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我们的社会中,对人才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想化的学业成就和工作表现。然而,在《思维风格》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却认为,当今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智能标准都是基于相互匹配而不是真正的能力。也就是说,“成功”通常是个人和组织思维风格兼容的结果,“失败”往往是思维风格冲突的结果,而不是缺乏能力。作者结合从科学研究到个人轶事的各种范例,以批判的立场,解释了为什么能力倾向测验、学校成绩和课堂表现,以及工作绩效常常无法识别真实的能力。 《思维风格》一书自问世以来,因极强的批判性和理论创新性一直被学界广泛引用,尤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书中提出的思维风格概念、类型以及心理自我管理理论集以往风格研究之大成。而在现实层面,书中的思想对学校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大量的教育实践者开始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具体方式,强调给予学生宽阔的学习空间,以释放其固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强行让学生以一种执行、贯彻的方式与特定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匹配。另外,书中提出的各类思维风格量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社会各领域人才的鉴别和选拔提供了强有力并令人信服的工具。
目录
*部分 思维风格的本质
第 1 章 什么是思维风格,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们?
第 2 章 思维风格的功能:立法型、行政型和司法型风格
第 3 章 思维风格的形式:君主型、等级型、寡头型和无政府型风格
第 4 章 思维风格的水平、范围和倾向:全局型、局部型、内倾型、外倾型、自由型和保守型风格
第二部分 思维风格的原则与发展
第 5 章 思维风格的原则
第 6 章 思维风格的发展
第三部分 在学校的思维风格及相关研究和理论
第 7 章 课堂中的思维风格
第 8 章 关于风格的理论和研究简史
第 9 章 为什么是心理自我管理理论?
注释
索引
思维风格(不是你不优秀,只是你不适合!一部颠覆认知之作)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