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章开沅,罗福惠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1300950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在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进程与全貌同时,着重从现代化的七个方面,如:政治发展与变革、城市化与社会结构、民情风俗的变迁、中外关系格局和外交的早期现代化等分别进行了探讨。

目录

目录
二 建立中国的现代化理论的若干断想
第三节 近代外交制度的缓慢进步
一 理藩院、礼部加特任饮差大臣制度
二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代
三 清末十年的外务部
四 民国初年的外交部
第四节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束缚及我国的废约斗争
一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
二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三 中国以外交方式为废约而作的努力
第五节 外交早期现代化滞缓的内部原因
第三节 世界范围内的三段现代化进程
一 “华夏中心论”和“华夷之辨”的沉重负担
二 “天下共主”意识造成礼仪纠纷
三 朝贡观念导致外交与通商纠缠
四 空谈“气节”而鄙视外交事务
五 昧于时势而一再贻误
第八章 国内战争与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军事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轨迹
一 两条军事道路的异趋与斗争
二 军队属性的改造及其管理机制的演变
三 国内战争的几种基本形态和特点
一 大西洋圈的现代化第一波
第二节 军阀时代的社会关系
一 军阀与军阀时代
二 军阀与社会政治体制
三 军阀与社会经济建设
四 军阀与社会意识形态
第三节 国内战争与社会早期现代化
一 国内战争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
二 中外社会内部战争现象观照
第九章 余论:屡遭挫折和扭曲的中国早期现代化
一 “双重使命”及其实际效果的倾斜
二 现代化浪潮的自西徂东
二 传统政治功能的失效和社会失序
三 反应迟钝与思想误区
四 经济发展的波折、缓慢与失衡
第四节 中国艰难的适应和转型
一 远非有利的前代遗产
二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轨迹
第二章 资产阶级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勉为其难的早期现代化主导力量
一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
序言
二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三 资产阶级在早期现代化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官商关系的发展变化与影响
一 西欧与日本的官商关系
二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关系
三 清末官商关系的发展
四 民国初年官商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立法和经济社团
一 经济立法的功能和执行情况
二 与欧洲各国及日本的比较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和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回顾
三 新式经济社团的发展
四 比较中发现的特点和弱点
第三章 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的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的历程
一 工业化的特点和发展水平
二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及影响
三 国民所得和资本积累
四 乡族主义与工业化
第二节 改造传统农业
一 改造传统农业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第一节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渊源流变
二 清末民初的农业现代化政策
三 改良耕种技术
四 发展新式农业教育事业
五 农业经营的有限资本主义化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商业变迁
一 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二 对外贸易的双重影响
三 高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四章 政治发展与变革
第一节 政治理念上从君权到民权的演进
一 西方现代化思想的纵向溯源
一 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
二 近代政治理念的初层演进:君主立宪
三 近代政治理念的深层演进:民主共和
四 民主理念的萎靡及与日本的简单比较
第二节 政治体制的变革
一 晚清的政治环境
二 清朝末年的宪政改革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体制
四 北洋政府的政治体制
五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体制
二 当代世界的现代化理论
六 政治变革的分析和比较
第五章 城市化与社会结构、民情风俗的变迁
第一节 近代城市化的两条道路
一 高度发展的西方城市化模式
二 低度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 城市近代化的东西差异
一 城市功能结构的近代变迁
二 市民生活方式的近代化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演化
一 秘密结社的新功能
三 对现代化理论的已有批评
二 会馆、公所作用的扩大
三 近代学会的兴起
四 家庭结构的缓慢变化
第四节 民情风俗的飚转豹变
一 “欧风美雨”与西俗东渐
二 社会变革与移风易俗
三 民情风俗的演变
第六章 文化传承与传播方式的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传承与传播方式变革的地位和作用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如何对待现代化理论
二 中外文化接触限制性的突破
第二节 文化传承的变革——教育的早期现代化
一 文化分层与西学东渐
二 新旧教育转换的曲折历程
三 教育现代化的质的表现
四 新知识群体的崛起及其影响
五 中外教育现代化比较
第三节 文化传播方式的进化
一 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其民间化趋向
二 大众传媒的民间化与社会变迁
一 马列主义与现代化理论
三 矛盾纠葛中的契机与官化复归
四 中外大众传播业发展比较
第七章 中外关系格局和外交的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两个世界秩序的并存和外交冲突
一 欧洲国家体系和中华世界秩序
二 西方的挑战和东方的抗拒
第二节 外交观念的艰难变化
一 捍卫“华夷秩序”努力的失败
二 弥缝补苴的“和戎外交”
三 走向世界的蹒跚步履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