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习惯,渗透进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至于每一个的生活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它们的影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力摒弃了那些落后迷信的东西,本着介绍民风民俗的立场,从年节、婚嫁、生育、寿辰、文书等多个方面对风俗进行了介绍。
目录
5.百日礼
中华少数民族简表
2.春节习俗
3.春联
1.说媒
中华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2.装定及报吉帖
5.贺词
3.三朝礼
7.成年礼
干支纪年与公历生肖对照表
9.强仕
13.耳顺
6.挽带
1.传统婚礼服饰
五、中秋节
2.重阳节习俗
六十花甲子纳音表
第一篇 中华民俗历法
二、天干地支
四、气侯节令
一、春节
1.春节的来历
3.过礼
三、阴阳五行
一、受孕
二、寿辰常见习俗
三、民间长寿之道
中国能看到的日、月食时间表(北京时)
五、七十二候
七、中外节令备览
1.中秋节的来历
2.中秋习俗
近百年中西纪年对照表
第二篇 节日
1.元宵节的来历
一、阳历和阴历
5.迎亲
3.吉祥数字
2.唁电
8.遗嘱
国内外节日、纪念日表
1.重阳节的来历
7.婚宴
3.婚嫁彩礼帖
6.贺幛
三、生产
1.报喜
六、节气和气象的农谚
三、清明节
四、端午节
2.相亲
8.闹房
第五篇 寿辰
6.弱冠
二、元宵节
1.清明节的来历
2.清明习俗
2.端午习俗
第三篇 婚嫁
2.择期
4.请柬
2.元宵习俗
六、重阳节
2.贺幛
2.垂髫
10.天命
3.寿联
5.挽幛
1.端午节的来历
一、婚姻程序
1.合婚
第四篇 生育
1.请柬
4.豆蔻
1.寿柬
4.择期
二、婚姻择吉
6.周岁礼
3.入殓
第七篇 庆贺
2.耳饰
6.年龄禁忌
6.拜堂
四、诞生礼俗
7.吊唁
7.哀悼唁慰信
2.体形协调
2.西式婚礼服饰
15.豆腐
9.回门
五、诞生文体礼仪
2.龟鹤鹿
1.总角
11.艾
五、祝寿文体礼仪
三、婚事文体
四、古时寿诞用语释义
3.及笄
5.破瓜
15.古稀
2.报丧
6.居丧
1.求婚及庚帖
2.取名
9.出殡
9.墓碑文
一、服饰的种类
4.腕饰和指饰
16.王致和臭豆腐
二、护胎
4.满月礼
14.耆
4.悼词
一、饮食习俗
1.涮羊肉
7.鱼丸
一、祝寿常识
一、传统丧葬礼俗
第九篇 饮食
13.皮蛋
23.桂花酒
一、禁忌产生的原因
二、民间主要禁忌
1.寿星图
16.耄耋
3.祭文
13.挽联
3.五味调和之俗
11.烤乳猪
20.爆米花
7.而立
8.不惑
12.花甲
1.送终
5.搁棺
8.接三
3.乔迁文体礼仪
第六篇 丧葬
10.落葬
一、贺开业
3.颈饰
17.麻婆豆腐
19.冰糖葫芦
27.沪州老窖
4.守铺
三、常服与礼服
24.茅台酒
一、介绍方式
1.站相
4.吃相
1.入寺的规矩
11.居丧
二、丧葬文体礼俗
第八篇 服饰
五、首饰
3.叫化鸡
9.南京板鸭
18.虎皮毛豆腐
1.讣告
二、贺新居
5.其他
二、饮食名目的由来
5.纸包鸡
8.北京烤鸭
25.五粮液
10.墓碑联
1.开业庆典礼仪
2.开业文体礼仪
1.色彩协调
3.新式婚礼服饰
1.发饰
6.武昌鱼
11.墓碑匾额
4.个性原则
2.烤全羊
10.烤羊肉串
8.行为禁忌
9.语言禁忌
12.农事禁忌
12.祭轴称呼
二、服饰的原则
四、婚服与素服
1.南北饮食差异
22.米酒
26.西凤酒
第十篇 禁忌
1.建房庆典礼仪
2.建房文体礼仪
3.场合的协调
4.糊涂烤鸡
3.居住禁忌
15.祖灵禁忌
22.婚姻禁忌
4.素服
2.民间烹饪技法
12.佛手点心
三、言语谈吐
二、信函类
3.启事
2.农家春联
14.无锡排骨
21.杜康酒
二、相互问候
5.待客礼仪
1.经法名词
3.专用婚联
5.贺冬日生子联
28.剑南春
1.亲友往来
7.求愿的方法
1.贺生子通用联
1.男寿通用联
7.夫妇双寿联
6.挽母联
29.铁观音茶
1.服饰禁忌
14.戏业禁忌
17.植物禁忌
5.礼貌动作
6.吸烟礼节
4.合掌的方法
三、地方特色食品
4.行旅禁忌
1.态度诚恳
4.注意避讳
5.礼拜的方法
9.忏悔的方式
2.贺春日生子联
1.中国八大菜系
第十二篇 佛庙常识
27.挽姐妹联
六、开业对联
1.通用联
14.旅店联
19.保险公司联
2.各地名吃
11.妇女禁忌
20.数字禁忌
3.语调要平和
2.佛教菩萨简介
2.情书
1.合同
2.饮食禁忌
3.上香的方法
一、春节对联
2.时令婚联
4.婚联横批
6.贺双生子联
10.辈份寿联
5.人名禁忌
7.交往禁忌
8.约会与聚会
一、佛教常识
10.念珠的作用
第十三篇 实用文体
1.名片
10.服药禁忌
19.节日禁忌
2.邻里之间
3.同事相处
二、佛教祭拜常识
6.礼佛发愿词
7.贺生女联
13.经商禁忌
18.天象禁忌
五、交际行为
三、生育对联
3.贺夏日生子联
8.贺生孙联
14.挽叔、伯联
16.动物禁忌
21.行业禁忌
3.走姿
2.礼佛的方法
4.军伍春联
8.医疗卫生春联
22.挽师联
第十一篇 日常礼仪
7.探病与凭吊
3.封包笺
1.通用春联
1.通用婚联
4.贺秋日生子联
6.月序女春联
2.用语谦和
四、行为举止
2.坐相
4.上门造访礼仪
8.念佛的方法
一、柬帖类
2.请柬
6.庆贺与饯别
6.教育春联
10.春联横批
8.分龄双寿联
1.通用挽联
3.挽女联
9.挽师友联
4.贺卡
3.业务信函
4.礼仪电报
12.寿联横批
8.挽岳母联
16.挽舅父联
29.挽舅母联
1.家书
第十四篇 对联选集
5.分龄女寿联
2.挽男联
11.挽妻联
23.挽早亡而又无子者联
6.帽店联
三、契据类
2.条据
四、告启类
2.捷报 (喜报)
9.银行商贸春联
17.挽婿联
1.元旦对联
1.海报
7.体育春联
四、寿辰对联
9.月序双寿联
10.挽夫联
31.挽嫂联
2.百货商店联
3.机关团体春联
二、婚嫁对联
4.挽英烈联
13.挽岳祖联
1.贺新居落成
5.工交厂矿春联
4.女寿通用联
25.挽岳祖母、曾祖母联
9.钟表店联
11.银行联
20.豆腐店联
22.灯具店联
2.分龄男寿联
3.月序男寿联
15.挽侄联
18.挽(内、襟)兄弟及徒弟联
26.挽婶母联
11.各界寿联
5.挽父联
2.迁居对联
7.重阳对联
五、丧葬对联
21.挽友人联
28.挽外祖母联
13.药店联
3.清明对联
7.挽岳父联
24.挽祖母联
3.纺织品商店联
八、节日对联
5.中秋对联
8.教师节联
12.挽祖父联
20.挽子联
10.眼镜店联
21.扇店联
19.妻自挽并示子联
16.酒店联
2.元宵对联
30.挽姨母联
32.挽友妻联
5.服装店联
23.戏剧业联
附一:传统称谓
33.挽联横批
8.化妆品店联
18.饭店联
24.书店联
6.国庆对联
4.缝纫店联
25.医业联
7.鞋店联
七、新居对联
12.理发店联
17.茶馆联
九、名胜对联
15.糖果、食品店联
3.横批
4.端午对联
9.七夕节联
10.节日联横批
中华少数民族简表
2.春节习俗
3.春联
1.说媒
中华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2.装定及报吉帖
5.贺词
3.三朝礼
7.成年礼
干支纪年与公历生肖对照表
9.强仕
13.耳顺
6.挽带
1.传统婚礼服饰
五、中秋节
2.重阳节习俗
六十花甲子纳音表
第一篇 中华民俗历法
二、天干地支
四、气侯节令
一、春节
1.春节的来历
3.过礼
三、阴阳五行
一、受孕
二、寿辰常见习俗
三、民间长寿之道
中国能看到的日、月食时间表(北京时)
五、七十二候
七、中外节令备览
1.中秋节的来历
2.中秋习俗
近百年中西纪年对照表
第二篇 节日
1.元宵节的来历
一、阳历和阴历
5.迎亲
3.吉祥数字
2.唁电
8.遗嘱
国内外节日、纪念日表
1.重阳节的来历
7.婚宴
3.婚嫁彩礼帖
6.贺幛
三、生产
1.报喜
六、节气和气象的农谚
三、清明节
四、端午节
2.相亲
8.闹房
第五篇 寿辰
6.弱冠
二、元宵节
1.清明节的来历
2.清明习俗
2.端午习俗
第三篇 婚嫁
2.择期
4.请柬
2.元宵习俗
六、重阳节
2.贺幛
2.垂髫
10.天命
3.寿联
5.挽幛
1.端午节的来历
一、婚姻程序
1.合婚
第四篇 生育
1.请柬
4.豆蔻
1.寿柬
4.择期
二、婚姻择吉
6.周岁礼
3.入殓
第七篇 庆贺
2.耳饰
6.年龄禁忌
6.拜堂
四、诞生礼俗
7.吊唁
7.哀悼唁慰信
2.体形协调
2.西式婚礼服饰
15.豆腐
9.回门
五、诞生文体礼仪
2.龟鹤鹿
1.总角
11.艾
五、祝寿文体礼仪
三、婚事文体
四、古时寿诞用语释义
3.及笄
5.破瓜
15.古稀
2.报丧
6.居丧
1.求婚及庚帖
2.取名
9.出殡
9.墓碑文
一、服饰的种类
4.腕饰和指饰
16.王致和臭豆腐
二、护胎
4.满月礼
14.耆
4.悼词
一、饮食习俗
1.涮羊肉
7.鱼丸
一、祝寿常识
一、传统丧葬礼俗
第九篇 饮食
13.皮蛋
23.桂花酒
一、禁忌产生的原因
二、民间主要禁忌
1.寿星图
16.耄耋
3.祭文
13.挽联
3.五味调和之俗
11.烤乳猪
20.爆米花
7.而立
8.不惑
12.花甲
1.送终
5.搁棺
8.接三
3.乔迁文体礼仪
第六篇 丧葬
10.落葬
一、贺开业
3.颈饰
17.麻婆豆腐
19.冰糖葫芦
27.沪州老窖
4.守铺
三、常服与礼服
24.茅台酒
一、介绍方式
1.站相
4.吃相
1.入寺的规矩
11.居丧
二、丧葬文体礼俗
第八篇 服饰
五、首饰
3.叫化鸡
9.南京板鸭
18.虎皮毛豆腐
1.讣告
二、贺新居
5.其他
二、饮食名目的由来
5.纸包鸡
8.北京烤鸭
25.五粮液
10.墓碑联
1.开业庆典礼仪
2.开业文体礼仪
1.色彩协调
3.新式婚礼服饰
1.发饰
6.武昌鱼
11.墓碑匾额
4.个性原则
2.烤全羊
10.烤羊肉串
8.行为禁忌
9.语言禁忌
12.农事禁忌
12.祭轴称呼
二、服饰的原则
四、婚服与素服
1.南北饮食差异
22.米酒
26.西凤酒
第十篇 禁忌
1.建房庆典礼仪
2.建房文体礼仪
3.场合的协调
4.糊涂烤鸡
3.居住禁忌
15.祖灵禁忌
22.婚姻禁忌
4.素服
2.民间烹饪技法
12.佛手点心
三、言语谈吐
二、信函类
3.启事
2.农家春联
14.无锡排骨
21.杜康酒
二、相互问候
5.待客礼仪
1.经法名词
3.专用婚联
5.贺冬日生子联
28.剑南春
1.亲友往来
7.求愿的方法
1.贺生子通用联
1.男寿通用联
7.夫妇双寿联
6.挽母联
29.铁观音茶
1.服饰禁忌
14.戏业禁忌
17.植物禁忌
5.礼貌动作
6.吸烟礼节
4.合掌的方法
三、地方特色食品
4.行旅禁忌
1.态度诚恳
4.注意避讳
5.礼拜的方法
9.忏悔的方式
2.贺春日生子联
1.中国八大菜系
第十二篇 佛庙常识
27.挽姐妹联
六、开业对联
1.通用联
14.旅店联
19.保险公司联
2.各地名吃
11.妇女禁忌
20.数字禁忌
3.语调要平和
2.佛教菩萨简介
2.情书
1.合同
2.饮食禁忌
3.上香的方法
一、春节对联
2.时令婚联
4.婚联横批
6.贺双生子联
10.辈份寿联
5.人名禁忌
7.交往禁忌
8.约会与聚会
一、佛教常识
10.念珠的作用
第十三篇 实用文体
1.名片
10.服药禁忌
19.节日禁忌
2.邻里之间
3.同事相处
二、佛教祭拜常识
6.礼佛发愿词
7.贺生女联
13.经商禁忌
18.天象禁忌
五、交际行为
三、生育对联
3.贺夏日生子联
8.贺生孙联
14.挽叔、伯联
16.动物禁忌
21.行业禁忌
3.走姿
2.礼佛的方法
4.军伍春联
8.医疗卫生春联
22.挽师联
第十一篇 日常礼仪
7.探病与凭吊
3.封包笺
1.通用春联
1.通用婚联
4.贺秋日生子联
6.月序女春联
2.用语谦和
四、行为举止
2.坐相
4.上门造访礼仪
8.念佛的方法
一、柬帖类
2.请柬
6.庆贺与饯别
6.教育春联
10.春联横批
8.分龄双寿联
1.通用挽联
3.挽女联
9.挽师友联
4.贺卡
3.业务信函
4.礼仪电报
12.寿联横批
8.挽岳母联
16.挽舅父联
29.挽舅母联
1.家书
第十四篇 对联选集
5.分龄女寿联
2.挽男联
11.挽妻联
23.挽早亡而又无子者联
6.帽店联
三、契据类
2.条据
四、告启类
2.捷报 (喜报)
9.银行商贸春联
17.挽婿联
1.元旦对联
1.海报
7.体育春联
四、寿辰对联
9.月序双寿联
10.挽夫联
31.挽嫂联
2.百货商店联
3.机关团体春联
二、婚嫁对联
4.挽英烈联
13.挽岳祖联
1.贺新居落成
5.工交厂矿春联
4.女寿通用联
25.挽岳祖母、曾祖母联
9.钟表店联
11.银行联
20.豆腐店联
22.灯具店联
2.分龄男寿联
3.月序男寿联
15.挽侄联
18.挽(内、襟)兄弟及徒弟联
26.挽婶母联
11.各界寿联
5.挽父联
2.迁居对联
7.重阳对联
五、丧葬对联
21.挽友人联
28.挽外祖母联
13.药店联
3.清明对联
7.挽岳父联
24.挽祖母联
3.纺织品商店联
八、节日对联
5.中秋对联
8.教师节联
12.挽祖父联
20.挽子联
10.眼镜店联
21.扇店联
19.妻自挽并示子联
16.酒店联
2.元宵对联
30.挽姨母联
32.挽友妻联
5.服装店联
23.戏剧业联
附一:传统称谓
33.挽联横批
8.化妆品店联
18.饭店联
24.书店联
6.国庆对联
4.缝纫店联
25.医业联
7.鞋店联
七、新居对联
12.理发店联
17.茶馆联
九、名胜对联
15.糖果、食品店联
3.横批
4.端午对联
9.七夕节联
10.节日联横批
中国婚丧喜庆对联民俗礼仪大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