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说、探索精神家园;第二部分主要谈文艺功用、中西文化比较等问题;第三部分论诗性内涵及其诗人专论等;第四部分为文学专题。
目录
目录
序 美文美质 亦庄亦谐
自序 像爱父亲一样爱
第一部分 宏微合论
第一章 浏览诗境
1. 诗性文化
2. 心路历程
3. 思接千载
4. 哲思诗意
5. 书画同源
6. 宗性宗本
7. 涵盖一切
8. 生活是诗
第二章 田园荒芜
1. 家园残缺
2. 文人自轻
3. 文人辛酸
4. 生活悖论
5. 浮躁弊病
6. 重在建设
第二部分 化育之要
第三章 文艺功用
1. 诗养家园
2. 驭情寄心
3. 规范文本
4. 濡养民族
5. 火炬号角
6. 匕首投枪
7. 其他功用
第四章 传统道统
1. 解读传统
2. 文化概念
3. 传统文化
第五章 美美与共
1. 民族特性
2. 文化批评
3. 地域文化
4. 节庆比较
5. 文化取向
第六章 踪迹赫赫
1. 三大涵化
2. 三攀绝巅
第七章 絮语国学
1. 立足根基
2. 江河湖海
3. 儒学主流
4. 根柢道宗
5. 禅宗佛教
6. 争艳斗妍
7. 魂魄心印
8. 昌明国学
9. 重要路径
第八章 大圣大德
1. 至圣先师
2. 大圣大德
第九章 雏凤清音
1. 人同此心
2. 引领多元
第三部分 诗正而葩
第十章 三足鼎立
1. 诗仙李白
2. 诗圣杜甫
3. 诗佛王维
第十一章 冠冕天下
1. 不合时宜
2. 澄碧风格
3. 和谐敦厚
4. 批判精神
5. 诗词举要
第十二章 灵心诗性
1. 诗性内涵
2. 诗第三元
3. 品质举要
第十三章 诗是永恒
1. 爱国主题
2. 昭示光明
3. 诗必缘情
第四部分 旧话新题
第十四章 知人论世
1. 知人论世
2. 修德立人
3. 文人与政
4. “士”之风范
5. 世情时序
第十五章 美丽精灵
1. 情志载体
2. 肌理骨干
3. 汉字溯源
4. 风华正茂
5. 美丽精灵
第十六章 美是和谐
1. 与时俱进
2. 文化赋义
3. “万物之灵”
4. 两大主题
后记
序 美文美质 亦庄亦谐
自序 像爱父亲一样爱
第一部分 宏微合论
第一章 浏览诗境
1. 诗性文化
2. 心路历程
3. 思接千载
4. 哲思诗意
5. 书画同源
6. 宗性宗本
7. 涵盖一切
8. 生活是诗
第二章 田园荒芜
1. 家园残缺
2. 文人自轻
3. 文人辛酸
4. 生活悖论
5. 浮躁弊病
6. 重在建设
第二部分 化育之要
第三章 文艺功用
1. 诗养家园
2. 驭情寄心
3. 规范文本
4. 濡养民族
5. 火炬号角
6. 匕首投枪
7. 其他功用
第四章 传统道统
1. 解读传统
2. 文化概念
3. 传统文化
第五章 美美与共
1. 民族特性
2. 文化批评
3. 地域文化
4. 节庆比较
5. 文化取向
第六章 踪迹赫赫
1. 三大涵化
2. 三攀绝巅
第七章 絮语国学
1. 立足根基
2. 江河湖海
3. 儒学主流
4. 根柢道宗
5. 禅宗佛教
6. 争艳斗妍
7. 魂魄心印
8. 昌明国学
9. 重要路径
第八章 大圣大德
1. 至圣先师
2. 大圣大德
第九章 雏凤清音
1. 人同此心
2. 引领多元
第三部分 诗正而葩
第十章 三足鼎立
1. 诗仙李白
2. 诗圣杜甫
3. 诗佛王维
第十一章 冠冕天下
1. 不合时宜
2. 澄碧风格
3. 和谐敦厚
4. 批判精神
5. 诗词举要
第十二章 灵心诗性
1. 诗性内涵
2. 诗第三元
3. 品质举要
第十三章 诗是永恒
1. 爱国主题
2. 昭示光明
3. 诗必缘情
第四部分 旧话新题
第十四章 知人论世
1. 知人论世
2. 修德立人
3. 文人与政
4. “士”之风范
5. 世情时序
第十五章 美丽精灵
1. 情志载体
2. 肌理骨干
3. 汉字溯源
4. 风华正茂
5. 美丽精灵
第十六章 美是和谐
1. 与时俱进
2. 文化赋义
3. “万物之灵”
4. 两大主题
后记
诗性的中国文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