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及其延伸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延生著

分类号:

ISBN:97878021408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易》曰∶“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为之象”。 “观象系辞,圣人则之”。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观其象而玩其辞。” 由以上这些《易》着中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象”是研究易学的根本基础。再根据“易传”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论述,我们还可以知道,如果不熟悉易“象”及其各种表述方法与模式的话,就无法学习、研究、掌握易“理”。因为易“理”就是通过各种抽象的、具体的事物在一定时间、一定范畴、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一定方向位置等时空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象、状态及其变化,进行推导和论述的。如果没有直观或间接能感知到的事物形、“象”做为基础,就无法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感受、体会、总结、归纳出事物的规律性。也就无法学习、研究、掌握“易”“理”。 本书就是力图通过以抽象的八个“经卦”(基本卦)和卦中各爻及其位置所代表的各种具体事物形、“象”——即由“象数易学”这个角度,来论述易“象”及其各种变化规律。使研学易学者,对易“理”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为学会和掌握了易“象”及其规律,既使没有高明的老师教引,也能自行学习、掌握易学规律。否则,中国根据易象分类,再加上事物具体形象所创造出来的一字多音、一字多意有很大的内涵性的“象形”汉文字;以及由于,中国远古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方法上、语言或方言的特点上又与现今人们有很大差异,研学易学就更困难了。那往往只有靠高师们手把手的教引、传承才能学《易》了。可是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手段,往往又会受导师们对易学某些方面偏爱和偏好的理解,把学生们带入到某些偏激的研学易学的道路中,因此不易使学员们从易学广大悉备的全方位上来理解易学无处不在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性哲理。 远古时期,人们是没有飞机、火箭、火车、立交桥、收录机、电视机、星云、宇宙、黑洞、夸克、基本粒子等现代各种领域的形象和概念的。如今要想使用古时的易学道理来指导我们现今的实践,就不能不把古《易》在保持其原有意义基础上的易“象”(包括卦、爻之象) 及其变化与规律,进行适当的延伸。本书中的某些延伸【即“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包括“正”、“之”、“应”、“中”、“体用”、“各种爻卦的集合体中的上下、内外、前后、左右卦”等)、“爻位之象”、“本之卦”、“半象”、“互卦”及“互体”、“连互”、“反象”(包括“全卦的反卦”、“上下半反象”、“上下同时反象”)、“对象”(包括“全卦的对象”、“上下半对象”、“上下交易之象”)、“反对之象”等“爻变”、“卦变”、“象变”等规律与内涵意义】,就可以给读者一些启示。使易“理”能在现今时代中,仍能保持其科学性、实用性与真理性。

目录

一、爻象
导言
六画之象及其特点

之卦之象
参象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第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其他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分类综述吉、凶、悔、吝等辞在各卦爻之中的分布
卦占类
爻占类
卦爻道德举例
“十翼类”
易学象数理论是解释卦、彖、象、爻辞的依据(论文)
由爻象看六爻卦自身的分布构成
传统的“阳爻”在各爻位上的意义
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
传统的“阴爻”在各爻位上的意义
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
分类论述各卦爻之义
天文类









天衢
地理类



西山
岐山







西郊












大川







年月日时类
三年
三岁
十年
月望
三日
七日
巳日
庚日
终日
终朝

莫夜

人道类

天子

大君
王母
国君


大人


王臣
宫人






小子
长子
弟子

女子

丈夫
士夫
元夫
老夫
夫子


妇人
老妇

女妻





童仆

武人
幽人
旅人
君子
小人
匪人
恶人





史巫




主人

婚姤
身体、行为类















右肱

左腹




左股

















勿恤














戚嗟
赍咨

号啕













古人类
高宗
帝乙
箕子
邑国类

邑人

大国

城隍


宫室类









户庭

门庭




神鬼类


祭祀类
亨帝

禴祭

亨祀
祭祀
田园类

菑畲
耕获

谷果类
硕果

苞桑
酒食类
樽酒簋
饮酒
酒食

饮食
不食

腊肉
乾胏
乾肉

卜筮类

不习
佑命类
有命

天佑
告命类

告命
改命

大号
誉命
爵禄类


车舆类

金车
大车





簪服类

朱绂
赤绂
衣袽

黄裳

磐带


旌旗类

讼狱类
桎梏

徽纆




刑人
形渥
兵师类
师律
左次
大师
行师




田猎类
田有禽
田无禽
田获三狐
田获三品
三驱失前禽
金宝资财类




布帛类


器用类







金铉
玉铉







数目类
一人
一握
三人
三褫
三就
三年
三岁
三驱
三锡
三品
三狐
七日
九陵
十年
十朋
三百户
五色类

玄黄

禽兽类
飞鸟



翰音

飞,垂其翼

鸿




童牛
黄牛



豮豕
豕牙


鹿


鳞介类




鼫鼠
草木类



枯杨


苋陆

株木


丛棘
蒺藜
葛藟

杂类
小大
往来
先后
左右(的“左”)
左右(的“右”)
内外(内)
内外(外)
得失
初终
进退
虚实(之“虚”)
虚实(之“实”)
来之
尔我
甘苦(之“甘”)
甘苦(之“苦”)
出入(之“出”)
出入(之“入”)












延伸的六爻其他象意
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
二、八卦之象
传统《周易》中的八卦象意








分类论述各卦的卦义
天文类

云雨
地理类
西南
东北
西郊
南征
百里


大川

年月日时类
八月
七日
甲日
巳日
人道类


大人
丈人
后夫

取女


君子
匪人

身体、行为类






笑言



邑国类

宫室类


宗庙类

祭祀类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用大牲吉
二簋可用享
酒食类
匕鬯

卜筮类
初筮
原筮
爵禄类
建侯
讼狱类


兵师类


器用类





数目类
再二
三接
七日
八月
百里
三日
二簋
禽兽类
飞鸟




鳞介类
豚鱼
杂类
小大
往来
上下
先后
出入
初终
分类论述“十翼”中的象义
天文类




雨云
日、火、电
天文
地理类

刚卤
山径路、小石
泉水、沟渎



四方
年月日时类

四时
至日

响晦
人道类

天位
帝位
尊位
先王



大人
君子
圣人

诸侯
严君、父母、父子、夫妇、兄弟、男女
二女
朋友
人文
圣贤

君子
小人


人心



商旅
百姓
身体行为类












大腹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果行育德
以懿文德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德
非礼勿履
自昭明德
反身修德
顺德积小以高大
朋友讲习
俭德辟难
谨言语,节饮食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言有物而行有恒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致命遂志
恐惧修省
思不出其位
古人类
伏羲、神农、黄帝、 尧舜
汤武

文王
箕子
邑国类
万国
四国
守国

正邦


宫室类
宫室、栋宇
重门击柝



门阙、阍寺

宗庙类
立庙
宗庙
社稷
神鬼类
上帝
荐上帝
鬼神
神道


祖考
祭祀类
荐上帝配祖考
孝享
祭主
谷果类
百谷
百果
酒食类
饮食
饮食之道

卜筮类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观变、玩占
卜筮尚占
开物成务,莫大蓍 龟
圣人作易,幽赞神明 而生蓍
佑命类
天休命
天命

告命类
凝命
申命
命诰
命乱
爵禄类

建万国亲诸侯
车舆类


簪服类
衣裳
讼狱类
刑罚
明罚敕法
明庶政,无敢折狱
赦过宥罪
折狱致刑
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议狱缓死
正法
兵师类
容民畜众
除戎器,戒不虞
金宝资财类




器用类
罔罟
耜耒
舟楫

杵臼
弧矢
棺椁
枢机





甲胄、戈兵
数目类
一天、二地、三天、四地、五天、六地、七天、八地、九天、十地
四十五
五十五
五十
四十九
十三
十七
二十一
二十五
三十六
三十二
二十八
二十四
二百一十六
百四十有四
三百六十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五色类
大赤
玄黄



禽兽类
良马、老马、瘠马、驳马
马善鸣、馵足、作足、的颡
马美脊、亟心、下首、薄蹄
牛、子母牛





黔喙
鳞介类


鳖、蟹、蠃、蚌、龟

尺蠖
草木类

草木

传统中八卦其他某些象意








延伸的八卦象意
乾(?)健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坤(?)顺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震(?)动也、迷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巽(?)入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坎(?)险、陷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离(?)明也、丽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艮(?)止也、阻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兑(?)说也、悦也
一、正象
二、卦德
三、一般概念性象意
四、人物
五、人体
六、病象
七、动物
八、场所、建筑
九、物与现象
十、状态与形状
十一、天象与气象
十二、季节与节气
十三、时间
十四、干支、五行
十五、方位
十六、数象
十七、性味
十八、颜色
十九、行业与经营
六十四卦卦序歌
“大象”六十四卦记忆法
三、六爻卦的卦象变化
六十四卦各卦总体象意
乾为天(?)卦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由卦象看六爻卦的结构变化
互体之象
连互
1.四个爻之间的连互
2.五个爻之间的连互
3.小结
4.半象
5.半象的延伸
6.像卦之象
反对之象
1.对象
对象
半对之象
上半对象
下半对象
上下对易之象
对卦的延伸
2.反卦
反象
上半反象
下半反象
上下反象
反卦的延伸
3.传统的反对之象
4.对称与互补
对称
互补
交易之象
包卦之象
命卦之象
声应之象
消息之象
易学象数理论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论文)
参考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易象及其延伸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