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力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28363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我们刚刚迈进的这个世纪,是人们开始反思天人关系的一百年,东方神秘的文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学习。顺应着这股潜动的大潮,我们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者积极地开展了它的普及工作。于是,有了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出版。   全书共十四章,其标题依次是天文、历法……,也就是十四个主题。这些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文、历法、乐律。这是全书的头三章,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天学”一系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天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它不像西方天文学那样以探索自然为己任,而是一门高度致用的学问。“在政治上的作用极其巨大”,“大到成为上古帝王之头等大事,甚至是惟一要事的地步”(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而且,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以天为镜子来照见地上的人事,所以天文、历法、乐律就成了中国古代“一而三,三而一”的一个体系。它很重要,读任何古书都会碰到,要读古书就不能不知道,所以把它们放在第一单元里。   第二单元:地理、职官、科举。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偏于“政治”一系的内容。这里,讲地理讲的不是“分野”(“分野”是“天学”系里的重要内容,已收在第一单元里了),而是郡、国、省、府、道、路、军、州,是历代行政区划,由历代政权设置、划分而产生,不是“天象”是“人事”。职官、科举,更明显了,讲的就是活动于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的身份(职官)和他们从历史舞台下(社会上)走到舞台上(政权中)的方法、过程(科举),只不过讲职官更偏重唐宋以前而讲科举更偏重唐宋以后。这些内容如果不知道,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也许还勉强能对付,但要想了解点历史上发生的故事,那就绝然不成。所以它们放在第二单元里。   第三单元: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如果说前一单元更多地反映了古代历史大潮中弄潮儿的事迹,那么本单元则更多地反映了历史大潮本身。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民众的时代,显贵与明星固然耀眼,但更反映一个时代真实面貌的还是广大民众。本单元所论及的“姓名”、“礼俗”、“宗法”等主题,则正包含着当时最接近于广大民众生活情形的内容。   最后一个单元内容比较丰富,一共有五章: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这些有关当时“物质文明”的内容,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社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读古书稍多都会遇到的问题。宫室即是建筑,是“住”的文明;车马即是交通,是“行”的文明;饮食是“食”的文明;衣饰是美学,是“衣”的文明。衣、食、住、行,再加生活用具(什物),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四个单元的十四个主题,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篇章,把中国古代社会较完整地展现到了读者的面前,也为再去直接阅读古文扫清了一些障碍。   

目录

编辑说明



天文

历法

乐律

地理

职官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科举

姓名

礼俗

阶级、阶层

冠礼

婚姻

丧葬

宗法

族、昭、穆

大宗、小宗

.亲属

丧服

宫室

车马

饮食

衣饰

什物

图版目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