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邓磊著

分类号:

ISBN:978721605856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体制创新动力思想、科技动力思想、对外开放动力思想和精神动力思想。 体制创新动力思想主要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激活社会主义经济;创新所有制模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推动生产力发展。 对外开放动力思想主要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科技动力思想主要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教育和科技同时发展,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生产力进步,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精神动力思想主要有:人民的积极性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用理想和信念凝聚人民,增强战斗力;通过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更多>>

目录

目录
导论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 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缘起
1. 贫穷落后: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困境
2. 发展经济:社会主义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3. 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形成的依据
1. 时代依据
2. 历史依据
3. 实践依据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形成过程
1. 萌芽阶段
2. 系统形成阶段
3. 成熟阶段
(四)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研究思路、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 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一) 利益的动力作用
1. 利益的激励作用
2. 利益的推动作用
3. 利益的导向作用
4. 利益的支配作用
(二) 人民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力
1. 实现人民利益
2. 下放自主权
3.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三)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引导力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实行按劳分配
3. 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
(四) 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促进力
1. 闭关锁国束缚生产力发展
2. 当代中国的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3. 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二、 科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 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主义离不开科学技术
(二) 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1. 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
2.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现代科学技术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三) 知识和人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 发展科技的基础在教育
3. 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四) 发展高科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 基础研究是应用开发的先导和源泉
2. 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化
3. 科技要与经济相结合
三、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
(一) 经济体制的作用与选择
1. 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2.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与弊端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二) 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动力
1.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2. 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三) 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决策动力
1.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及实践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3. 分类改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四)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动力
1. 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形成
2. 市场经济的功能
3. 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四、 精神: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
(一) 关于精神动力的科学认识
1.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动力观
2. 精神动力的内涵和特点
3. 精神动力的内在要素与作用形态
(二) 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创造力
1.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 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 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凝聚力
1. 中国必须搞社会主义
2.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 要教育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
(四) 道德纪律法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约束力
1. 没有道德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
2.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纪律不行
3.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法制
结语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在实践中发展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特色
1.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 突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新发展
1. 按生产要素分配动力
2. 和谐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sB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