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忽悠中国

副标题:无

作   者:吴树著

分类号:

ISBN:978720307444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高仿唐三彩忽悠了各大博物馆!洛河边的青铜隐士忽悠了青铜鉴定专家!一堆假战国玉器忽悠了海关的文物鉴定者!“元青花梅瓶”骗局忽悠了景德镇的制假者们!但,整体违法的文物收藏热则在忽悠着整个中国!在现时代,随着物质欲望的膨胀和消费水平的拔高,人人都想要一夜暴富,人人都期待着能淘到宝。而电视寻宝、鉴宝节目的风行,使越来越多的人将寻找财富的目光投向文物市场或犄角旮旯里,渴望着天将大运,突然将捡到一个大“漏”,发一笔意外横财! 那就听电视节目的忽悠吧,听拍卖行的忽悠吧,听“专家”们的忽悠吧,听古玩市场小贩们的忽悠吧……他们能让你相信,“宝”就在眼前,就看你伸不伸手了。 什么?你不信他们是在骗你? 不错,李可染、徐悲鸿等大师们的画都上亿了,清朝的一个破瓶子都在国外拍出上亿元的价了,古玩艺术品肯定值钱!《人民日报》和新华网都为艺术品市场的蓬勃而叫好鼓掌了,收藏肯定大有可为!鉴定专家们说只要给个几千块钱就能给你开个鉴定证明,专家说真肯定就是真了! 那就去吧,投身到收藏的滚滚洪流中去吧! 但请在脱光衣服之前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现在不良专家太多”,“文博单位的司机、看大门的都能上电视节目成为鉴定专家”,“只要给个3000块钱,不管是真是假都给你开个鉴定证明,挣钱就行”。权威的鉴定专家们都这么说。 “拍卖行都来我们这边进货,我做的东西都能上拍!”“我因出口古陶瓷高仿品曾遭海关通缉!也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低仿品就能忽悠专家,上机测,过眼学,都不是问题!”高仿达人们这样自信满满地举例论述到。 一方面是权威专家对现阶段鉴定界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是高仿高手对自己手艺的肯定,我们应该信谁? 或许,“国宝哥”、老支书和拍卖行CEO们的故事、吴树老师六年抱病考察的经历,会告诉你答案!

目录

序言 崛起与沉沦/理由
卷首 谁在忽悠中国?——全民收藏大盘点
上卷
第一章 新闻调查:盛世收藏还是浮世乱象?
“元青花梅瓶”装的什么酒?
谁分吃了“国宝哥”的蛋糕?
一个文化殉道者的收藏悲剧
从“老支书”到盗墓贼
直击“中国著名盗墓村”
第二章 暗访纪实:中国古玩市场整体违法!
六下景德镇,暗访“官窑王”
京城“古玉”何方来?
洛河岸边的青铜隐士
京津纸贵与中国假画市场
收藏者之痛,管理者之痒
第三章 人物专访:“乱世英雄”起四方
一位收藏大亨的秘史
两块瓷片起家的亿万富豪
一个拍行CEO的神奇发迹史
京城“鉴定大师”
第四章 深度报道:“特殊商品”身后的利益集团
从文物黑客到政治明星
贪官庇护下的黑恶势力
逍遥在《拍卖法》的幸福天堂里
下卷
第五章 鉴定专家谈鉴定
李知宴:“眼学也是科学!”
冯松林:“科学就是科学!”
李宗扬:“有些科测纯粹是蒙人!”
姚青芳:“科技检测文物的误差率只有1%~5%!”
李慧玲:“现在高仿画能超过原画作水平!”
赵青云:“现在不良专家太多!”
第六章 高仿高人谈高仿/205
李广琪:“我因出口古陶瓷高仿品曾遭海关通缉!”
黄云鹏:“仿真度达到80%就真假难分了!”
高水旺:“我烧制出了3000年前的‘唐三彩’!”
李华明:“低仿品就能忽悠专家!”
第七章 收藏达人谈收藏
翟健民:“内地藏家买古董就像买$!”
闫振堂:“贪图数量只会成为赝品推销员!”
穆海宁:“国家真要认真追究起来,我该怎么办?”
陈治木:“我挑战的不止是马未都!”
彭中天:“收藏市场乱在产权不明晰!”
第八章 2010,中国收藏文化的终结?
亿元时代,金蛇狂舞
挂在墙上的股票
愤怒的中国民间收藏者
后记 曲终人不散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谁在忽悠中国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