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江伟教授长期致力于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厚的理论素养、敏锐地发现问题和睿智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术品位和学术思想,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从而无可争议地成为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缔造者之一。
本书选取了江伟教授五十年从教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不但集中反映了他对发展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学的总体思路,以及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当事人理论、证据制度、保全制度、民事诉讼程序、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法和非讼解决机制等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在逐步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历程中最具意义的理论探讨和最具影响力的程序制度设计,体现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视野和坐标的转向、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问题的深化。本书有助于对民事诉讼法学感兴趣者通观其全局,掌握其前沿,领会其精髓。更多>>
目录
探索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上卷
一 发展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学的总体思路
(一)发展民事诉讼法的总体思路
1 建议民事诉讼法先于民法颁布施行
2 民事诉讼法概说
3 新民事诉讼法的重大突破
4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5 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关系要论——民事实体法与诉讼法分离的历史小考
6 评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及其主要缺陷——兼论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
7 民事诉讼法的宪法化
8 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
9 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阐释与重塑
10 民事诉讼法典修订的若干基本问题
11 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二)发展民事诉讼法学的总体思路
12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
13 走向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二 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
(一)诉权论
14 关于诉权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15 论股东诉权
16 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二)诉讼标的论
17 论诉讼标的
18 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
19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
(三)既判力论
20 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21 论判决的效力
(四)诉权与审判权关系论
22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
(五)诉讼法律关系论及程序保障观
23 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4 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础
25 民事诉讼程序之协调与整合
探索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下卷
一 发展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学的总体思路
(一)发展民事诉讼法的总体思路
1 建议民事诉讼法先于民法颁布施行
2 民事诉讼法概说
3 新民事诉讼法的重大突破
4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5 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关系要论——民事实体法与诉讼法分离的历史小考
6 评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及其主要缺陷——兼论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
7 民事诉讼法的宪法化
8 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
9 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阐释与重塑
10 民事诉讼法典修订的若干基本问题
11 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二)发展民事诉讼法学的总体思路
12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
13 走向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二 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
(一)诉权论
14 关于诉权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15 论股东诉权
16 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二)诉讼标的论
17 论诉讼标的
18 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
19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
(三)既判力论
20 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21 论判决的效力
(四)诉权与审判权关系论
22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
(五)诉讼法律关系论及程序保障观
23 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4 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础
25 民事诉讼程序之协调与整合
探索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下卷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