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还有:赵志丹、喻学惠、懂国臣、李佑国、周肃等

副标题:无

作   者:莫宣学[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11606333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是对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近期研究的总结,内容包括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E后碰撞火成岩的时空分布格局及主要岩石类型概述、同碰撞性质的西藏林子宗火山岩系、冈底斯花岗岩类和后碰撞性质的冈底斯带饵质-超饵质火山岩、西藏南部强过铝花岗岩、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和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川滇藏“三江”地区新生代火成岩、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较详细的论述,作者近年来新测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归纳总结,以及在上述基础上,关于青藏高原岩石圈地球化学不均一性、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的讨论。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可供研究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者和高等学校学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格局
第一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格局
一、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岩带
二、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岩带
三、“三江”构造-岩浆岩带
四、喀喇昆仑-羌塘构造-岩浆岩带
五、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岩浆岩带
六、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
七、昆仑构造-岩浆岩带
八、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岩浆岩带
九、西秦岭构造-岩浆岩带
十、祁连构造-岩浆岩带
第二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一、同碰撞花岗岩类
二、同碰撞中酸性火山岩类
三、后碰撞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类
四、后碰撞埃达克质斑岩类
五、同碰撞-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类
六、同碰撞-后碰撞基性小侵入体
第二章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林子宗火山岩
第一节 林子宗新生代火山岩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林子宗火山岩系的层序
一、典中组(E1d)
二、年波组(E2n)
三、帕那组(E3p)
四、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标志及变化特征
第三节 林子宗火山岩石学特征
一、岩相学特征
二、岩石组合特征
三、矿物组成
第四节 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一、火山岩系列及类型
二、碱度与铝饱和度特征
三、岩石化学参数特征
第五节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一、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二、不相容微量元素特征
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节 林子宗火山岩年代学
第七节 林子宗火山岩的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
第三章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花岗岩
第一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类的时空格架
一、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的空间分布
二、冈底斯构造-岩浆事件的序次
第二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花岗岩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主要岩石类型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三、花岗岩的形成时代
第三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花岗岩类的成因
一、花岗岩中暗色包体及特征
二、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时代的确定
三、岩浆混合作用机制探讨
四、岩浆混合作用模拟
第四章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
第一节 青藏高原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研究现状
一、研究历史回顾
二、冈底斯带超钾质岩石的特征
三、冈底斯带超钾质岩石的成因与印度大陆俯冲
第二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火山岩的地质特征
一、乌郁盆地火山岩与花岗斑岩
二、羊应地热田火山岩
三、扎布耶茶卡盐湖东岸火山岩
四、当惹雍错和许如错火山岩
五、仲巴贡木淌火山岩
第三节 火山岩岩相学特征
一、乌郁盆地
二、羊应地热田
三、扎布耶茶卡东岸火山岩
四、当惹雍错和许如错火山岩
五、仲巴贡木淌火山岩
第四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火山岩年代学
一、样品
二、实验与测试方法
三、年龄结果
四、冈底斯带后碰撞岩浆岩的年龄与时空分布特征
第五节 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
一、主量元素特征与岩石分类和命名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第六节 Sr、Nd、Pb和O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Sr-Nd同位素
二、Pb同位素地球化学
三、O同位素
第七节 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的成因
一、乌郁群钾质(钾玄质)岩石成因
二、冈底斯带后碰撞超钾质岩石的成因
第八节 冈底斯带后碰撞岩浆作用的其他问题
第五章 西藏新生代过铝花岗岩
第一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分布及岩石类型和特征
一、西藏过铝花岗岩带的划分
二、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分布
三、过铝花岗岩的岩石类型
第二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岩石化学特征
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侵位年代
一、过铝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情况
二、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的规模
第四节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成因
一、过铝花岗岩的岩浆源区
二、过铝花岗岩形成的构造与物理化学条件
三、西藏过铝花岗岩产出的构造环境
四、喜马拉雅过铝花岗岩——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
五、冈底斯过铝花岗岩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
第一节 空间分布
一、岩群及岩区的划分
二、火山岩区的地质特征
第二节 形成时代
一、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二、火山活动的时空迁移规律
第三节 岩石类型及组合
一、岩石类型
二、火山岩岩石系列及共生组合
第四节 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七章 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火成岩及深源岩石包体
第一节 新生代碱性火成岩地质特征
一、剑川甸南-马登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带
二、鹤庆六合-松桂-北衙新生代富碱斑岩带
三、海东-祥云-弥渡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和煌斑岩带
四、姚安-南华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和煌斑岩带
五、镇沅-凤庆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煌斑岩带
六、哀牢山九甲-墨江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带
七、景洪碱性火山岩及富碱斑岩带
八、屏边-马关碱性火山岩带
九、永平卓潘新生代碱性杂岩
十、腾冲火山岩带
第二节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
一、新生代火山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
二、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
三、新生代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四、Sr、Nd和Pb同位素
第三节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
一、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二、新生代富碱斑岩和煌斑岩的岩石化学
三、富碱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火成岩的矿物学
一、单斜辉石
二、角闪石
三、黑云母
四、长石
第五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富碱斑岩中的壳源岩石包体
一、富碱斑岩中深源岩石包体的岩石类型和特征
二、壳源包体的矿物化学
三、壳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节 马关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地幔包体
一、地幔包体的岩石类型和特征
二、幔源包体的矿物化学
第七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岩石圈结构和热状态
一、富碱斑岩中各种壳源包体平衡温度、压力的计算
二、马关碧玄岩中幔源包体平衡温度、压力的计算
三、根据幔源包体平衡温压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
第八节 滇西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的起源、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背景
一、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产出的构造环境
二、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源区EM Ⅱ富集端元的成因
三、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和富碱斑岩的起源和成因
四、滇西地区新生代岩石圈结构及壳幔过渡带
第八章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火成岩
第一节 西秦岭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一、地质背景及深部地质概况
二、火山地质特征
第二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结构分类和岩石学特征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结构分类和岩石学特征
二、碳酸岩的结构分类及岩石学特征
三、钾霞橄黄长岩中的球状分凝体
第三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学特征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矿物学特征
二、碳酸岩的矿物学特征
第四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全岩化学及岩石名称的确定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全岩化学
二、碳酸岩的全岩化学
第五节 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稀土、微量元素
二、碳酸岩的稀土、微量元素
三、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六节 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和碳酸岩的起源和成因
一、钾霞橄黄长岩的起源与成因
二、火山岩源区EM Ⅰ和EM Ⅱ富集端元的成因
三、有关碳酸岩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中新生代火成岩同位素年代学
第一节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及方法选用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统计数据筛选取舍准则
二、同位素年龄数据统计结果及讨论
第三节 新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
一、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林子宗火山岩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
第四节 喜马拉雅带康马岩体
第五节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强过铝花岗岩(罗扎岩体)
第六节 滇西兰坪盆地卓潘岩体、大莲花山-各救母斑岩
第七节 青藏高原蛇绿岩
一、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二、班公湖-怒江西段蛇绿岩
第八节 冈底斯北带及班公湖-怒江南带改则-尼玛地区中生代火成岩
第十章 青藏高原岩石圈的化学不均一性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一、喜马拉雅带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带(拉萨地块)
三、雅鲁藏布蛇绿岩
四、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构造单元
第二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概述
第三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的三种主要地球化学端元
一、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青藏原始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端元)
二、雅鲁藏布蛇绿岩代表的新特提斯洋地幔端元
三、喜马拉雅带地壳地球化学端元
第四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岩浆作用的三种地球化学类型
一、冈底斯带原地型岩浆作用
二、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
三、亲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
第五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岩浆作用对大陆俯冲的启示
第六节 冈底斯带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与成矿类型
一、亲特提斯洋型岩石对寻找Cu-Au成矿作用的启示
二、亲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与盐类矿床的找矿
第十一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成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第一节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
一、青藏高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时间
三、青藏高原构造-岩浆活动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青藏高原后碰撞火成岩岩浆类型
一、幔源岩浆
二、下地壳源岩浆
三、中-上地壳源岩浆
第三节 关于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
一、在青藏高原已发现的壳幔深源岩石包体及出露于地表的地球深部岩石
二、青藏岩石圈地幔的三种地球化学端元
三、青藏高原的三种岩石圈结构类型
第四节 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
一、现今青藏高原地壳的状况
二、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
第五节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的时空迁移及其可能的地球动力学含义
一、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岩的时空迁移
二、青藏高原下深部物质横向流动的可能性
三、青藏高原物质流动的构造、深部地球物理和GPS证据
四、深部物质流动的可能方式:连接东、西部的可能“通道”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著者还有:赵志丹、喻学惠、懂国臣、李佑国、周肃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