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大学计算机规划教材: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程》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高专层次软件、网络、信息及计算机相关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或认证考试等各种培训班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信息与数据
1.1.1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数据的基本概念
1.2数据库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1.4数据库系统
1.5数据库技术及发展
1.6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6.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6.2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技术及作用
1.7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习题1
第2章概念模型设计
2.1概念模型的基础知识
2.1.1数据模型
2.1.2信息的三种世界及其描述
2.1.3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2.1.4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2.2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2.1概念模型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2.2.2概念模型的设计步骤
2.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习题2
第3章逻辑模型设计
3.1逻辑模型的基础知识
3.1.1关系模型概述
3.1.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2关系数据库理论
3.2.1关系模式设计中的问题
3.2.2函数依赖
3.2.3范式
3.2.4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3.3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3.3.1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3.3.2数据模型的优化
3.3.3设计用户子模式45
3.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逻辑模型设计
习题3
第4章SQLServer2008的使用环境
4.1SQLServer2008简介
4.1.1SQLServer的发展历史
4.1.2SQLServer2008的版本类型
4.2启动SQLServer2008服务
4.3SQLServer2008的体系结构
4.4SQLServer2008管理工具
4.4.1SQLServer2008管理工具简介
4.4.2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集成环境
4.5SQLServer2008数据库概念
4.5.1SQLServer2008的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4.5.2SQLServer2008的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
4.6实训——修改登录密码及身份验证模式
习题4
第5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5.1数据库的创建
5.1.1使用SSMS创建数据库
5.1.2使用T—SQL语句创建用户数据库
5.2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5.2.1用SSMS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5.2.2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
5.3删除数据库
5.3.1使用SSMS删除数据库
5.3.2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5.4数据库操作
5.4.1分离数据库
5.4.2附加数据库
5.4.3数据库快照
5.5实训——创建学籍管理数据库
习题5
第6章表的创建与管理
6.1表的基本概念
6.2表的数据类型
6.3设计表
6.4创建表
6.4.1使用SSMS创建表
6.4.2使用T—SQL语句创建表
6.5修改表
6.5.1使用SSMS修改表
6.5.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
6.6查看表
6.6.1查看表属性
6.6.2查看表中存储的数据
6.6.3查看表与其他数据库对象的依赖关系
6.7删除表
6.7.1使用SSMS删除表
6.7.2使用T—SQL语句删除表
6.8生成数据表脚本
6.9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表的创建
习题6
第7章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7.1向表中添加数据
7.1.1使用SSMS向表中添加数据
7.1.2使用T—SQL语句向表中添加数据
7.2修改表中的数据
7.2.1使用SSMS修改表中的数据
7.2.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中的数据
7.3删除表中的数据
7.3.1使用SSMS删除表中的数据
7.3.2使用T—SQL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
7.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习题7
第8章数据查询
8.1关系代数
8.1.1传统的集合运算
8.1.2专门的关系运算
8.1.3用关系代数表示查询的例子
8.2查询语句SELECT
8.2.1单表查询
8.2.2连接查询
8.2.3嵌套查询
8.2.4集合查询
8.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查询操作
习题8
第9章视图
9.1视图的基础知识
9.1.1视图的基本概念
9.1.2视图的优点和缺点
9.2创建视图
9.2.1使用SSMS创建视图
9.2.2使用T—SQL语句创建视图
9.3查询视图数据
9.3.1使用SSMS查询视图
9.3.2使用T—SQL语句查询视图
9.4查看视图信息
9.5修改视图
9.5.1使用SSMS修改视图
9.5.2使用T—SQL语句修改视图
9.6通过视图修改表数据
9.7删除视图
9.7.1使用SSMS删除视图
9.7.2使用T—SQL语句删除视图
9.8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视图的创建
习题9
第10章索引
10.1索引的基础知识
10.1.1SQLServer中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10.1.2索引的优缺点
10.1.3索引的分类
10.1.4建立索引的原则
10.2创建索引
10.2.1使用SSMS创建索引
10.2.2使用T—SQL语句创建索引
10.3查看和修改索引
10.3.1使用SSMS查看和修改索引
10.3.2使用T—SQL语句查看和修改索引
10.4统计索引
10.5删除索引
10.5.1使用SSMS删除索引
10.5.2使用T—SQL语句删除索引
10.6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索引的创建
习题10
第11章T—SQL语言
11.1T—SQL语言简介
11.1.1SQL语言与T—SQL语言
11.1.2T—SQL语言的构成
11.2注释符和标识符
11.2.1注释符
11.2.2标识符
11.3常量与变量
11.3.1常量
11.3.2变量
11.4运算符与表达式
11.4.1运算符
11.4.2表达式
11.5流程控制语句
11.5.1BEGIN
11.5.2IF
11.5.3CASE语句
11.5.4循环语句
11.5.5无条件转向语句
11.5.6返回语句
11.5.7等待语句
11.6批处理与脚本
11.6.1批处理
11.6.2脚本
11.7游标及其使用
11.7.1声明游标
11.7.2使用游标
11.8函数
11.8.1标量函数
11.8.2用户自定义函数
11.9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自定义函数设计
习题11
第12章存储过程
12.1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
12.1.1存储过程的定义与特点
12.1.2存储过程的类型
12.2创建存储过程
12.2.1使用SSMS创建存储过程
12.2.2使用T—SQL语句创建存储过程
12.3执行存储过程
12.3.1执行不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12.3.2执行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12.4查看存储过程
12.4.1使用SSMS查看存储过程
12.4.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用户存储过程
12.5修改存储过程
12.5.1使用SSMS修改存储过程
12.5.2使用T—SQL语句修改存储过程
12.6删除存储过程
12.6.1使用SSMS删除存储过程
12.6.2使用T—SQL语句删除存储过程
12.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存储过程设计
习题12
第13章触发器
13.1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13.1.1触发器的类型
13.1.2触发器的优点
13.2创建触发器
13.2.1使用SSMS创建触发器
13.2.2使用T—SQL语句创建触发器
13.3查看触发器
13.3.1使用SSMS查看触发器源代码
13.3.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触发器信息
13.4修改触发器
13.4.1使用SSMS修改触发器
13.4.2使用T—SQL语句修改触发器
13.5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5.1使用SSMS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5.2使用T—SQL语句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6删除触发器
13.6.1使用SSMS删除触发器
13.6.2使用T—SQL语句删除触发器
13.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触发器设计
习题13
第14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
14.1数据库的安全性
14.1.1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14.1.2SQLServer2008的安全机制
14.1.3用户和角色管理
14.1.4权限管理
14.2数据库的完整性
14.2.1数据完整性的基本概念
14.2.2实体完整性的实现
14.2.3域完整性的实现
14.2.4参照完整性的实现
14.3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14.3.1基本概念
14.3.2备份数据库
14.3.3恢复数据库
14.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习题14
第15章LINQ技术
15.1LINQ技术概述
15.1.1LINQ的含义
15.1.2LINQ构架
15.2LINQ与Web应用程序
15.2.1创建使用LINQ的Web应用程序
15.2.2基本的LINQ数据查询
15.2.3LINQ数据源
15.3LINQ查询语法
15.3.1LINQ查询语法概述
15.3.2from查询子句
15.3.3where条件子句
15.3.4select选择子句
15.3.5group分组子句
15.3.6orderby排序子句
15.3.7into连接子句
15.3.8join连接子句
15.3.9let临时表达式子句
15.4LINQ查询操作
15.4.1投影操作
15.4.2筛选操作
15.4.3排序操作
15.4.4聚合操作
15.5使用LINQ查询和操作数据库
15.5.1插入数据
15.5.2修改数据
15.5.3删除数据
15.6实训——使用LINQ更新表记录
习题15
参考文献
1.1信息与数据
1.1.1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数据的基本概念
1.2数据库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1.4数据库系统
1.5数据库技术及发展
1.6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6.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6.2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技术及作用
1.7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习题1
第2章概念模型设计
2.1概念模型的基础知识
2.1.1数据模型
2.1.2信息的三种世界及其描述
2.1.3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2.1.4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2.2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2.1概念模型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2.2.2概念模型的设计步骤
2.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习题2
第3章逻辑模型设计
3.1逻辑模型的基础知识
3.1.1关系模型概述
3.1.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2关系数据库理论
3.2.1关系模式设计中的问题
3.2.2函数依赖
3.2.3范式
3.2.4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3.3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3.3.1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3.3.2数据模型的优化
3.3.3设计用户子模式45
3.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逻辑模型设计
习题3
第4章SQLServer2008的使用环境
4.1SQLServer2008简介
4.1.1SQLServer的发展历史
4.1.2SQLServer2008的版本类型
4.2启动SQLServer2008服务
4.3SQLServer2008的体系结构
4.4SQLServer2008管理工具
4.4.1SQLServer2008管理工具简介
4.4.2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集成环境
4.5SQLServer2008数据库概念
4.5.1SQLServer2008的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4.5.2SQLServer2008的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
4.6实训——修改登录密码及身份验证模式
习题4
第5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5.1数据库的创建
5.1.1使用SSMS创建数据库
5.1.2使用T—SQL语句创建用户数据库
5.2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5.2.1用SSMS查看和修改数据库
5.2.2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
5.3删除数据库
5.3.1使用SSMS删除数据库
5.3.2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5.4数据库操作
5.4.1分离数据库
5.4.2附加数据库
5.4.3数据库快照
5.5实训——创建学籍管理数据库
习题5
第6章表的创建与管理
6.1表的基本概念
6.2表的数据类型
6.3设计表
6.4创建表
6.4.1使用SSMS创建表
6.4.2使用T—SQL语句创建表
6.5修改表
6.5.1使用SSMS修改表
6.5.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
6.6查看表
6.6.1查看表属性
6.6.2查看表中存储的数据
6.6.3查看表与其他数据库对象的依赖关系
6.7删除表
6.7.1使用SSMS删除表
6.7.2使用T—SQL语句删除表
6.8生成数据表脚本
6.9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表的创建
习题6
第7章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7.1向表中添加数据
7.1.1使用SSMS向表中添加数据
7.1.2使用T—SQL语句向表中添加数据
7.2修改表中的数据
7.2.1使用SSMS修改表中的数据
7.2.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中的数据
7.3删除表中的数据
7.3.1使用SSMS删除表中的数据
7.3.2使用T—SQL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
7.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输入与维护
习题7
第8章数据查询
8.1关系代数
8.1.1传统的集合运算
8.1.2专门的关系运算
8.1.3用关系代数表示查询的例子
8.2查询语句SELECT
8.2.1单表查询
8.2.2连接查询
8.2.3嵌套查询
8.2.4集合查询
8.3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查询操作
习题8
第9章视图
9.1视图的基础知识
9.1.1视图的基本概念
9.1.2视图的优点和缺点
9.2创建视图
9.2.1使用SSMS创建视图
9.2.2使用T—SQL语句创建视图
9.3查询视图数据
9.3.1使用SSMS查询视图
9.3.2使用T—SQL语句查询视图
9.4查看视图信息
9.5修改视图
9.5.1使用SSMS修改视图
9.5.2使用T—SQL语句修改视图
9.6通过视图修改表数据
9.7删除视图
9.7.1使用SSMS删除视图
9.7.2使用T—SQL语句删除视图
9.8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视图的创建
习题9
第10章索引
10.1索引的基础知识
10.1.1SQLServer中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10.1.2索引的优缺点
10.1.3索引的分类
10.1.4建立索引的原则
10.2创建索引
10.2.1使用SSMS创建索引
10.2.2使用T—SQL语句创建索引
10.3查看和修改索引
10.3.1使用SSMS查看和修改索引
10.3.2使用T—SQL语句查看和修改索引
10.4统计索引
10.5删除索引
10.5.1使用SSMS删除索引
10.5.2使用T—SQL语句删除索引
10.6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索引的创建
习题10
第11章T—SQL语言
11.1T—SQL语言简介
11.1.1SQL语言与T—SQL语言
11.1.2T—SQL语言的构成
11.2注释符和标识符
11.2.1注释符
11.2.2标识符
11.3常量与变量
11.3.1常量
11.3.2变量
11.4运算符与表达式
11.4.1运算符
11.4.2表达式
11.5流程控制语句
11.5.1BEGIN
11.5.2IF
11.5.3CASE语句
11.5.4循环语句
11.5.5无条件转向语句
11.5.6返回语句
11.5.7等待语句
11.6批处理与脚本
11.6.1批处理
11.6.2脚本
11.7游标及其使用
11.7.1声明游标
11.7.2使用游标
11.8函数
11.8.1标量函数
11.8.2用户自定义函数
11.9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自定义函数设计
习题11
第12章存储过程
12.1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
12.1.1存储过程的定义与特点
12.1.2存储过程的类型
12.2创建存储过程
12.2.1使用SSMS创建存储过程
12.2.2使用T—SQL语句创建存储过程
12.3执行存储过程
12.3.1执行不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12.3.2执行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12.4查看存储过程
12.4.1使用SSMS查看存储过程
12.4.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用户存储过程
12.5修改存储过程
12.5.1使用SSMS修改存储过程
12.5.2使用T—SQL语句修改存储过程
12.6删除存储过程
12.6.1使用SSMS删除存储过程
12.6.2使用T—SQL语句删除存储过程
12.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存储过程设计
习题12
第13章触发器
13.1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13.1.1触发器的类型
13.1.2触发器的优点
13.2创建触发器
13.2.1使用SSMS创建触发器
13.2.2使用T—SQL语句创建触发器
13.3查看触发器
13.3.1使用SSMS查看触发器源代码
13.3.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查看触发器信息
13.4修改触发器
13.4.1使用SSMS修改触发器
13.4.2使用T—SQL语句修改触发器
13.5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5.1使用SSMS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5.2使用T—SQL语句禁用与启用触发器
13.6删除触发器
13.6.1使用SSMS删除触发器
13.6.2使用T—SQL语句删除触发器
13.7实训——学籍管理系统触发器设计
习题13
第14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
14.1数据库的安全性
14.1.1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14.1.2SQLServer2008的安全机制
14.1.3用户和角色管理
14.1.4权限管理
14.2数据库的完整性
14.2.1数据完整性的基本概念
14.2.2实体完整性的实现
14.2.3域完整性的实现
14.2.4参照完整性的实现
14.3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14.3.1基本概念
14.3.2备份数据库
14.3.3恢复数据库
14.4实训——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习题14
第15章LINQ技术
15.1LINQ技术概述
15.1.1LINQ的含义
15.1.2LINQ构架
15.2LINQ与Web应用程序
15.2.1创建使用LINQ的Web应用程序
15.2.2基本的LINQ数据查询
15.2.3LINQ数据源
15.3LINQ查询语法
15.3.1LINQ查询语法概述
15.3.2from查询子句
15.3.3where条件子句
15.3.4select选择子句
15.3.5group分组子句
15.3.6orderby排序子句
15.3.7into连接子句
15.3.8join连接子句
15.3.9let临时表达式子句
15.4LINQ查询操作
15.4.1投影操作
15.4.2筛选操作
15.4.3排序操作
15.4.4聚合操作
15.5使用LINQ查询和操作数据库
15.5.1插入数据
15.5.2修改数据
15.5.3删除数据
15.6实训——使用LINQ更新表记录
习题15
参考文献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