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论述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外测数据处理的任务、作用和地位,以及数据处理中所用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数学方法;着重推导了多种光学、无线电外测系统测量数据的实用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等。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概述
1.2 外测数据处理分类和作用
1.2.1 外测数据处理的分类和任务
1.2.2 外测数据事后处理的分类
1.2.3 外测数据事后处理的作用和地位
1.2.4 外测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1.3 外测数据在导弹精度评定中的作用
1.3.1 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精度评定
1.3.2 利用主动段终点外测数据鉴定制导系统精度
1.3.3 外、遥测数据比对分离制导系统工具误差
1.3.4 利用自由段末段外测数据鉴定制导系统精度
1.3.5 外、遥测数据综合利用分离制导系统工具误差
第2章 基本知识
2.1 测量与测量误差
2.1.1 测量的分类
2.1.2 测量误差和分类
2.1.3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
2.2 概率论
2.2.1 事件与概率
2.2.2 随机变量及分布
2.2.3 数学期望、方差和协方差
2.2.4 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
2.2.5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2.3 数理统计
2.3.1 子样和参数估计
2.3.2 〓分布、t分布和F分布
2.3.3 假设检验
2.4 时间序列分析
2.4.1 随机过程和随机序列
2.4.2 均值函数和自协方差函数
2.4.3 平稳随机序列
2.4.4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2.5 地球参考椭球体和常用坐标系
2.5.1 大地水准面
2.5.2 地球参考椭球体
2.5.3 子午面和卯酉面
2.5.4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2.5.5 大地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
2.5.6 垂线偏差
2.5.7 其他常用坐标系
2.5.8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5.9 坐标系转换的新方法
2.5.10 站址坐标计算公式
第3章 常用参数估计方法
3.1 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3.1.1 矩估计
3.1.2 最大似然估计
3.2 最小二乘估计
3.2.1 高斯估计
3.2.2 马尔可夫估计
3.2.3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3.2.4 逐步回归最小二乘估计
3.2.5 线性约束最小二乘估计
3.2.6 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3.3 最小二乘估计的改进
3.3.1 巴叶斯估计
3.3.2 主成分估计
3.4 线性模型假设检验
第4章 异常值检验和处理
4.1 外推拟合法
4.1.1 异常值的识别
4.1.2 异常值的估计
4.2 多项式回归模型检验法
4.2.1 多项式回归模型
4.2.2 带异常值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4.2.3 异常值检验和校正
4.3 ARIMA模型检验法
4.3.1 带异常值的ARIMA模型
4.3.2 异常值的检验和校正
4.3.3 ARIMA模型的参数估计
4.4 稳健滤波的M估计技术
4.4.1 M估计的数学原理
4.4.2 M估计的应用
第5章 随机误差分析与统计
5.1 平稳性和正态性检验
5.1.1 平稳性检验
5.1.2 正态性检验
5.2 隐周期辨识和估计
5.2.1 谱函数和周期图
5.2.2 隐周期识别和检验
5.2.3 周期函数估计
5.3 变量差分法
5.3.1 数学原理
5.3.2 多项式拟合阶数的确定
5.3.3 差分步长的选择
5.3.4 推广的变量差分法
5.4 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
5.4.1 数学原理
5.4.2 利用F统计量检验多项式阶数
5.4.3 正交多项式拟合残差方法
5.5 ARMA模型统计方法
5.5.1 ARMA模型的有关知识
5.5.2 模型的辨识和建模
5.5.3 模型参数的估计
5.5.4 含趋势项的模型
5.5.5 含周期项的模型
5.6 非平稳时序模型统计方法
5.6.1 ARH模型建模原理
5.6.2 ARCH模型建模原理
第6章 时域滤波器
6.1 白噪声观测数据多项式最优滤波器
6.1.1 白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原理
6.1.2 滤波方差比及其性质
6.1.3 常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中心平滑公式
6.1.4 截断误差及其理论估计方法
6.1.5 速度奇次非中心平滑
6.1.6 常用的位置、速度的滤波和预测公式
6.2 平稳相关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
6.2.1 平稳相关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
6.2.2 马尔可夫噪声的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
6.3 卡尔曼滤波器
6.3.1 连续型和离散型的状态和观测模型
6.3.2 卡尔曼滤波器原理
6.3.3 色噪声卡尔曼滤波器
6.3.4 广义卡尔曼滤波
6.3.5 自适应滤波技术
第7章 频域滤波器
7.1 频域数字滤波器
7.1.1 观测数据的频域描述
7.1.2 几种常见的理想频域数字滤波器
7.1.3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
7.1.4 微分求速频域滤波器
7.2 小波滤波器
7.2.1 小波理论的有关概念
7.2.2 信号的Mallat分解和重构
7.2.3 小波滤波器
第8章 测量系统误差的修正
8.1 时间误差修正
8.1.1 时间误差对外测精度的影响
8.1.2 空间传播时延造成的误差
8.1.3 采样时刻不对齐误差
8.1.4 泰勒展开修正法
8.1.5 拉格朗日三点插值方法
8.2 电(光)波折射修正方法
8.2.1 电(光)波折射修正的基本概念
8.2.2 对流层电(光)波折射修正原理和模型
8.2.3 电离层电波折射修正原理和模型
8.2.4 折射率计算公式
8.2.5 电波折射修正的新方法
8.2.6 电波折射修正的简化公式
8.3 跟踪部位修正
8.3.1 跟踪部位修正的基本知识
8.3.2 弹体上任意两点间的位置和速度转换关系
8.3.3 跟踪部位修正公式
第9章 光电经纬仪数据处理
9.1 数据处理流程
9.1.1 测量原理
9.1.2 数据处理流程
9.2 脱靶量和系统误差修正
9.2.1 脱靶量修正
9.2.2 系统误差修正
9.3 其他误差修正
9.3.1 时间误差修正
9.3.2 激光测距的跟踪部位修正
9.3.3 光波折射误差修正
9.3.4 角坐标转换
9.4 弹道参数解算
9.4.1 "L"公式和"K"公式
9.4.2 多台交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9.4.3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9.4.4 弹道速度和加速度的解算
第10章 脉冲雷达数据处理
10.1 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
10.1.1 测量原理
10.1.2 数据处理流程
10.2 特殊处理的数学方法
10.2.1 系统误差修正
10.2.2 电波折射误差修正
10.2.3 角坐标转换
10.3 弹道参数的解算
10.3.1 单站测量弹道位置参数的解算方法
10.3.2 多站交会测量弹道位置参数的解算方法
10.3.3 速度和加速度解算方法
第11章 连续波雷达数据处理
11.1 干涉仪测量数据预处理
11.1.1 测量原理
11.1.2 数据处理流程
11.1.3 特殊预处理方法
11.2 单套干涉仪解算弹道参数的方法
11.2.1 干涉仪测量元素的观测方程
11.2.2 弹道参数的求解方法
11.3 被动工作干涉仪数据处理
11.3.1 测量原理及观测量
11.3.2 被动干涉仪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11.4 连续波多站系统数据处理
11.4.1 连续波多站系统测量原理
11.4.2 连续波多站系统预处理流程
11.4.3 预处理方法
第12章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
12.1 船载测量设备和坐标系
12.1.1 船载测量设备及相互位置关系
12.1.2 测量船基本坐标系
12.1.3 船体姿态角和变形角
12.1.4 欧拉角与等效变形角
12.1.5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12.2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
12.2.1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的流程
12.2.2 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12.2.3 系统误差修正
12.2.4 定位参数解算
12.2.5 截断误差补偿方法
12.2.6 船载测量数据的综合处理
12.3 利用测星校正航向和解算惯导姿态偏差角
12.3.1 测星校正航向
12.3.2 测星解算惯导姿态偏差角
第13章 外测数据综合处理
13.1 综合处理流程
13.2 系统误差模型辨识
13.2.1 系统误差模型
13.2.2 系统误差模型辨识
13.2.3 利用自回归模型拟合系统误差
13.3 误差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自校准
13.3.1 "EMBET"自校准技术原理
13.3.2 残差方程和"EMBET"方法
13.3.3 "EMBET"的主成分估计方法
13.3.4 样条约束的"EMBET"方法
13.4 主动段弹道参数解算
13.4.1 光学和雷达联测弹道参数解算法
13.4.2 多套连续波雷达联测弹道参数解算法
13.4.3 实时数据处理弹道解算方法
13.5 测速增量自定位技术
13.5.1 自定位技术的数学原理
13.5.2 大增量数据自定位技术
13.5.3 小增量数据自定位技术
13.6 再入段弹道参数解算
13.6.1 常规处理方法
13.6.2 再入测量自适应滤波方法
13.7 落点预示
13.7.1 落点预示计算方法
13.7.2 射程角的误差修正和最终落点计算
13.7.3 利用遥测数据计算落点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1章 概论
1.1 概述
1.2 外测数据处理分类和作用
1.2.1 外测数据处理的分类和任务
1.2.2 外测数据事后处理的分类
1.2.3 外测数据事后处理的作用和地位
1.2.4 外测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1.3 外测数据在导弹精度评定中的作用
1.3.1 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精度评定
1.3.2 利用主动段终点外测数据鉴定制导系统精度
1.3.3 外、遥测数据比对分离制导系统工具误差
1.3.4 利用自由段末段外测数据鉴定制导系统精度
1.3.5 外、遥测数据综合利用分离制导系统工具误差
第2章 基本知识
2.1 测量与测量误差
2.1.1 测量的分类
2.1.2 测量误差和分类
2.1.3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
2.2 概率论
2.2.1 事件与概率
2.2.2 随机变量及分布
2.2.3 数学期望、方差和协方差
2.2.4 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
2.2.5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2.3 数理统计
2.3.1 子样和参数估计
2.3.2 〓分布、t分布和F分布
2.3.3 假设检验
2.4 时间序列分析
2.4.1 随机过程和随机序列
2.4.2 均值函数和自协方差函数
2.4.3 平稳随机序列
2.4.4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2.5 地球参考椭球体和常用坐标系
2.5.1 大地水准面
2.5.2 地球参考椭球体
2.5.3 子午面和卯酉面
2.5.4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2.5.5 大地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
2.5.6 垂线偏差
2.5.7 其他常用坐标系
2.5.8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5.9 坐标系转换的新方法
2.5.10 站址坐标计算公式
第3章 常用参数估计方法
3.1 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3.1.1 矩估计
3.1.2 最大似然估计
3.2 最小二乘估计
3.2.1 高斯估计
3.2.2 马尔可夫估计
3.2.3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3.2.4 逐步回归最小二乘估计
3.2.5 线性约束最小二乘估计
3.2.6 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3.3 最小二乘估计的改进
3.3.1 巴叶斯估计
3.3.2 主成分估计
3.4 线性模型假设检验
第4章 异常值检验和处理
4.1 外推拟合法
4.1.1 异常值的识别
4.1.2 异常值的估计
4.2 多项式回归模型检验法
4.2.1 多项式回归模型
4.2.2 带异常值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4.2.3 异常值检验和校正
4.3 ARIMA模型检验法
4.3.1 带异常值的ARIMA模型
4.3.2 异常值的检验和校正
4.3.3 ARIMA模型的参数估计
4.4 稳健滤波的M估计技术
4.4.1 M估计的数学原理
4.4.2 M估计的应用
第5章 随机误差分析与统计
5.1 平稳性和正态性检验
5.1.1 平稳性检验
5.1.2 正态性检验
5.2 隐周期辨识和估计
5.2.1 谱函数和周期图
5.2.2 隐周期识别和检验
5.2.3 周期函数估计
5.3 变量差分法
5.3.1 数学原理
5.3.2 多项式拟合阶数的确定
5.3.3 差分步长的选择
5.3.4 推广的变量差分法
5.4 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
5.4.1 数学原理
5.4.2 利用F统计量检验多项式阶数
5.4.3 正交多项式拟合残差方法
5.5 ARMA模型统计方法
5.5.1 ARMA模型的有关知识
5.5.2 模型的辨识和建模
5.5.3 模型参数的估计
5.5.4 含趋势项的模型
5.5.5 含周期项的模型
5.6 非平稳时序模型统计方法
5.6.1 ARH模型建模原理
5.6.2 ARCH模型建模原理
第6章 时域滤波器
6.1 白噪声观测数据多项式最优滤波器
6.1.1 白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原理
6.1.2 滤波方差比及其性质
6.1.3 常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中心平滑公式
6.1.4 截断误差及其理论估计方法
6.1.5 速度奇次非中心平滑
6.1.6 常用的位置、速度的滤波和预测公式
6.2 平稳相关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
6.2.1 平稳相关噪声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
6.2.2 马尔可夫噪声的多项式最优线性滤波器
6.3 卡尔曼滤波器
6.3.1 连续型和离散型的状态和观测模型
6.3.2 卡尔曼滤波器原理
6.3.3 色噪声卡尔曼滤波器
6.3.4 广义卡尔曼滤波
6.3.5 自适应滤波技术
第7章 频域滤波器
7.1 频域数字滤波器
7.1.1 观测数据的频域描述
7.1.2 几种常见的理想频域数字滤波器
7.1.3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
7.1.4 微分求速频域滤波器
7.2 小波滤波器
7.2.1 小波理论的有关概念
7.2.2 信号的Mallat分解和重构
7.2.3 小波滤波器
第8章 测量系统误差的修正
8.1 时间误差修正
8.1.1 时间误差对外测精度的影响
8.1.2 空间传播时延造成的误差
8.1.3 采样时刻不对齐误差
8.1.4 泰勒展开修正法
8.1.5 拉格朗日三点插值方法
8.2 电(光)波折射修正方法
8.2.1 电(光)波折射修正的基本概念
8.2.2 对流层电(光)波折射修正原理和模型
8.2.3 电离层电波折射修正原理和模型
8.2.4 折射率计算公式
8.2.5 电波折射修正的新方法
8.2.6 电波折射修正的简化公式
8.3 跟踪部位修正
8.3.1 跟踪部位修正的基本知识
8.3.2 弹体上任意两点间的位置和速度转换关系
8.3.3 跟踪部位修正公式
第9章 光电经纬仪数据处理
9.1 数据处理流程
9.1.1 测量原理
9.1.2 数据处理流程
9.2 脱靶量和系统误差修正
9.2.1 脱靶量修正
9.2.2 系统误差修正
9.3 其他误差修正
9.3.1 时间误差修正
9.3.2 激光测距的跟踪部位修正
9.3.3 光波折射误差修正
9.3.4 角坐标转换
9.4 弹道参数解算
9.4.1 "L"公式和"K"公式
9.4.2 多台交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9.4.3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9.4.4 弹道速度和加速度的解算
第10章 脉冲雷达数据处理
10.1 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
10.1.1 测量原理
10.1.2 数据处理流程
10.2 特殊处理的数学方法
10.2.1 系统误差修正
10.2.2 电波折射误差修正
10.2.3 角坐标转换
10.3 弹道参数的解算
10.3.1 单站测量弹道位置参数的解算方法
10.3.2 多站交会测量弹道位置参数的解算方法
10.3.3 速度和加速度解算方法
第11章 连续波雷达数据处理
11.1 干涉仪测量数据预处理
11.1.1 测量原理
11.1.2 数据处理流程
11.1.3 特殊预处理方法
11.2 单套干涉仪解算弹道参数的方法
11.2.1 干涉仪测量元素的观测方程
11.2.2 弹道参数的求解方法
11.3 被动工作干涉仪数据处理
11.3.1 测量原理及观测量
11.3.2 被动干涉仪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11.4 连续波多站系统数据处理
11.4.1 连续波多站系统测量原理
11.4.2 连续波多站系统预处理流程
11.4.3 预处理方法
第12章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
12.1 船载测量设备和坐标系
12.1.1 船载测量设备及相互位置关系
12.1.2 测量船基本坐标系
12.1.3 船体姿态角和变形角
12.1.4 欧拉角与等效变形角
12.1.5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12.2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
12.2.1 船载外测数据处理的流程
12.2.2 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12.2.3 系统误差修正
12.2.4 定位参数解算
12.2.5 截断误差补偿方法
12.2.6 船载测量数据的综合处理
12.3 利用测星校正航向和解算惯导姿态偏差角
12.3.1 测星校正航向
12.3.2 测星解算惯导姿态偏差角
第13章 外测数据综合处理
13.1 综合处理流程
13.2 系统误差模型辨识
13.2.1 系统误差模型
13.2.2 系统误差模型辨识
13.2.3 利用自回归模型拟合系统误差
13.3 误差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自校准
13.3.1 "EMBET"自校准技术原理
13.3.2 残差方程和"EMBET"方法
13.3.3 "EMBET"的主成分估计方法
13.3.4 样条约束的"EMBET"方法
13.4 主动段弹道参数解算
13.4.1 光学和雷达联测弹道参数解算法
13.4.2 多套连续波雷达联测弹道参数解算法
13.4.3 实时数据处理弹道解算方法
13.5 测速增量自定位技术
13.5.1 自定位技术的数学原理
13.5.2 大增量数据自定位技术
13.5.3 小增量数据自定位技术
13.6 再入段弹道参数解算
13.6.1 常规处理方法
13.6.2 再入测量自适应滤波方法
13.7 落点预示
13.7.1 落点预示计算方法
13.7.2 射程角的误差修正和最终落点计算
13.7.3 利用遥测数据计算落点的方法
参考文献
外弹道测量数据处理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