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电路分析原理(上册)(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积五十年电路分析课程之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吸收了师生们对第1版教材的反馈信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本科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完成本次修订。本次修订对第1版的内容作了较大改动。第2版仍分上、下两册。上册共10章,内容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及其一般分析法,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及等效网络,动态电路元件及其强制响应,正弦稳态电路(含互感及三相)与傅里叶分析。下册共7章,内容是:一阶、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s域与状态变量分析,矩阵分析,双口网络及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本次修订保持了第1版的风格与特色,内容新颖,风格独特,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师便于组织教学与习题批改,学生容易自学。《电路分析原理(上册)(第2版)》可作为高等理、工、农、医院校及各类成人高校电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第一节 电路及电路模型1
第二节 电路分析中的几个主要物理量3
第三节 电阻元件、欧姆定律及一段含源电路的特性方程15
第四节 基尔霍夫定律19
第五节 独立电压源及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24
习题32
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37
第一节 电阻串联电路37
第二节 电阻并联电路39
第三节 电阻混联电路41
第四节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46
第五节 独立电流源及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48
第六节 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52
第七节 简单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55
第八节 受控电源56
习题67
第三章 线性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76
*第一节 网络图论的概念76
第二节 支路电流法83
第三节 网孔分析88
第四节 回路分析95
第五节 节点分析101
*第六节 割集分析110
习题118
第四章 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及等效网络123
第一节 叠加定理123
第二节 互易定理131
第三节 替代定理139
第四节 戴维宁定理142
第五节 诺顿定理151
第六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54
第七节 Y形网络与△形网络的等效变换157
*第八节 理想电源的转移160
习题164
第五章 动态电路元件及其强制响应171
第一节 激励源常用的几个典型函数(波形)171
第二节 电容器187
第三节 线性定常电容器的特性方程189
第四节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197
第五节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203
第六节 电感器208
第七节 线性定常电感器的特性方程210
第八节 电感器储存的能量216
第九节 电感器的串联与并联217
*第十节 奇异电路222
第十一节 实际的电容器与电感器229
习题231
第六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237
第一节 周期函数的平均值与有效值237
第二节 复数及其运算240
第三节 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243
第四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阻器248
第五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感器251
第六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容器257
第七节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261
第八节 RLC串联电路-阻抗262
第九节 GCL并联电路-导纳269
第十节 简单导抗电路分析276
第十一节 串联谐振电路281
第十二节 并联谐振电路295
*第十三节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304
第十四节 复杂线性电路分析306
*第十五节 电路的对偶性质311
习题315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25
第一节 平均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与复数功率325
*第二节 复功率守恒337
第三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341
第四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43
第五节 平均功率的测量346
习题352
第八章 互感耦合电路分析358
第一节 耦合电感器与互感电压358
第二节 去耦合等效电路370
第三节 耦合电感器的串联373
第四节 耦合电感器的并联376
第五节 线性变压器电路分析379
第六节 含有耦合电感器的复杂电路分析386
第七节 理想变压器388
习题396
第九章 三相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404
第一节 三相电路概述404
第二节 几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409
第三节 不对称三相电路420
第四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422
第五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428
习题434
第十章 傅里叶分析441
第一节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与频谱441
*第二节 几种对称波形444
第三节 周期电流、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与平均值454
第四节 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458
第五节 频域中的网络函数461
第六节 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65
*第七节 对称三相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470
习题484
部分习题答案493
参考文献506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第一节 电路及电路模型1
第二节 电路分析中的几个主要物理量3
第三节 电阻元件、欧姆定律及一段含源电路的特性方程15
第四节 基尔霍夫定律19
第五节 独立电压源及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24
习题32
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37
第一节 电阻串联电路37
第二节 电阻并联电路39
第三节 电阻混联电路41
第四节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46
第五节 独立电流源及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48
第六节 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52
第七节 简单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55
第八节 受控电源56
习题67
第三章 线性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76
*第一节 网络图论的概念76
第二节 支路电流法83
第三节 网孔分析88
第四节 回路分析95
第五节 节点分析101
*第六节 割集分析110
习题118
第四章 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及等效网络123
第一节 叠加定理123
第二节 互易定理131
第三节 替代定理139
第四节 戴维宁定理142
第五节 诺顿定理151
第六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54
第七节 Y形网络与△形网络的等效变换157
*第八节 理想电源的转移160
习题164
第五章 动态电路元件及其强制响应171
第一节 激励源常用的几个典型函数(波形)171
第二节 电容器187
第三节 线性定常电容器的特性方程189
第四节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197
第五节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203
第六节 电感器208
第七节 线性定常电感器的特性方程210
第八节 电感器储存的能量216
第九节 电感器的串联与并联217
*第十节 奇异电路222
第十一节 实际的电容器与电感器229
习题231
第六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237
第一节 周期函数的平均值与有效值237
第二节 复数及其运算240
第三节 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243
第四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阻器248
第五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感器251
第六节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电容器257
第七节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261
第八节 RLC串联电路-阻抗262
第九节 GCL并联电路-导纳269
第十节 简单导抗电路分析276
第十一节 串联谐振电路281
第十二节 并联谐振电路295
*第十三节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304
第十四节 复杂线性电路分析306
*第十五节 电路的对偶性质311
习题315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25
第一节 平均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与复数功率325
*第二节 复功率守恒337
第三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341
第四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43
第五节 平均功率的测量346
习题352
第八章 互感耦合电路分析358
第一节 耦合电感器与互感电压358
第二节 去耦合等效电路370
第三节 耦合电感器的串联373
第四节 耦合电感器的并联376
第五节 线性变压器电路分析379
第六节 含有耦合电感器的复杂电路分析386
第七节 理想变压器388
习题396
第九章 三相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404
第一节 三相电路概述404
第二节 几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409
第三节 不对称三相电路420
第四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422
第五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428
习题434
第十章 傅里叶分析441
第一节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与频谱441
*第二节 几种对称波形444
第三节 周期电流、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与平均值454
第四节 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458
第五节 频域中的网络函数461
第六节 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65
*第七节 对称三相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470
习题484
部分习题答案493
参考文献506
电路分析原理.上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