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highway tunnel
副标题:无
分类号:U459.2
ISBN:978711408478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为配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设计质量,交通部于2003年下达了《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编制任务,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等6家单位为参编单位,负责该细则的编制工作。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公路隧道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参考了公路隧道相关科研成果,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经验,并辅以必要的计算分析和研究工作,采纳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工艺。本细则以可靠的技术依据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为基础,符合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简称本细则)共分为二十一章,分别为:总则,术语、符号,隧道控制要素,隧道总体设计,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支护的荷载一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明洞设计,隧道衬砌设计,特殊地质隧道设计,隧道抗震设计,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
本细则是《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细化与补充,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在公路工程行业内自愿采用。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隧道控制要素
4 隧道总体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隧道位置的选择
4.3 隧道线形设计
4.4 隧道设置形式的选择
5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
5.1 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5.2 隧道净空断面
6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6.1 一般规定
6.2 围岩分级指标
6.3 围岩分级方法
6.4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7 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7.1 一般规定
7.2 石材和砌体
7.3 混凝土和钢材
7.4 防水材料
7.5 注浆材料
7.6 其他隧道常用材料
8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8.1 一般规定
8.2 单洞隧道的围岩松散压力
8.3 连拱隧道围岩松散压力
8.4 小净距隧道围岩松散压力
8.5 深埋隧道围岩的形变压力
9 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
9.1 一般规定
9.2 隧道施工开挖过程的模拟
9.3 地层一结构法计算
9.4 隧道稳定性的判别
10 隧道支护的荷载一结构计算方法
10.1 一般规定
10.2 荷载的分类、计算与组合
10.3 隧道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
10.4 隧道支护结构的验算
11 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洞门设计
11.3 洞门墙计算
11.4 洞口景观设计
11.5 洞口构造物设计
12 明洞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2 明洞设计
12.3 明洞结构计算
13 隧道衬砌设计
13.1 一般规定
13.2 整体式衬砌设计
13.3 喷锚衬砌
13.4 单洞隧道复合式衬砌
13.5 小净距隧道复合式衬砌
13.6 连拱隧道复合式衬砌
13.7 抗水压复合式衬砌
13.8 支护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13.9 支护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构造规定
14 特殊地质隧道设计
14 1 滑坡地层隧道设计
14.2 岩溶地层隧道设计
14.3 瓦斯隧道设计
14.4 采空区隧道设计
14.5 高地应力地区隧道设计
14.6 膨胀性围岩隧道设计
14.7 黄土地区隧道设计
14.8 多年冻土地区隧道设计
14.9 放射性地层隧道设计
15 隧道抗震设计
15.1 一般规定
15.2 衬砌抗震设计
15.3 明洞及棚洞的抗震设计
15.4 洞门抗震设计
16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16.1 一般规定
16.2 超前支护措施设计
16.3 临时封闭措施设计
16.4 地表加固措施设计
16.5 排水措施设计
16.6 超前帷幕注浆设计
16.7 隧道注浆设计
17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
17.1 一般规定
17.2 隧道施工开挖方法设计
17.3 超前地质预报设计
17.4 施工中监控量测
17.5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
18 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
18.1 一般规定
18.2 防水系统设计
18.3 排水系统设计
18.4 寒冷和严寒地区排水设计
19 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
19.1 一般规定
19.2 路基
19.3 路面组成及类型
19.4 结构组合设计
19.5 接缝和面层配筋设计
20 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
20.1 一般规定
20.2 竖井
20.3 斜井
20.4 联络风道与送排风口
20.5 风机房与通风塔
20.6 施工辅助通道
21 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
21.1 车行横通道
21.2 人行横通道
21.3 主要设备洞室
21.4 电缆管沟及桥架
21.5 隧道内防护与装饰
本细则用词说明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隧道控制要素
4 隧道总体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隧道位置的选择
4.3 隧道线形设计
4.4 隧道设置形式的选择
5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
5.1 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5.2 隧道净空断面
6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6.1 一般规定
6.2 围岩分级指标
6.3 围岩分级方法
6.4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7 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7.1 一般规定
7.2 石材和砌体
7.3 混凝土和钢材
7.4 防水材料
7.5 注浆材料
7.6 其他隧道常用材料
8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8.1 一般规定
8.2 单洞隧道的围岩松散压力
8.3 连拱隧道围岩松散压力
8.4 小净距隧道围岩松散压力
8.5 深埋隧道围岩的形变压力
9 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
9.1 一般规定
9.2 隧道施工开挖过程的模拟
9.3 地层一结构法计算
9.4 隧道稳定性的判别
10 隧道支护的荷载一结构计算方法
10.1 一般规定
10.2 荷载的分类、计算与组合
10.3 隧道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
10.4 隧道支护结构的验算
11 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洞门设计
11.3 洞门墙计算
11.4 洞口景观设计
11.5 洞口构造物设计
12 明洞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2 明洞设计
12.3 明洞结构计算
13 隧道衬砌设计
13.1 一般规定
13.2 整体式衬砌设计
13.3 喷锚衬砌
13.4 单洞隧道复合式衬砌
13.5 小净距隧道复合式衬砌
13.6 连拱隧道复合式衬砌
13.7 抗水压复合式衬砌
13.8 支护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13.9 支护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构造规定
14 特殊地质隧道设计
14 1 滑坡地层隧道设计
14.2 岩溶地层隧道设计
14.3 瓦斯隧道设计
14.4 采空区隧道设计
14.5 高地应力地区隧道设计
14.6 膨胀性围岩隧道设计
14.7 黄土地区隧道设计
14.8 多年冻土地区隧道设计
14.9 放射性地层隧道设计
15 隧道抗震设计
15.1 一般规定
15.2 衬砌抗震设计
15.3 明洞及棚洞的抗震设计
15.4 洞门抗震设计
16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16.1 一般规定
16.2 超前支护措施设计
16.3 临时封闭措施设计
16.4 地表加固措施设计
16.5 排水措施设计
16.6 超前帷幕注浆设计
16.7 隧道注浆设计
17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
17.1 一般规定
17.2 隧道施工开挖方法设计
17.3 超前地质预报设计
17.4 施工中监控量测
17.5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
18 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
18.1 一般规定
18.2 防水系统设计
18.3 排水系统设计
18.4 寒冷和严寒地区排水设计
19 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
19.1 一般规定
19.2 路基
19.3 路面组成及类型
19.4 结构组合设计
19.5 接缝和面层配筋设计
20 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
20.1 一般规定
20.2 竖井
20.3 斜井
20.4 联络风道与送排风口
20.5 风机房与通风塔
20.6 施工辅助通道
21 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
21.1 车行横通道
21.2 人行横通道
21.3 主要设备洞室
21.4 电缆管沟及桥架
21.5 隧道内防护与装饰
本细则用词说明
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highway tunnel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