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立意新颖。作者根据自己对美的哲学的研究体会,并针对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有些论述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但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理论研究贵在创新,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第二,结构严谨。本书分为九章,从“美和美感的认识论规定”谈起,一环扣一环,把审美认识机制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系统论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第三,使命明确。本书虽然是部思辨性较强的美学理论著作,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思辨探讨,而是把审美认识、审美活动的目的落实于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的精神素质,这就使理论更富有实际意义。其实,美学并不神秘,它是一门关于人生的科学,美学也只有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人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力,美学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过:“哲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心安理得地活着。”人要“心安理得地活着”,就必须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学会按规律办事,才谈得上“天人合一”,活得自由自在。否则,就会遇到种种麻烦、痛苦,甚至灾难。哲学与美学的真实意义,就是要使人成为一个明白人,热爱生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活得更有价值。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美和美感的认识论规定
第一节 中国学者探讨美的启示
一 “说羊道美”及其两点启示
二 建国后美学界讨论美的本质概述
三 四点启示
第二节 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一 黑格尔美学思想及其核心
二 美是主观和客观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
三 美源于主体和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第三节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二 “劳动创造了美”
三 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第二章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本质
一 认识活动的反映本质
二 审美活动的认识本质
三 对几种否认审美活动认识本质观点的评述
第二节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的特殊领域
一 审美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区别
二 审美活动与评价活动的区别
第三节 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
一 为我之物的真善美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的统一
二 认识活动的全过程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的统一
第三章 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第一节 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悖论和审美活动的双重功能
一 中国学者对审美活动分析的启示
二 认识活动中的两极及其关系
三 审美活动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悖论
四 审美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功能
第二节 认知活动、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审美活动的普遍存在
一 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
二 审美活动存在的普遍性
三 值得提出的两点
第三节 审美活动向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转化及主体的总认识结构
一 审美活动促进和启迪认知活动
二 审美活动促进和激发评价活动
三 审美活动和主体的审美结构及总认识结构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特征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和创造性
一 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
二 审美活动的创造性
第二节 自由与审美活动的自由
一 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
二 审美活动的自由特征
三 审美活动中的“有物有我”与“无物无我”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真
一 真的涵义分析
二 黑格尔论美与真
三 审美活动是真的两层涵义的统一
第五章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
第一节 康德和鲍桑奎对于审美表象的分析
一 审美活动“只把一个对象的表象连系于主体”
二 “凡是不能呈现为表象的东西,对审美态度来说是无用的”
第二节 美感不能在感觉和知觉中形成
一 认识活动中的感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二 认识活动中的知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第三节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的机制
一 表象的概念
二 表象是“最丰富、最具体和最主观的”
三 表象体现着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四 美感在表象中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第六章 审美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提出和讨论
一 从历史来看形象思维
二 建国后中国学术界对形象思维的讨论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上)
一 形象思维的特点
二 形象思维与表象
三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第三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下)
一 形象思维不是无逻辑的思维
二 形象思维的逻辑之源
三 形象思维与语言
第四节 形象思维的生理、心理机制
一 形象思维与人脑结构、信息储存
二 形象思维与人脑的信号系统
第七章 形象思维诸形式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美感范畴
一 美感范畴的一般规定
二 美感范畴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
三 美感范畴的摹状、规律和体验作用
第二节 美感范畴体系
一 美感范畴体系及美感范畴的排列
二 崇高、优美和滑稽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鉴赏判断
一 鉴赏判断是审美活动的思维形式
二 美感在鉴赏判断的形成过程之中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想象
一 审美想象是带有综合特征的思维形式
二 移情是想象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三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比”、“兴”
第八章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客观化和客观化的审美活动
一 审美活动的客观化
二 客观化审美活动的认识论规定
三 艺术品是客观化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创造
一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构思
二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传达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欣赏
一 艺术欣赏的审美本质
二 艺术欣赏中的情感和教化
三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四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
五 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
第九章 审美活动与理想人格、人生的审美境界
第一节 人格和理想人格
一 人格和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知、意、情
二 理想人格及其培养
第二节 审美活动、审美教育与理想人格的培养
一 审美活动对于理想人格的建构作用
二 审美教育与培养理想人格
第三节 大众审美文化与人格建构
一 大众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
二 大众审美文化对人格建构的双重作用
三 加强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管理,协调其与高雅艺术的关系
第四节 人生和人生的审美境界
一 人生的涵义
二 人生的自我塑造和艺术化
三 人生的审美境界
附录一 论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附录二 认识论是哲学的精髓
附录三 作者发表的认识论方面的主要成果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m"x
第一章 美和美感的认识论规定
第一节 中国学者探讨美的启示
一 “说羊道美”及其两点启示
二 建国后美学界讨论美的本质概述
三 四点启示
第二节 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一 黑格尔美学思想及其核心
二 美是主观和客观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
三 美源于主体和客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第三节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感性显现的认识论意义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二 “劳动创造了美”
三 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第二章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本质
一 认识活动的反映本质
二 审美活动的认识本质
三 对几种否认审美活动认识本质观点的评述
第二节 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的特殊领域
一 审美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区别
二 审美活动与评价活动的区别
第三节 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
一 为我之物的真善美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的统一
二 认识活动的全过程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的统一
第三章 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第一节 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悖论和审美活动的双重功能
一 中国学者对审美活动分析的启示
二 认识活动中的两极及其关系
三 审美活动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悖论
四 审美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功能
第二节 认知活动、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审美活动的普遍存在
一 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的相互作用
二 审美活动存在的普遍性
三 值得提出的两点
第三节 审美活动向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转化及主体的总认识结构
一 审美活动促进和启迪认知活动
二 审美活动促进和激发评价活动
三 审美活动和主体的审美结构及总认识结构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特征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和创造性
一 审美活动的整体形象性
二 审美活动的创造性
第二节 自由与审美活动的自由
一 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
二 审美活动的自由特征
三 审美活动中的“有物有我”与“无物无我”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真
一 真的涵义分析
二 黑格尔论美与真
三 审美活动是真的两层涵义的统一
第五章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
第一节 康德和鲍桑奎对于审美表象的分析
一 审美活动“只把一个对象的表象连系于主体”
二 “凡是不能呈现为表象的东西,对审美态度来说是无用的”
第二节 美感不能在感觉和知觉中形成
一 认识活动中的感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二 认识活动中的知觉及其与美感的关系
第三节 美感在表象中形成的机制
一 表象的概念
二 表象是“最丰富、最具体和最主观的”
三 表象体现着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
四 美感在表象中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第六章 审美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提出和讨论
一 从历史来看形象思维
二 建国后中国学术界对形象思维的讨论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上)
一 形象思维的特点
二 形象思维与表象
三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第三节 形象思维与美感(下)
一 形象思维不是无逻辑的思维
二 形象思维的逻辑之源
三 形象思维与语言
第四节 形象思维的生理、心理机制
一 形象思维与人脑结构、信息储存
二 形象思维与人脑的信号系统
第七章 形象思维诸形式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美感范畴
一 美感范畴的一般规定
二 美感范畴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
三 美感范畴的摹状、规律和体验作用
第二节 美感范畴体系
一 美感范畴体系及美感范畴的排列
二 崇高、优美和滑稽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鉴赏判断
一 鉴赏判断是审美活动的思维形式
二 美感在鉴赏判断的形成过程之中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想象
一 审美想象是带有综合特征的思维形式
二 移情是想象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三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比”、“兴”
第八章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客观化和客观化的审美活动
一 审美活动的客观化
二 客观化审美活动的认识论规定
三 艺术品是客观化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创造
一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构思
二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传达
第三节 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欣赏
一 艺术欣赏的审美本质
二 艺术欣赏中的情感和教化
三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四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
五 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
第九章 审美活动与理想人格、人生的审美境界
第一节 人格和理想人格
一 人格和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知、意、情
二 理想人格及其培养
第二节 审美活动、审美教育与理想人格的培养
一 审美活动对于理想人格的建构作用
二 审美教育与培养理想人格
第三节 大众审美文化与人格建构
一 大众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
二 大众审美文化对人格建构的双重作用
三 加强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管理,协调其与高雅艺术的关系
第四节 人生和人生的审美境界
一 人生的涵义
二 人生的自我塑造和艺术化
三 人生的审美境界
附录一 论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附录二 认识论是哲学的精髓
附录三 作者发表的认识论方面的主要成果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m"x
审美认识机制论[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