4动力气垫地效翼船和动力气垫船的静垫升性能
4.4.1引言
4.4.2动力气垫船或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气动布局
4.4.3动力气垫船和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静垫升性能
4.5提高低速性能的方法
4.5.1可胀式气囊
4.5.2围裙
4.5.3船体和侧浮体底部上的层流涂层
4.5.4硬质着陆垫
第5章稳定飞行气动力学
5.1引言
5.2机翼的基本原理
5.3机翼气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5.3.1符号和术语
5.3.2基本模型
5.3.3模型试验
5.4讨论
5.4.1升力
5.4.2阻力
5.4.3升阻比
5.4.4纵倾力矩
5.4.5结论
5.5地效翼船气动力性能
5.6影响地效翼船气动力性能的因素
5.6.1带导流叶片或喷嘴的首推进器
5.6.2特殊的主翼翼型
5.6.3展弦比
5.6.4其他措施
第6章纵向与横向稳定性
6.1引言
6.2力和力矩
6.2.1纵摇中心
6.2.2纵摇稳定性的设计衡准
6.2.3飞高稳定性的设计衡准
6.2.4主翼机翼和形状
6.2.5襟翼的影响
6.2.6尾翼和水平舵
6.2.7重心
6.2.8地效对平衡的影响
6.2.9带喷嘴或导流叶片的首推进器影响
6.2.10自动控制系统
6.3稳定性分析
6.4地效区内、外的纵向静稳定性
6.4.1飞机和地效翼船在地效区外运行的纵向静稳定性
6.4.2基本平衡方程
6.4.3机翼纵摇中心
6.4.4仰角纵摇中心
6.4.5飞高纵摇中心
6.4.6平衡中心的估算
6.5纵向静稳定性衡准
6.6稳定飞行中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横向静稳定性
6.6.1运行于弱地效区的地效翼船
6.6.2横向稳定性衡准
6.6.3低速横向稳定性
6.6.4回转时的横向稳定性
6.6.5动力增升地效翼船的横向稳定性
6.7静水上的纵向动稳定性
6.7.1基本假设
6.7.2基本运动方程
6.8过渡阶段的瞬态稳定性
第7章静水阻力和功率
7.1引言
7.2地效翼船阻力成分
7.3地效翼船起飞前的阻力
7.3.1阻力峰及其最小化
7.3.2起飞前船的阻力估算
7.4地效翼船起飞后的阻力
7.5地效翼船的功率估算
7.5.1基于首推进器运转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的性能预报
7.5.2地效翼船总阻力的估算
7.5.3与水动力模型试验结果相关的阻力预报
7.6静水阻力和动力配置的影响
7.6.1排水航行状态
7.6.2越主阻力峰速度(Fn=2~4)
7.6.3起飞中(Fn=4.0~8.0)
7.6.4飞行状态
第8章耐波性与操纵性
8.1引言
8.2地效翼船波浪中运动的微分方程
8.2.1坐标系统
8.2.2动力气垫地效翼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基本纵向微分方程
8.3耐波性模型试验
8.4操纵性和可控性
8.5地效翼船飞行控制
8.5.1阵风对稳态飞行的地效翼船飞行纵倾角的影响
8.5.2船运动的非线性分析
8.5.3船运动的特殊情况
8.5.4排水模式下的操纵
8.6波浪中起飞操纵
8.7回转性能
8.8强地效应区地效翼船的操纵
第9章模型试验与气动——水动力模拟
9.1引言
9.2试验方法
9.2.1刚性地面上的静垫升试验
9.2.2拖曳水池中的模型试验
9.2.3风洞中的模型试验
9.2.4敞水无线遥控模型试验以及地面上的弹射模型
9.3地效翼船模型的缩尺规则
9.4地效翼船的缩尺参数
9.4.1雷诺数
9.4.2欧拉数Hq及与气垫压力比的关系
9.4.3风洞试验
9.4.4动力气垫船或动力气垫地效翼船首推进器或垫升风扇的无因次特性
9.4.5傅汝德数Fn
9.4.6韦伯数耽
9.4.7拖曳水池模型试验的其他缩尺项目
9.4.8结构模拟
9.5缩尺衡准
9.6模型试验程序
第10章结构设计和材料
10.1引言
10.2设计载荷
10.2.1排水状态载荷和起飞前载荷
10.2.2起飞和着陆载荷
10.2.3地面操纵栽荷
10.2.4飞行载荷
10.2.5砰击载荷和货物装卸载荷
10.2.6设计方法
10.3金属材料
10.4复合材料
10.5疲劳、破坏极限和故障安全装置
10.6地效翼船结构设计概念和要点
10.6.1基本设计要点
10.6.2项目设计原则
10.6.3总体设计
10.6.4主翼的设计
10.6.5基本型主翼结构
10.6.6增升装置和操纵面
10.6.7主船体和上层建筑(机身)
10.6.8驾驶座舱和挡风玻璃
10.6.9鸭型翼和尾部表面
10.6.10桨塔和主机基座
10.6.11着陆设备和气垫系统
10.6.12超大型地效翼船组合型船体结构
第11章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
11.1引言
11.2地效翼船动力装置选型
11.3内燃机
11.4涡扇/涡轴/涡桨发动机
11.5地效翼船应用的特殊要求
11.5.1船用化
11.5.2运行高度
11.6动力装置安装设计
11.7发动机和系统的冷却
11.7.1内部系统设备安装
11.7.2水雾
11.7.3发动机和系统的冷却
11.7.4防冰保护
11.8传动系统
11.8.1传动轴系
11.8.2传动
第12章垫升系统和推进系统
12.1引言
12.2动力增升系统
12.3独立的垫升系统
12.4推进系统
12.5涡轮风扇系统
12.6综合垫升/推进系统
12.7推进器的选型和设计
……
第13章概念设计
词汇和符号表
参考文献及资源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WIG craft and ekranoplan ground effect craft technolog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