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06年年初,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召开了第二届东岳论坛,以春节作为议题,讨论了节日的习俗惯例、节日的结构及其表现形式。一些与会学还特别分析了年俗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第二届东岳论坛的一个分会场,专门探讨了涉及民俗博物馆的相关议题。本书就是本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目录

序一 刘魁立
序二 宋兆麟
上编节日习俗的惯制、结构与精神表现中国春节传统行事:祭典与庆典的严密组合 乌丙安
爆竹与左义长——中国古代年俗影响日本的一个侧面 刘晓峰
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 刘宗迪
春节——祭祀的节日 萧放
唐人的年节 张勃
《荆楚岁时记》“人日”文本辨证 李道和
漫议节假日游艺娱乐 曲彦斌
狗年话春节 李露露
传统节日是民族凝聚的巨大力量 赵书
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 吴效群
年节习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王作楫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高巍
年俗文化的地方性节日母题与文化轴心——藏历新年的文化分析 林继富
“阿nia阿兰比”——锡伯族春节 柯佳
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 叶春生
石家庄市年俗现状调查 袁学骏
村落的拜年礼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以河北省景县黄庄拜年习俗为例 黄涛
年节习俗的保护与特定载体的利用 高春利
失衡与认同:从京东高碑店村的节日传统看民俗文化的地方性表现 康丽 关昕
下编民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谈谈民俗博物馆的当务之急 宋兆麟
加强理论研究,做好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夏路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民俗类博物馆主体角色缺失的讨论 刘卫国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敏杰
浅谈民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自我完善 段德融
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提高全民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尹晓华
“许真君崇拜”的抢救保护 梅联华
从《贵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及价值 马旭铭
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与陈列对民俗文物及其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们发延
博物馆应加大民俗文物的抢救保护力度 常素霞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与保护管理初探 安尼瓦尔·哈斯木
民俗博物馆建设和民俗文物保护之我见 韩林
探讨民俗文物的研究 李彩萍
浅论民俗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滕瑜华
再谈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环境——兼谈博物馆的环境教育 赵冬菊
民俗展的陈列语言及氛围 张杰
首博老北京民俗展三部曲——兼论展览的总体设计 沈平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