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井冈山

副标题:无

作   者:余伯流,陈钢著

分类号:

ISBN:978721002819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天下第一山”(朱德语)。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井风山开始,武装打造了一个红彤彤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东方大国。经过76年的世纪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与淬砺,人们现在已越来越清晰地取得一种共识。 1927年毛泽东引兵井冈,“做革命的山大王”;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殷切嘱咐“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毛泽东革命生涯中两次重大转折,都与井冈山相关联。本书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在井冈山这一特殊环境中展现的革命豪情、政治智慧、英雄气概,表现了毛泽东鲜明的个性和富有魅力的人格。

目录

引言 毛泽东崛起之谜
“我要上山结义绿林朋友”
浏阳遇险
秋暴揭竿而起
做“革命的山大王”
三湾改编
古城决策
情溶“鸿门宴”
大汾遭袭
象山庵聚义
割据创业
坚苦垂范
改造袁、王部队
茶陵、遂川、宁冈一片红
“没接到朱德,接到个萧克”
朱毛会师
惊呼“吃饭大难”
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书生剑道
古庵情缘
投身土地革命
打败江西“两只羊”
与“钦差大臣”的抗争
虎落平阳
永新困敌
迎还红军大队
诗心勃发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建设巩固的军事根据地
重组前委
喜迎红五军上山
“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
湘赣敌军“会剿”
柏路定计:“围魏救赵”
“没有理由杀袁、王嘛”
率军出击赣南
“此是东井冈”
抵制中央“二月来信”错误指示
理论创新:中国革命道路思想框架的形成
召开“二七”陂头会议
袁、王之死
坚信“边界红旗子不倒”
挥师吉安的重大胜利
情系江西红土地
从梅林之约到井冈寻故
夜宿茶陵
八角楼一瞥
“这就是黄洋界”
下榻茨坪宾馆
黄昏漫步
畅谈井冈山斗争史
殷嘱“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井冈山”
点数井冈山战友
挥写《重上井冈山》
接见袁、王遗孀和当地干群
别了,井冈山!
后记
引言 毛泽东崛起之谜
“我要上山结义绿林朋友”
浏阳遇险
秋暴揭竿而起
做“革命的山大王”
三湾改编
古城决策
情溶“鸿门宴”
大汾遭袭
象山庵聚义
割据创业
坚苦垂范
改造袁、王部队
茶陵、遂川、宁冈一片红
“没接到朱德,接到个萧克”
朱毛会师
惊呼“吃饭大难”
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书生剑道
古庵情缘
投身土地革命
打败江西“两只羊”
与“钦差大臣”的抗争
虎落平阳
永新困敌
迎还红军大队
诗心勃发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建设巩固的军事根据地
重组前委
喜迎红五军上山
“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
湘赣敌军“会剿”
柏路定计:“围魏救赵”
“没有理由杀袁、王嘛”
率军出击赣南
“此是东井冈”
抵制中央“二月来信”错误指示
理论创新:中国革命道路思想框架的形成
召开“二七”陂头会议
袁、王之死
坚信“边界红旗子不倒”
挥师吉安的重大胜利
情系江西红土地
从梅林之约到井冈寻故
夜宿茶陵
八角楼一瞥
“这就是黄洋界”
下榻茨坪宾馆
黄昏漫步
畅谈井冈山斗争史
殷嘱“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井冈山”
点数井冈山战友
挥写《重上井冈山》
接见袁、王遗孀和当地干群
别了,井冈山!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毛泽东与井冈山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