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后现代主义是世纪之交一道朴朔迷离的思想风景。本书把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置于后现代主义的坐标系中,回顾其弥漫播撒,追溯其西方缘起,铺陈当代中国知识状况的后现代境遇,表达一种反思的、审慎的现实关怀。
借助于后现代思想家的启示,本书考察了哲学、实践和人的发展历程,特别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实践观和人的观念,梳理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轨迹,批判地分析了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三大社会思潮。本书认为,无论是“回到马克思”还是“发展马克思”都是一个阐释和理解的过程,重要的是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促成理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后现代境遇
一、后现代在中国:氛围与意象
二、后现代的源起;问题与主义
三、后现代在中国;作为一种认知代码
四、马克思的凸显
第二章 哲学的终结
一、解构;德里达与马克思
二、后哲学;罗蒂与马克思
三、起向生活世界
第三章 实践的登场
一、文化实践;詹姆逊与马克思
二、实践反思;布迪厄与马克思
三、实践的逻辑
第四章 主体的命运
一、把人道主义,阿尔都塞与马克思
二、超越人道主义;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三、人的前景
第五章 文化身份的重构
一、保守主义及其误区
. 二、民族主义及其困境
三、自由主义及其局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后现代境遇
一、后现代在中国:氛围与意象
二、后现代的源起;问题与主义
三、后现代在中国;作为一种认知代码
四、马克思的凸显
第二章 哲学的终结
一、解构;德里达与马克思
二、后哲学;罗蒂与马克思
三、起向生活世界
第三章 实践的登场
一、文化实践;詹姆逊与马克思
二、实践反思;布迪厄与马克思
三、实践的逻辑
第四章 主体的命运
一、把人道主义,阿尔都塞与马克思
二、超越人道主义;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三、人的前景
第五章 文化身份的重构
一、保守主义及其误区
. 二、民族主义及其困境
三、自由主义及其局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