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余治平著

分类号:

ISBN:978710003891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对董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以“信念”作为董学的本体,进而把“信”确定为“天”,以“天”为董学的立足点。作者认为,天道本体始终活在中国人的信念世界里,中国人信天甚于信自己,董学中的本体思想于是在作者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阐发。 <

目录

导 言
第一部 天如何能够成为人心信念本体
第一篇 哲学视野下的本体追寻——宇宙本体、知性本体、生存本体与信念本体
 1.1 本体与本真、本无、本心
 1.2 传统西方哲学的知性本体
 1.3 生存论的突起与本体论的解构
 1.4 安身立命的信念本体
 1.5 天:董仲舒哲学的信念本体
 1.6 天的信念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第二篇 汉初的时代、学术与儒学的新使命
 2.1 汉帝国的初建
 2.2 学术的复苏与再度繁荣
 2.3 百家争鸣之后的大融合——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例
 2.4 董仲舒:“天人三策”与《春秋繁露》
第三篇 崇天、敬天、畏天:儒学立场上的信念本体
 3.1 作为宇宙总体结构的天道
 3.2 人性化与伦理化的天道
 3.3 唯天为大:对信念本体的尊崇与敬畏
第二部 作为信念本体之天的哲学建构
第四篇 阴阳五行的哲学提升
. 4.1 阴阳之道:尊卑、经权、合别与中和生成
 4.2 五行:位次顺逆与比相生、间相胜
 4.3 以五行推阴阳及其与天、地、人的整合
第五篇 性情形上地位的最初确立
 5.1 董仲舒对性情的形上建构:以阴阳释性情
 5.2 性情与善恶:性禾善米说
 5.3 “中民之性”与王道教化的作用
 5.4 儒学哲学的特有门径:性情形而上学
第六篇 物莫无邻、以类相召的感应思想
 6.1 感应思想之源流考略
 6.2 董仲舒感应思想的基本内容
  6.2.1 天道各以其类动
  6.2.2 由阴阳性情而感通
  6.2.3 人副天数
  6.2.4 求雨、止雨之术
  6.2.5 因五行而用事
 6.3 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及其历史影响
 6.4 沟通与感通:从理性逻各斯到感性想像力
第三部 天道信念向生活世界与历史哲学的渗透
第七篇 天人相与之际的伦常世界
 7.1 董仲舒的“五常”之道
  7.1.1 “天,仁也”与“仁,天心”
  7.1.2 仁在爱人,义在正我
  7.1.3 礼:继天地,体阴阳
  7.1.4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
  7.1.5 正道、修理与“利以遗民”
 7.2 孝:源自于天的人世序则
 7.3 名:顺于天,生于真
 7.4 “治身不敢违天”与儒家的性教育思想
 7.5 德莫大于和,道莫正于中
第八篇 终始转移的历史哲学观念
 8.1 “十如更始”与数的宇宙生成论性质
 8.2 终而复始、穷则返本
 8.3 时间与历史、与生活世界
第九篇 帝国政治哲学与圣王行动指南
 9.1 “王”之新解:“王道通三”与“王者配天”
 9.2 帝国政制建构的基本法则:“官制象天”
 9.3 为政之本:“任德而不任刑”
 9.4 经权、常变的政治辩证法
 9.5 董仲舒的重民思想与治民理念
  9.5.1 君为民心、民为君体
  9.5.2 “先富之而后加教”的治国路线
 9.6 关于“大一统”的考辨
余论 关于董学的未尽话题
 1 董仲舒与春秋公羊之学
 2 董学的圣、王之合与新儒学批判
 3 从“大三角”、“两张皮”到“熔入一炉”——董仲舒思想对重构中国哲学的启示
后 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