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旧史舆地文录》编著者辛德勇。
《旧史舆地文录》是辛德勇教授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5篇,从传统文献出发,于细节处中发现问题,在梳理古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理学知识,独辟蹊径,为前人聚讼不已的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作者代表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等。
目录
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一、勾践徙都于琅邪
二、迁都琅邪的政治地理背景
三、越都北移时间
四、琅邪位置祛疑
五、赣榆“秦始皇碑”与秦“东门阙”之本来面目
六、越人的航海能力与勾践迁都路线
七、苏北海岸的自然环境与秦始皇因航海北上而颠簸致死的真相
八、简短的馀论
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
陆梁名义新释――附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一、清代以前对“陆梁”的解释
二、顾颉刚等人所创新说
三、论“泽梁”与“陆梁”
四、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一、南兵北戍的历史背景
二、浙江地区的武勇风尚
三、浙江士兵的军事素质与作战能力
四、浙兵外调的内在动因
五、结语
论细柳仓与□邑仓
一、细柳仓
二、潋邑仓
三、细柳、潋邑两仓的军事地理和经济地理地位
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的变迁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水上运输及其相关设施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航道概况
二、航运状况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状况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航运状况及相关设施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论《两京新记》的文献学史意义与文本整理研究问题
一、《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志书中的地位
二、《两京新记》的文本流传与校勘整理研究
三、《两京新记》研究与《唐两京城坊考》的修订
古都西安的兴起与变迁
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二、古都的兴起――“文王作丰,武王治镐”
三、从栎阳到成阳――秦都的定立
四、汉长安城的兴建和发展
五、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六、五代以后的城市变迁
七、新时代的展望
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
宋金元时期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
一、关于基本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
二、关于城市平面布局形态的研究
谈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尘世章法
二、释家制度
三、道从于佛
四、融俗人老
五、三界归
一、勾践徙都于琅邪
二、迁都琅邪的政治地理背景
三、越都北移时间
四、琅邪位置祛疑
五、赣榆“秦始皇碑”与秦“东门阙”之本来面目
六、越人的航海能力与勾践迁都路线
七、苏北海岸的自然环境与秦始皇因航海北上而颠簸致死的真相
八、简短的馀论
王翦南征百越战事钩沉
陆梁名义新释――附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一、清代以前对“陆梁”的解释
二、顾颉刚等人所创新说
三、论“泽梁”与“陆梁”
四、说《禹贡》梁州与“治梁及岐”之梁
秦始皇禁祠明星事解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一、南兵北戍的历史背景
二、浙江地区的武勇风尚
三、浙江士兵的军事素质与作战能力
四、浙兵外调的内在动因
五、结语
论细柳仓与□邑仓
一、细柳仓
二、潋邑仓
三、细柳、潋邑两仓的军事地理和经济地理地位
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的变迁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水上运输及其相关设施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航道概况
二、航运状况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一、自然航道状况与人工运渠的开凿
二、航运状况及相关设施
三、船只与航运管理
论《两京新记》的文献学史意义与文本整理研究问题
一、《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志书中的地位
二、《两京新记》的文本流传与校勘整理研究
三、《两京新记》研究与《唐两京城坊考》的修订
古都西安的兴起与变迁
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二、古都的兴起――“文王作丰,武王治镐”
三、从栎阳到成阳――秦都的定立
四、汉长安城的兴建和发展
五、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六、五代以后的城市变迁
七、新时代的展望
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
宋金元时期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
一、关于基本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
二、关于城市平面布局形态的研究
谈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尘世章法
二、释家制度
三、道从于佛
四、融俗人老
五、三界归
旧史舆地文录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