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涵盖了辩护律师代理各类常见刑事案件,进行辩护工作最主要的切入点,更像是为辩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格式……这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可以给律师,尤其是有志于刑事辩护的律师打通一条快速进入刑事辩护世界的捷径。……我认为,这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对年轻律师的引领作用是很大的,应当成为年轻辩护律师的必备参考书。
——钱列阳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是娄秋琴律师分类整理的各类常见刑事案件的辩护要点;是将刑法规定、司法解释、刑法理论所涉及的辩护要点,分门别类编排起来,以便辩护工作备检的一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该书具有类书、工具书的性质,是律师、法官、检察官、刑事警官,以及刑法研习者的必备手册。
——曲新久
目录
第一章 贿赂类犯罪
第一节 贿赂类犯罪综述
一、 贿赂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贿赂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1:主体对象
(一) 国家工作人员
(二) 特定关系人
(三)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
(五) 单位
r 辩点12:职务要件
(一) 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二) 斡旋受贿的职务要件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五) “职务上的便利”与“工作上的便利”的区别
r 辩点13:谋利要件
(一)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二) 利益正当与否的标准
r 辩点14:受贿类型
(一) 借用型受贿
(二) 交易型受贿
(三) 收受干股型受贿
(四) 合作投资型受贿
(五) 委托理财型受贿
(六) 赌博型受贿
(七) 挂名领取薪酬型受贿
r 辩点15:行贿方式
(一)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 被索贿的例外处理
(三) 给予财物的行为方式
(四) 行贿情节、损失的认定
r 辩点16:介绍贿赂
(一) 介绍行为
(二) 此罪彼罪
r 辩点17:立案标准
(一) 受贿类犯罪
(二) 行贿类犯罪
(三) 介绍类犯罪
r 辩点18:共同犯罪
(一) 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三) 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r 辩点19:自首立功
(一) 主动交待
(二) 自首
(三) 准自首
(四) 单位自首
(五) 坦白交待
(六) 立功
r 辩点110:退赃退缴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 渎职类犯罪
第一节 渎职类犯罪综述
一、 渎职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渎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21:犯罪主体
(一)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扩展
(三) 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r 辩点22:行为方式
(一) 滥用职权
(二) 玩忽职守
(三) 徇私舞弊
r 辩点23:主观方面
(一) 罪过形式
(二) 犯罪动机
r 辩点24:追诉标准
(一) 普通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二) 司法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三) 特定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r 辩点25:因果关系
(一) 滥用职权型犯罪的因果关系
(二) 玩忽职守型犯罪的因果关系
r 辩点26:共同犯罪
(一) 无身份者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
(二) 渎职者与其监管、查禁对象的共犯问题
(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区分
(四) 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责任区分
r 辩点27:此罪彼罪
(一)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二) 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三) 普通的渎职犯罪与特殊渎职犯罪的关系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 挪用类犯罪
第一节 挪用类犯罪综述
一、 挪用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挪用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31:挪用主体
(一) 挪用公款罪主体
(二) 挪用资金罪主体
(三)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四) 主体适格情况下的例外
r 辩点32:挪用对象
(一) “公款”的理解
(二) “资金”的种类
(三) “特定款物”的界定
r 辩点33:挪用用途
(一) 非法活动
(二) 营利活动
(三) 个人使用
(四) 其他公用
(五) 非法占有
r 辩点34:使用归还
(一) 是否使用
(二) 是否归还
r 辩点35:追诉标准
(一) 挪用公款罪
(二) 挪用资金罪
(三) 挪用特定款物
r 辩点36:追诉时效
r 辩点37:共同犯罪
(一) 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二) 主犯和从犯的认定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四章 侵占类犯罪
第一节 侵占类犯罪综述
一、 侵占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侵占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41:侵占主体
(一) 侵占罪的主体
(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三) 贪污罪的主体
r 辩点42:主观方面
(一) 侵占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二)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r 辩点43:客观方面
(一) 犯罪对象
(二) 犯罪数额
(三) 犯罪行为
r 辩点44:此罪彼罪
(一)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二)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三)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四)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r 辩点45:未遂标准
(一)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二) 职务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三) 侵占罪无未遂形态
r 辩点46:共同犯罪
(一) 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 数额及从犯的认定
r 辩点47:企业改制
(一) 关于国家出资企业工作人员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
企业财产归个人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
的处理
(二) 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
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
(三)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的
处理
(四) 关于改制前后主体身份发生变化的犯罪的处理
r 辩点48:其他情节
(一) 赃款赃物追缴的情形
(二)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指导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五章 诈骗类犯罪
第一节 诈骗类犯罪综述
一、 诈骗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诈骗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51:诈骗主体
(一) 指控的罪名是否存在单位犯罪
(二)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及适用法条
r 辩点52:主观方面
(一) 金融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二) 集资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三) 信用卡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四) 其他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r 辩点53:诈骗行为
(一) 特殊型诈骗
(二) 普通型诈骗
r 辩点54:诈骗数额
(一) 诈骗数额的标准
(二) 诈骗数额的认定
r 辩点55:特殊情节
(一) 不按犯罪处理或者从宽处理
(二) 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三) 酌情从严惩处
(四) 应当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处罚较重的处罚
(五) 从轻处罚、免除处罚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
(六) 从重处罚
r 辩点56:此罪彼罪
(一)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二) 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
金融票证罪的界限
(三)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r 辩点57: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58:量刑指导
(一) 诈骗罪的量刑指导
(二) 死刑适用的指导
(三) 财产刑适用的指导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六章 侵财类犯罪
第一节 侵财类犯罪综述
一、 侵财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侵财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61:犯罪主体
(一) 未成年人
(二) 家庭成员或亲属
(三) 单位有关人员
r 辩点62:主观方面
(一) 犯罪故意
(二) 犯罪目的
(三) 犯罪动机
r 辩点63:客观方面
(一) 犯罪对象
(二) 犯罪行为
r 辩点64:数额情节
(一) 盗窃罪
(二) 敲诈勒索罪
(三) 故意损坏财物罪
(四) 破坏生产经营罪
r 辩点65:既遂未遂
(一) 盗窃罪
(二) 敲诈勒索罪
(三) 故意毁坏财物罪
r 辩点66: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67:此罪彼罪
(一) 破坏生产经营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二)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
(三)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r 辩点68:退赃退赔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七章 暴力类犯罪
第一节 暴力类犯罪综述
一、 暴力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暴力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7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精神病人
(三)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四) 民间纠纷的当事人
r 辩点72:主观方面
(一) 犯罪动机
(二) 杀伤型暴力犯罪的犯罪故意
(三) 强抢型和勒索型暴力犯罪的犯罪目的
r 辩点73:客观方面
(一) 行为对象
(二) 犯罪行为
r 辩点74:鉴定意见
(一) 伤情鉴定意见
(二) 物价鉴定意见
(三) 运用程序审查
r 辩点75:犯罪未遂
(一) 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标准
(二) 故意伤害罪不存在未遂
(三) 抢劫罪的未遂标准
(四) 抢夺罪未遂的标准
(五) 绑架罪未遂的标准
r 辩点76: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77:此罪彼罪
(一)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二)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三)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四)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五)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r 辩点78:正当防卫
(一)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二) 正当防卫和互殴行为
(三) 无限防卫条款的适用
r 辩点79:死刑辩护
(一) 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
(二) 酌定从宽量刑情节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八章 税务类犯罪
第一节 税务类犯罪综述
一、 税务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税务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81:犯罪主体
(一) 单位犯罪
(二) 主体身份
r 辩点82:犯罪对象
r 辩点84:数额情节
(一) 数额认定
(二) 情节认定
r 辩点84:行为方式
(一) 逃税罪
(二) 抗税罪
(三) 逃避追缴欠税罪
(四) 骗取出口退税罪
(五) 虚开型犯罪
(六) 造售买型犯罪
(七) 持有型犯罪
r 辩点85:犯罪形态
r 辩点86:共同犯罪
(一) 单位犯罪
(二) 犯罪集团
(三) 以共犯论
r 辩点87: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九章 走私类犯罪
第一节 走私类犯罪综述
一、 走私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走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91:犯罪主体
(一) 单位犯罪主体
(二) 国家工作人员
(三) 海上运输人
(四) 华侨、港澳同胞
r 辩点92:走私行为
(一) 通关走私行为
(二) 绕关走私行为
(三) 后续走私行为
(四) 变相走私行为
r 辩点93:走私对象
(一) 走私武器、弹药罪
(二) 走私核材料罪
(三) 走私假币罪
(四) 走私文物罪
(五) 走私贵重金属罪
(六)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七)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八) 走私淫秽物品罪
(九) 走私废物罪
(十) 走私毒品罪
(十一) 走私制毒物品罪
(十二)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r 辩点94:量刑标准
r 辩点95:主观方面
(一) 犯罪故意
(二) 犯罪目的
r 辩点96:犯罪形态
(一) 走私既遂
(二) 走私未遂
r 辩点97:共同犯罪
(一) 共同走私犯罪认定的规定
(二) 单位和个人共同走私的处理
(三) 共同走私案件罚金刑的判处
(四) 共同走私犯罪分子的处罚
r 辩点98:单位自首
r 辩点99: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十章 毒品类犯罪
第一节 毒品类犯罪综述
一、 毒品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毒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0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弱势群体
(三) 吸毒人员
(四) 特殊主体
r 辩点102:主观明知
r 辩点103:界定毒品
(一) 毒品的种类和品名
(二) 毒品的类型
(三) 毒品的数量
(四) 毒品的含量
r 辩点104:此罪彼罪
(一)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之间的
界限
(二) 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与制造毒品罪之间的界限
(三) 制造毒品罪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之间的界限
(四)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与贩卖毒品罪之间的界限
(五)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
被包庇者所犯毒品犯罪之间的界限
(六) 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
界限
(七)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所得收益罪及洗钱罪之间的界限
(八)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之间的界限
r 辩点105:未遂标准
r 辩点106:共同犯罪
(一) 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
(二) 认定共犯的犯罪数量
(三) 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罚
(四)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r 辩点107:特情因素
(一) 犯意引诱
(二) 数量引诱
r 辩点108:立功表现
(一) 共同犯罪中的立功认定
(二) 立功从宽处罚把握的标准
r 辩点109:死刑辩护
(一) 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
(二) 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三) 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四) 具体罪名中的死刑适用问题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十一章 黄赌类犯罪
第一节 黄赌类犯罪综述
一、 黄赌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黄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1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主体性别
(三) 夫妻关系
r 辩点112:主观方面
(一) 罪过形式
(二) 认定明知
(三) 犯罪目的
r 辩点113:客观方面
(一) 淫乱类犯罪
(二) 淫秽物品类犯罪
(三) 性侵类犯罪
(四) 赌博类
r 辩点114:追诉标准
(一) 淫乱类
(二) 淫秽物品类
(三) 性侵类
(四) 赌博类
r 辩点115:共同犯罪
(一) 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 犯罪主体的特殊处罚
r 辩点116:罪与非罪
(一) 通奸行为
(二) 半推半就的性行为
(三) 对男性的性侵行为
(四) 集体卖淫行为
r 辩点117:此罪彼罪
(一) 本章犯罪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二) 赌博罪与诈骗、非法经营、贿赂犯罪的区别
(三) 本章黄赌类犯罪间的区别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附录 常见刑事案件《刑法》规定对照表索引
后记
第一节 贿赂类犯罪综述
一、 贿赂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贿赂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1:主体对象
(一) 国家工作人员
(二) 特定关系人
(三)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
(五) 单位
r 辩点12:职务要件
(一) 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二) 斡旋受贿的职务要件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职务要件
(五) “职务上的便利”与“工作上的便利”的区别
r 辩点13:谋利要件
(一)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二) 利益正当与否的标准
r 辩点14:受贿类型
(一) 借用型受贿
(二) 交易型受贿
(三) 收受干股型受贿
(四) 合作投资型受贿
(五) 委托理财型受贿
(六) 赌博型受贿
(七) 挂名领取薪酬型受贿
r 辩点15:行贿方式
(一)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 被索贿的例外处理
(三) 给予财物的行为方式
(四) 行贿情节、损失的认定
r 辩点16:介绍贿赂
(一) 介绍行为
(二) 此罪彼罪
r 辩点17:立案标准
(一) 受贿类犯罪
(二) 行贿类犯罪
(三) 介绍类犯罪
r 辩点18:共同犯罪
(一) 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三) 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
r 辩点19:自首立功
(一) 主动交待
(二) 自首
(三) 准自首
(四) 单位自首
(五) 坦白交待
(六) 立功
r 辩点110:退赃退缴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 渎职类犯罪
第一节 渎职类犯罪综述
一、 渎职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渎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21:犯罪主体
(一)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扩展
(三) 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r 辩点22:行为方式
(一) 滥用职权
(二) 玩忽职守
(三) 徇私舞弊
r 辩点23:主观方面
(一) 罪过形式
(二) 犯罪动机
r 辩点24:追诉标准
(一) 普通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二) 司法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三) 特定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r 辩点25:因果关系
(一) 滥用职权型犯罪的因果关系
(二) 玩忽职守型犯罪的因果关系
r 辩点26:共同犯罪
(一) 无身份者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
(二) 渎职者与其监管、查禁对象的共犯问题
(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区分
(四) 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责任区分
r 辩点27:此罪彼罪
(一)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二) 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三) 普通的渎职犯罪与特殊渎职犯罪的关系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 挪用类犯罪
第一节 挪用类犯罪综述
一、 挪用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挪用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31:挪用主体
(一) 挪用公款罪主体
(二) 挪用资金罪主体
(三)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四) 主体适格情况下的例外
r 辩点32:挪用对象
(一) “公款”的理解
(二) “资金”的种类
(三) “特定款物”的界定
r 辩点33:挪用用途
(一) 非法活动
(二) 营利活动
(三) 个人使用
(四) 其他公用
(五) 非法占有
r 辩点34:使用归还
(一) 是否使用
(二) 是否归还
r 辩点35:追诉标准
(一) 挪用公款罪
(二) 挪用资金罪
(三) 挪用特定款物
r 辩点36:追诉时效
r 辩点37:共同犯罪
(一) 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二) 主犯和从犯的认定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四章 侵占类犯罪
第一节 侵占类犯罪综述
一、 侵占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侵占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41:侵占主体
(一) 侵占罪的主体
(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三) 贪污罪的主体
r 辩点42:主观方面
(一) 侵占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二)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r 辩点43:客观方面
(一) 犯罪对象
(二) 犯罪数额
(三) 犯罪行为
r 辩点44:此罪彼罪
(一)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二)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三)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四)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r 辩点45:未遂标准
(一)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二) 职务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三) 侵占罪无未遂形态
r 辩点46:共同犯罪
(一) 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 数额及从犯的认定
r 辩点47:企业改制
(一) 关于国家出资企业工作人员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
企业财产归个人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
的处理
(二) 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
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
(三)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的
处理
(四) 关于改制前后主体身份发生变化的犯罪的处理
r 辩点48:其他情节
(一) 赃款赃物追缴的情形
(二)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指导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五章 诈骗类犯罪
第一节 诈骗类犯罪综述
一、 诈骗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诈骗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51:诈骗主体
(一) 指控的罪名是否存在单位犯罪
(二) 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及适用法条
r 辩点52:主观方面
(一) 金融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二) 集资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三) 信用卡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四) 其他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r 辩点53:诈骗行为
(一) 特殊型诈骗
(二) 普通型诈骗
r 辩点54:诈骗数额
(一) 诈骗数额的标准
(二) 诈骗数额的认定
r 辩点55:特殊情节
(一) 不按犯罪处理或者从宽处理
(二) 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三) 酌情从严惩处
(四) 应当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处罚较重的处罚
(五) 从轻处罚、免除处罚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
(六) 从重处罚
r 辩点56:此罪彼罪
(一)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二) 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
金融票证罪的界限
(三)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r 辩点57: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58:量刑指导
(一) 诈骗罪的量刑指导
(二) 死刑适用的指导
(三) 财产刑适用的指导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六章 侵财类犯罪
第一节 侵财类犯罪综述
一、 侵财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侵财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61:犯罪主体
(一) 未成年人
(二) 家庭成员或亲属
(三) 单位有关人员
r 辩点62:主观方面
(一) 犯罪故意
(二) 犯罪目的
(三) 犯罪动机
r 辩点63:客观方面
(一) 犯罪对象
(二) 犯罪行为
r 辩点64:数额情节
(一) 盗窃罪
(二) 敲诈勒索罪
(三) 故意损坏财物罪
(四) 破坏生产经营罪
r 辩点65:既遂未遂
(一) 盗窃罪
(二) 敲诈勒索罪
(三) 故意毁坏财物罪
r 辩点66: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67:此罪彼罪
(一) 破坏生产经营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二)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
(三)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r 辩点68:退赃退赔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七章 暴力类犯罪
第一节 暴力类犯罪综述
一、 暴力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暴力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7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精神病人
(三)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四) 民间纠纷的当事人
r 辩点72:主观方面
(一) 犯罪动机
(二) 杀伤型暴力犯罪的犯罪故意
(三) 强抢型和勒索型暴力犯罪的犯罪目的
r 辩点73:客观方面
(一) 行为对象
(二) 犯罪行为
r 辩点74:鉴定意见
(一) 伤情鉴定意见
(二) 物价鉴定意见
(三) 运用程序审查
r 辩点75:犯罪未遂
(一) 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标准
(二) 故意伤害罪不存在未遂
(三) 抢劫罪的未遂标准
(四) 抢夺罪未遂的标准
(五) 绑架罪未遂的标准
r 辩点76: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r 辩点77:此罪彼罪
(一)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二)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三)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四)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五)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r 辩点78:正当防卫
(一)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
(二) 正当防卫和互殴行为
(三) 无限防卫条款的适用
r 辩点79:死刑辩护
(一) 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
(二) 酌定从宽量刑情节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八章 税务类犯罪
第一节 税务类犯罪综述
一、 税务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税务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81:犯罪主体
(一) 单位犯罪
(二) 主体身份
r 辩点82:犯罪对象
r 辩点84:数额情节
(一) 数额认定
(二) 情节认定
r 辩点84:行为方式
(一) 逃税罪
(二) 抗税罪
(三) 逃避追缴欠税罪
(四) 骗取出口退税罪
(五) 虚开型犯罪
(六) 造售买型犯罪
(七) 持有型犯罪
r 辩点85:犯罪形态
r 辩点86:共同犯罪
(一) 单位犯罪
(二) 犯罪集团
(三) 以共犯论
r 辩点87: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九章 走私类犯罪
第一节 走私类犯罪综述
一、 走私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走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91:犯罪主体
(一) 单位犯罪主体
(二) 国家工作人员
(三) 海上运输人
(四) 华侨、港澳同胞
r 辩点92:走私行为
(一) 通关走私行为
(二) 绕关走私行为
(三) 后续走私行为
(四) 变相走私行为
r 辩点93:走私对象
(一) 走私武器、弹药罪
(二) 走私核材料罪
(三) 走私假币罪
(四) 走私文物罪
(五) 走私贵重金属罪
(六)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七)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八) 走私淫秽物品罪
(九) 走私废物罪
(十) 走私毒品罪
(十一) 走私制毒物品罪
(十二)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r 辩点94:量刑标准
r 辩点95:主观方面
(一) 犯罪故意
(二) 犯罪目的
r 辩点96:犯罪形态
(一) 走私既遂
(二) 走私未遂
r 辩点97:共同犯罪
(一) 共同走私犯罪认定的规定
(二) 单位和个人共同走私的处理
(三) 共同走私案件罚金刑的判处
(四) 共同走私犯罪分子的处罚
r 辩点98:单位自首
r 辩点99:一罪数罪
(一) 一罪
(二) 数罪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十章 毒品类犯罪
第一节 毒品类犯罪综述
一、 毒品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毒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0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弱势群体
(三) 吸毒人员
(四) 特殊主体
r 辩点102:主观明知
r 辩点103:界定毒品
(一) 毒品的种类和品名
(二) 毒品的类型
(三) 毒品的数量
(四) 毒品的含量
r 辩点104:此罪彼罪
(一)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之间的
界限
(二) 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与制造毒品罪之间的界限
(三) 制造毒品罪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之间的界限
(四)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与贩卖毒品罪之间的界限
(五)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
被包庇者所犯毒品犯罪之间的界限
(六) 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
界限
(七)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
所得收益罪及洗钱罪之间的界限
(八)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之间的界限
r 辩点105:未遂标准
r 辩点106:共同犯罪
(一) 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
(二) 认定共犯的犯罪数量
(三) 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罚
(四)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r 辩点107:特情因素
(一) 犯意引诱
(二) 数量引诱
r 辩点108:立功表现
(一) 共同犯罪中的立功认定
(二) 立功从宽处罚把握的标准
r 辩点109:死刑辩护
(一) 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
(二) 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三) 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四) 具体罪名中的死刑适用问题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十一章 黄赌类犯罪
第一节 黄赌类犯罪综述
一、 黄赌类犯罪分类索引
二、 黄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
第二节 辩点整理
r 辩点111:犯罪主体
(一) 主体年龄
(二) 主体性别
(三) 夫妻关系
r 辩点112:主观方面
(一) 罪过形式
(二) 认定明知
(三) 犯罪目的
r 辩点113:客观方面
(一) 淫乱类犯罪
(二) 淫秽物品类犯罪
(三) 性侵类犯罪
(四) 赌博类
r 辩点114:追诉标准
(一) 淫乱类
(二) 淫秽物品类
(三) 性侵类
(四) 赌博类
r 辩点115:共同犯罪
(一) 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 犯罪主体的特殊处罚
r 辩点116:罪与非罪
(一) 通奸行为
(二) 半推半就的性行为
(三) 对男性的性侵行为
(四) 集体卖淫行为
r 辩点117:此罪彼罪
(一) 本章犯罪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二) 赌博罪与诈骗、非法经营、贿赂犯罪的区别
(三) 本章黄赌类犯罪间的区别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附录 常见刑事案件《刑法》规定对照表索引
后记
General defenses to common criminal offens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