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制度原理

副标题:无

作   者:刘智慧著

分类号:

ISBN:97873000841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教科书在正文部分力求简明扼要阐明占有制度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讨论占有制度的基本精神和相关实务问题。本书共分十章,对占有制度的基本原理作了阐释,涉及占有制度的起源和功能,占有的概念、性质和类型,占有的构成要件,占有的取得与丧失、占有的效力与保护,以及准占有。 为方便读者提纲挈领了解本书的写作进路,本书以章为单位,在每章之首均设置了“导言”和“关键名词”:各章的“导言”部分介绍了该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名词”部分则罗列本章主要名词,旨在帮助读者把握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在每章之后设置了“相关知识链接”和“思考题”两个部分,并在书末列出了“拓展阅读书目”。其中,“相关知识链接”部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上或者世界主要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立法或者司法情况;“思考题”部分则是希望帮助读者在检测学习成果的同时再作进一步思考;“拓展阅读书目”旨在引领读者开阔视野。

目录

第一章 占有制度的起源
第一节 罗马法上占有制度的起源及演进
一、罗马法上占有的起源
二、占有在罗马法上的演进
第二节 日耳曼法上占有制度的起源及演进
一、日耳曼法上占有的起源
二、日耳曼法上占有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演进
第三节 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上的占有制度的差异与融合
实务范例
一、罗马法上的占有与日耳曼法上的占有的差异
二、罗马法上与日耳曼法上占有的融合
三、实务范例解读——以谁为被告
理论探讨 近现代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与日耳曼法上的“以手护手”原则
第二章 占有的概念
第一节 占有概念的适用范围
一、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应用上所谈的占有
二、法律上的占有出现
三、民法上的占有制度与经济学上的占有
第二节 各主要国家或者地区民法中占有概念的界定
一、民法上占有概念的起源
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民事立法及理论中的占有概念
三、各主要国家或者地区立法及理论上占有概念比较
第三节 中国民法上占有概念的界定
实务范例
一、中国古代法上的占有概念
二、新中国成立后法律上的占有概念
三、我国学界对占有定义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占有与相关概念
实务范例
一、占有与权利的区别
二、占有与持有的区别
三、占有与所有权
四、占有与占有权
五、占有与所有权中的占有权能
六、占有与使用权
七、占有与他物权
八、实务范例解读——占有与本权的关系
理论探讨 给占有下定义应该考量的要素
第三章 占有的性质
第一节 关于占有法律性质的争论
一、争论的出现与发展
二、学界关于占有法律性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占有法律性质的必要性
实务范例
一、占有法律性质的确定与占有制度的宗旨
二、实务范例解读——不同的法律性质将反映不同的法律制度价值
第三节 占有法律性质的确定
一、对于占有法律性质各主要学说的分析
二、结论——占有为一种事实
第四章 占有制度的功能
第一节 关于占有制度功能的历史考察
一、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规定占有制度的初衷
二、近代民法上占有制度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关于占有制度功能的学说分歧
实务范例
一、有关占有制度功能的各种学说
二、实务范例解读——兼对上述各种学说的分析
第三节 我国确立占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务范例
一、占有在物权法中地位的历史分析
二、在我国物权法中确立占有制度地位应考虑的因素
三、在我国物权法中确立占有制度的原因
四、在我国确立占有制度的可行性
五、实务范例解读——基于债权的占有应受占有制度的保护
第四节 我国确立占有制度的意义
一、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
二、促进物尽其用,维护社会秩序
三、健全物权体系,完善物权立法
理论探讨 确定占有制度必要性的考量因素
第五章 占有的类型
第一节 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实务范例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区分标准及含义
二、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区分实益
三、无权占有的再分类
四、实务范例解读——甲是否可以向丁请求返还雨花石
第二节 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实务范例
一、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的区别标准及含义
二、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的区分实益
三、实务范例解读——甲、乙对于房屋、箱子以及古画的占有状态如何
第三节 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实务范例
一、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的区别标准及含义
二、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的区分实益
三、实务范例解读——多层次的间接占有
第四节 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
实务范例
一、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的区别标准及含义
二、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的区分实益
三、实务范例解读——辅助占有的法律效果
第五节 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
实务范例
一、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的区分标准及含义
二、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的区分实益
三、实务范例解读——共同占有的效力
第六节 占有状态的确定
实务范例
一、占有的状态的推定
二、占有状态的变更
三、假装占有变更
四、实务范例解读——占有状态变更的效力
理论探讨 两大法系国家或者地区立法上占有分类的比较
实务研究 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中“善意”和“恶意”的认定
第六章 占有的构成
第一节 对罗马法占有构成的理论分歧
一、对罗马法中的占有构成产生理论分歧的缘由考察
二、关于占有构成的理论分歧学说
三、对上述各学说的评析
第二节 各主要国家或者地区占有构成的立法取向
一、法国法上的占有构成
二、《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的规定
三、《日本民法典》的规定
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
五、普通法的规定
第三节 占有构成的确定
实务范例
一、占有的主体
二、占有的客体
三、占有的客观条件
四、占有的主观条件
五、实务范例解读——占有构成要件的确定
理论探讨 占有人是否以有行为能力为必要
实务研究 对物的占有,是否以有能排斥外力干涉的状态为必要
第七章 占有的取得和丧失
第一节 占有的取得
实务范例
一、占有取得的含义
二、占有取得的一般方法
三、直接占有的取得
四、间接占有的取得
五、共同占有的取得
六、占有继受取得的效力
七、实务范例解读——当事人之间的占有关系如何
第二节 占有的丧失
实务范例
一、占有丧失的含义
二、导致占有丧失的一般情形
三、各种不同类型占有丧失的原因
四、占有丧失的效果
五、实务范例解读——占有丧失的原因
理论探讨 占有让与的性质
实务研究 占有人是否丧失事实上管领力的判断
第八章 占有的效力
第一节 占有的效力概述
一、罗马法中占有的效力
二、日耳曼法中占有的效力
三、各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或者地区民法中占有的效力
第二节 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
实务范例
一、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含义
二、确立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原因考察
三、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主要内容
四、实务范例解读——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占有的权利取得效力
实务范例
一、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
二、无主动产的先占取得
三、动产的善意取得
四、实务范例解读——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第四节 占有人的其他权利、义务
实务范例
一、占有人对占有物的使用、收益权
二、占有人的有关费用偿还请求权
三、合法占有人的其他主要义务
四、占有人对占有物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
五、实务范例解读——占有人的费用偿还请求权的行使
理论探讨 占有权利推定效力的适用范围
实务研究 适用占有推定效力时的举证责任承担
第九章 占有的保护
第一节 关于占有保护的历史考察
一、罗马法中占有的保护
二、日耳曼法中占有的保护
三、各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或者地区中对于占有的保护
第二节 占有的物权法保护
实务范例
一、自力救济权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
三、实务范例解读
第三节 占有的债权法保护
实务范例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
三、实务范例解读——占有的债权法保护
理论探讨 关于在我国占有制度中增加自力救济规定的思考
实务研究 是否有必要单设占有之诉
第十章 准占有
第一节 准占有制度概述
实务范例
一、准占有制度的起源
二、准占有的立法体例
三、准占有的制度价值
四、实务范例解读——准占有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准占有的客体
实务范例
一、学界关于准占有客体有关问题的争论
二、确定准占有客体的原则
三、可以作为准占有客体的权利应该具备的要件
四、实务范例解读——地役权是否可以为准占有的客体
第三节 准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实务范例
一、准占有的取得
二、准占有的消灭
三、实务范例解读——地役权的消灭
第四节 准占有的效力
实务范例
一、准占有直接准用占有的效力
二、准占有自身的效力
三、实务范例解读——地役权的效力
理论探讨 我国确立准占有制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拓展阅读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占有制度原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