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副标题:无

作   者:陶亚雄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2117643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2版)》极力淡化枯燥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尽量结合实际通信系统进行原理阐述,并配有大量的插图说明。每章最后都有小结和大量形式多样的习题,并在书尾给出了习题答案,以便学生自学、复习和教师教学备课之用。配套的相关教学课件中加入了部分课程实验指示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2版)》既可作为通信、电子类本科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用做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参考书籍。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通信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
1.1.1通信的定义
1.1.2通信的方式
1.1.3通信发展史
1.2通信系统的概念
1.2.1通信信号及分类
1.2.2通信系统构成
1.2.3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通信频段划分
1.4通信的发展方向
1.4.1光纤通信
1.4.2移动通信
1.4.3卫星通信
1.4.4IP通信
习题一
第2章现代通信系统基础
2.1信息的度量
2.2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
2.2.1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2.2连续信源的熵
2.2.3离散信道的熵速率与信道容量
2.2.4连续信道的熵速率与信道容量
2.2.5香农公式
2.3通信信道
2.3.1信道的定义及其分类
2.3.2信道数学模型
2.3.3恒参信道
2.3.4随参信道
2.4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
2.4.1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
2.4.2随机过程的统计平均与功率谱密度
2.4.3线性时不变系统对随机输入信号的响应
2.5通信系统的噪声
2.5.1噪声来源及其分类
2.5.2加性噪声及其特性
2.5.3噪声的数学模型
2.6常用信号处理器件
2.6.1滤波器
2.6.2乘法器
习题二
第3章模拟调制系统
3.1调制的功能及其分类
3.1.1调制的功能
3.1.2调制方式分类
3.2线性调制系统
3.2.1双边带调制与解调
3.2.2单边带调制与解调
3.2.3残留边带调制与解调
3.3非线性调制与解调
3.3.1非线性调制一般概念
3.3.2频率调制系统
3.3.3相位调制系统
3.4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4.1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与比较
3.4.2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与比较
3.4.3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比较
3.5复合调制与多级调制
习题三
第4章数字基带调制与传输
4.1数字基带信号
4.1.1基带信号的概念及特点
4.1.2常用数字基带信号码型
4.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4.3基带传输与码间干扰
4.3.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结构
4.3.2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3.3部分响应系统
4.3.4眼图
4.4均衡技术
4.4.1线性横向均衡滤波器
4.4.2峰值失真准则
4.4.3均方误差(MSE)准则
4.4.4基带和带通线性均衡器
习题四
第5章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
5.1脉冲幅度调制(PAM)
5.1.1抽样与抽样定理
5.1.2脉冲幅度调制PAM
5.2脉冲编码调制(PCM)
5.2.1抽样信号的量化
5.2.2编码
5.2.3PCM系统的噪声
5.3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5.3.1DPCM原理
5.3.2DPCM系统的噪声
5.4增量调制ΔM
5.4.1增量调制原理
5.4.2增量调制系统的噪声
5.5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
5.5.1PCM时分多路复用信号帧结构
5.5.230/32路PCM基群终端机及其定时与同步
5.5.3数字复接技术
习题五
第6章数字频带调制
6.1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系统
6.2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系统
6.2.1一般频移键控2FSK的调制与解调
6.2.2相位连续的频移键控2CPFSK
6.3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系统
6.3.1绝对相移键控2PSK的调制与解调
6.3.2相对相移键控2DPSK的调制与解调
6.4多进制调制
6.4.1多进制数字调幅(MASK)
6.4.2多进制数字调频(MFSK)
6.4.3多进制数字调相(MPSK)
6.5正交频分复用(OFDM)
6.5.1OFDM概述及其特点
6.5.2OFDM的实现方法
6.5.3OFDM的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习题六
第7章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
7.1多用户通信系统
7.2频分复用(FDM)
7.3时分复用(TDM)
7.4多址技术
7.4.1频分多址(FDMA)
7.4.2时分多址(TDMA)
7.4.3码分多址(CDMA)
7.4.4空分多址及混合多址
习题七
第8章最佳接收机
8.1最佳接收准则
8.1.1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8.1.2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8.1.3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8.2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
8.3随机信号的最佳接收
8.4起伏信号的最佳接收
8.5普通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习题八
第9章同步原理
9.1载波同步
9.1.1直接载波同步法
9.1.2插入导频载波同步法
9.1.3载波同步的性能
9.2位同步
9.2.1外同步法
9.2.2直接位同步法
9.2.3位同步的性能
9.3群同步
9.3.1连贯插入群同步法
9.3.2间隔式插入群同步法
9.3.3群同步的性能与保护
9.4网同步
9.4.1网同步原理
习题九
第10章编码技术
10.1信源编码
10.1.1信源编码基本原理
10.1.2最佳信源编码
10.2信道编码
10.2.1信道编码原理
10.2.2几种简单差错控制码
10.3常见线性码
10.3.1线性分组码
10.3.2循环码
10.4卷积码
10.4.1卷积码概念与原理
10.4.2卷积码的编码
10.4.3卷积码的译码
10.5编码交织
10.5.1编码交织原理
10.5.2交织方式改进与应用
小结
习题十
第11章通信协议
11.1通信网概述
11.1.1通信网的种类及拓扑结构
11.1.2通信网的组成和信令
11.2协议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11.2.1通信协议的产生及必要性
11.2.2通信协议
11.3OSI协议
11.3.1OSI标准协议体系结构与概念
11.3.2OSI的数据传输过程
11.4TCP/IP
11.4.1TCP/IP体系结构与概念
11.4.2TCP/IP的数据传输过程
11.4.3TCP/IP族
11.5网络交换协议
11.5.1网络交换技术
11.5.2X.25协议
11.5.3帧中继协议
11.5.4ATM协议
11.6无线传输协议WAP
11.6.1WAP的产生
11.6.2WAP协议体系
11.6.3WAP发展趋势
习题十一
习题答案
附录贝塞尔函数数值表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