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

副标题:无

作   者:江林昌著

分类号:

ISBN:97871010666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古发现与古代文明”,就远古五帝至夏商周的历史演进,包括断代、年表、世系、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早期文明的特征、学术的发展等等,作了深入探讨;下编“考古发现与先秦两汉文史哲”,则对该时祺出现的重要文史哲著作《诗经》《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加以研究。作者有着坚实的古文献功底,又对新出土文献下了大量研究工夫,故《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从事研究,学术上深入、扎实、视野广阔、多有创见。

目录

  “新证”之学的特点――《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序
   上编 考古发现与古代文明新研
  第一章 史学理论与文明起源
   既要借鉴国外理论,更应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古代文明理论与中国“早期文明”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时问早期性与空问广阔性
   五帝时代中国古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兼对传世先秦秦汉文献的再思考
  第二章 虞夏文明
   由新出焚公盈、速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
   尧舜禹伐三苗的综合研究与夏代始年的讨论
   附:饶宗颐先生《观民、苗民考》
   夏代早期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文献所见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与考古学上对夏文化的探索
  第三章 商文明
   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文献梳理与卜辞印证
   商族先公的起源发展与相关史事
   商族先公称名的文化学探索
  第四章 周文明
   由周与夏的关系论姬周族的起源及其迁移
   周先祖公刘“于豳斯馆”与泾水流域先周考古学文化
   周先祖古公直父“至于岐下”与渭水流域先周考古学文化
   由姜与夏的关系论姜螈族的起源及其迁移
   由考古材料论姜螈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
   武庚之乱与原始血缘族团的裂衍、分解及重组
   晋侯墓地与夏墟、晋都、唐风
   农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西周东周的井田制
  第五章 中外文明比较
   中国汉字与古埃及、苏美尔文字的比较――比较文明史又一例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古文明
   下编 考古发现与先秦两汉文史哲新证
  第一章 文化、文献、文学
   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考古所见宇宙生成类“图书”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的阅读
   考古所见山川神怪类“图书”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的阅读
   《商颂》作于商代的考古印证与《虞颂》《夏颂》存于《天问》的比较分秽――兼论先秦秦汉时期的“图”与“书”
   由出土秦简本《成相篇》论“成相体”的源起与性质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
   《楚辞》异文考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
  第二章 经学、学术史
   上博简《诗说》的作者及其与今传本《毛诗序》的关系
   由古文经学的渊源再论上博简《诗说》与《毛诗序》的关系
   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
   “六经”的内容、流传与古代文明研究
   论《史记》“五帝”“三代”本纪史料的得与失
   考古发现与先秦两汉学术文化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