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美术

副标题:无

作   者:巫鸿

分类号:

ISBN:978710805297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部文集和《礼仪中的美术》都由三联书店出版,但涵盖的历史时期和讨论的美术作品则有早晚和性质的不同。前者有着比较明确的历史框架和内容的凝聚感,本集则以概念和方法为主导,所关注的是这些概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总的说来,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开阔美术史研究的思维,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从这个角度看,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开放性的:其目的不在于达到某个铁定的结论,而是希望引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目录

上编 时空的形象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2008)
“复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复古的语境
对往昔的“历史化”
“意图”的模式
尾声:复古和历史叙事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2007)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和枯树:怀古的诗画
迹:景中痕
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2003)
两种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属性
碑帖鉴定
时间的纪念碑:巨形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2003)
传统中国的计时与报时
北京的钟、鼓楼
尾声:西式钟楼
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国艺术中“仙山”的开创
仙山绘画及其发展
仙山在中国绘画中的“个性化”
黄山摄影
中编 观念的再现
东亚墓葬艺术反思:一个有关方法论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间性
物质性
时间性
结论
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2006)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三种典型中国艺术传统(2003)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1995)
空间,场所
界框,图饰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图像空间,转喻(metonymic)
诗意空间,隐喻(metaphor)
视觉叙事,窥视
超级图画(meta-picture)
幻象,幻觉艺术,幻化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1997)
想象之建筑:曹雪芹太虚幻境中的“十二钗”
十二美人的图像志:人物、道具、组合、活动、观众、幻视
帝国的女性空间: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及圆明园《园景十二咏》
下编 图像的释读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2003)
图像志、图像学(iconography/iconology)
风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1996)
范式之一:叙事性手卷画中的屏风
范式之二:《重屏图》和图画幻象
范式之三:山水画屏和心象
终曲:素屏
关于绘画的绘画:闵齐假《西厢记》插图的启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变装肖像”(1995)
跋 绘画的“历史物质性”(2004)
文章出处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时空中的美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